特朗普首次訪印,莫迪加緊修了這道貧民窟“隔離牆”

資料視頻。特朗普莫迪臺上互稱好朋友 還手牽手繞場一週。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2月24-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將首次以總統身份訪問印度。

印度趕工建球場和“隔離牆”

儘管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次訪問的安排,乃至訪問的具體日期,但美國白宮卻直到2月10日才姍姍來遲地“官宣”。白宮在一次聲明中稱,特朗普和印度總理莫迪2月7日在一次通話中“敲定了行程安排”,並“一致認為,此次訪問將加深印度與美國間的戰略伙伴關係”。

“官宣”雖然來得晚,但場面卻非常可觀:短短兩天的行程裡,特朗普將訪問印度首都新德里,接受一個相對“官方”的歡迎和會談儀式。接下來,前往古吉拉特邦最大城市艾哈邁達巴德,出席在Sadar Patel板球場舉行的,一次名為“你好特朗普”的特殊群眾性互動活動,這次活動預計將有十萬以上人士出席。

這個尚未完全竣工的“世界最大板球場”,光坐席就有11萬個。如果考慮到這並不是一場球賽,球場中央還可安排臨時坐席,能容納的人數就更多。

莫迪是個酷愛大場面的人,且抱有濃厚的“衣錦還鄉”情結,熱衷在家鄉兼政治發跡地古吉拉特邦接見最重要的外國領導人。為趕上這次盛會,素來拖沓的印度工人們加班加點,力爭讓板球場“趕上場子”。

去年9月,莫迪訪問美國時,特朗普特意在休斯頓也為他舉行了盛大的群眾互動式活動“你好莫迪”,此番板球場的一幕,不過是莫迪的“投桃報李”。

與此同時,一道高7英尺、長400米的隔離牆也正在加緊修建。印度政府官員稱建牆是“出於安全原因”,實際上卻擋住了牆後那一座破敗不堪、汙水橫流,擠著800多戶貧困家庭的貧民窟。

軍火“大單”,看看就好

早在去年底,有人就在炒作此行可能為美國帶來的“印度軍火大單”,包括總價26億美元的24架MH-60R“海鷹”直升機,總價18億美元的綜合防空武器系統,總價9.3億美元購買6架AH64E“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以及總價25億美元的通用原子公司30架“海衛士”監視無人機,總價10.2億美元的13門MK-45型127毫米艦炮,總價18億美元的6架P-8海上巡邏機等的項目。隨著訪問日期的臨近,這些“大單”被炒得熱火朝天。

實際上按照印度“圈內人”的分析,這些協議中的絕大多數“看看就好”,不能太當真。

2020-2021財年,印度國防預算僅小幅增長至736.5億美元,看似不少,但因為印度國內軍工產業薄弱,各種裝備大多需要進口,且進口來源龐雜,照印度國防部官員的私下說法,就是“資源有限,不能想買啥就買啥”。

真正有望在此次敲定的,也就是談論已久的“海鷹”和“阿帕奇”兩項,因為印度大多數戰艦的機庫裡都缺乏直升機,而“阿帕奇”合同實際上已拖了很久,且數額並不大。

自2007年以來,印度已累計從美國購買了價值170億美元的軍火,但除了大型運輸機等少數裝備外,對改善印度軍事態勢的幫助有限。一些美國極力兜售的裝備,要麼價不廉物也未必美,要麼和其他軍購項目“犯衝”,最終如何也很難說。

更有人認為,特朗普此行會和印度達成雙邊貿易協定,從而實質性拉近兩國的貿易關係。

貿易協定或許會有一份(也可能沒有),但“實質性”卻大不見得:特朗普不止一次抱怨印度“是高關稅的祖宗”,抱怨印度仿製藥等產品“佔了美國便宜”;而莫迪則力推“印度製造”,用力方向恰和特朗普相反。

特朗普首次访印,莫迪加紧修了这道贫民窟“隔离墙”

資料圖。在印度貧民窟中生活的居民們。圖片來自新京報。

“乾貨”或欠奉,姿態要做足

但“貨”也還是有些的。軍事方面,美國在2018年提升了印度的“戰略貿易授權”級別,允許其向印度出售此前一直禁售的武裝無人機和綜合導彈防禦技術;美印間就特朗普熱衷的“印太戰略”達成了包括共享軍事通信技術、相互使用軍事設施等協定。2019年,兩國還舉行了歷史上首次三軍聯合軍演“勝利虎”。

儘管印度獨佔印度洋的戰略和美國戰略利益衝突,美方也有許多人擔心,向印度提供高精尖技術可能被與印度防務合作密切的俄羅斯竊取,但很顯然,特朗普欣賞且需要這些“大題目”,莫迪也需要——哪怕少一些實質性內容也沒關係。

經濟方面,印度可能會宣佈加入美方提出的“藍點網絡”計劃,這項多少有點空洞的計劃,是美方為抗衡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而提出的,但並不包含實質性的大手筆資金扶助。此前美國的“印太”盟友大多宣佈加入,但同時也並不排斥“一帶一路”。

當然,印度出於對中國的微妙情感排斥了“一帶一路”,它或許因此轉而擁抱“藍點網絡”,以顯示自己和中國競爭的決心;也或許連“藍點網絡”也一併拒絕,以凸顯印度“不結盟大國”的“個性”。

不過特朗普或莫迪都不會在乎這些——短短兩天的訪問原本就是姿態多過實際,且兩人目前所需要的也都是“姿態”:特朗普2020年的重點是連選連任,印度之行只要能做足場面,掙足面子,就可以取悅國內龐大的印裔選民;莫迪近來因“印度教戰略”和“新國籍法”問題,在國內遭遇強大壓力,且經濟上也欲振乏力,同樣需要一些“強刺激”。

許多人認為特朗普和莫迪有不少“撞衫”之處,此番二人對這次訪問的利益點也大抵趨同:雨點可以小,但雷聲一定要大。

□陶短房(專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