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放量收跌慣性調整可能性大 短線注意控制倉位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13日訊 昨日滬深兩市基本平開,盤初短暫衝高會後回落翻綠,隨後維持弱勢震盪,尾盤滬指險守2900點,創指跌近1%。

截至昨日收盤,滬指2906.07點,跌0.71%;深成指報10864.32點,跌0.70%;創業板指報2064.60點,跌0.99%。

行業人士認為,8連陽後市場出現了拋壓,昨日放量收跌,今日慣性調整的概率非常大。操作上投資者中長線持股保持策略不變,可借回踩調倉加倉,等待大盤向上突破。短線注意控制風險,以減倉為主,關注次新股、中國芯及區塊鏈板塊的交易機會。

機構觀點

中信建投:在疫情沒有出現二次爆發情況的背景下,市場大概率進入均衡震盪,短期上下行空間有限。建議投資者繼續堅持三條投資主線:(1)科技創新轉型升級主線:在利率下降的條件下,成長股的估值將持續得到支持。推薦雲計算、醫療信息化、新能源車等板塊。(2)逆週期調節主線:基建領域的水泥、化工等週期行業存在一定的機會。(3)需求壓縮後回覆主線:這主要是地產及竣工產業鏈。

興業證券:A股市場第一輪長牛趨勢仍在。展望2月,此前,由於“挺進大別山”行情以來漲的過急、過快,部分投資者沒得及購買基本面較好、景氣週期向上的優質“核心資產”和新興成長“大創新”方向優質公司。短期由於市場短期波動帶來的調整,反而給基本面投資者提供了優質公司再次上車機會。當前行業配置我們認為,配置“兩頭走”。一頭是“大創新”中的5G泛化、新能源車鏈條、先進製造業等新興成長方向。另一頭是“核心資產”中低估值價值龍頭,如金融、地產等方向。

A股市場重要新聞

· “綠色通道”支持疫情防控債發行 五上市公司募資規模近50億元

· A股國際化加快 科創板股票進入MSCI

· “復工復產”號角吹響 重點領域企業陸續開工

· 主流快遞企業復工 部分地區面臨“最後一公里”挑戰

· 多地商場主動求變 商家線上帶貨自救

· 1月份24家上市券商淨賺67億元

· 轉型“零食電商” 電影院去庫存求生

· 虛擬景區扎堆上線 催熱智慧旅遊新市場

· MSCI迎季度調整 首度納入科創板股

· 鼠年首場重組審核 博雅生物、一汽轎車18日上會

· 甩包袱 聯創股份擬出售聯創達美100%股權

· ST股反彈掉隊是好事

· 疫情影響磷肥供應 概念股昨表現突出

· 道達投資手記:不用太糾結調整 光伏板塊或分化

· 鄭眼看盤:疫情數據本質平穩 A股跌勢難以持續

外圍市場

截至發稿時

指數名稱 最新價 漲跌額 漲跌幅

恆生指數 27730.00 -93.66 -0.34%

日經225指數 23664.50 -163.23 -0.69%

韓國指數 2238.71 5.75 0.26%

澳大利亞指數 7213.30 8.70 0.12%

道瓊斯平均 29423.31 -128.11 -0.43%

標普500 3373.94 -5.51 -0.16%

納斯達克綜合 9711.97 -13.99 -0.14%

德國DAX指數 13745.43 -4.35 -0.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