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臺政策保障房地產行業 樓市調控鬆動空間有望加大

中國財富網綜合(吳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幾乎所有的房企都壓力巨大。2月12日,無錫、西安和深圳市先後出臺政策,從房企資金週期寬限、延長公積金貸款期限等多個方面出臺措施,希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房地產企業和行業的穩定運行。

三地定向施策 著力穩定房地產市場

2月12日,西安市資源規劃局出臺了促進土地市場平穩發展的十條措施,主要著力減輕房企土拍負擔。內容主要涉及:房企可分期繳納土地出讓價款、允許變更出讓價款繳納期限、容缺辦理相關規劃許可手續、大力推行網上審批服務以及未能按期交地、動工、竣工的,疫情防控期間不計入違約期。此外,房企繳納50%的土地出讓價款後,可預辦理不動產登記手續。

2月12日晚間,無錫市委辦公室出臺了針對房地產企業的十七條救助政策,“全面落實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精神,支持房地產企業發展”。相關政策力度很大,內容主要包括:房企可延期納稅、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有困難的可申請減免,到期還款困難的企業可予以展期;預售資金可跨一個節點申請提前撥付重點監管資金、預售提前等7條政策,涉及施工、預售、繳稅和信貸政策等多個方面。

深圳的政策則主要面向特定購房者,整體力度較小,覆蓋範圍也有限,普遍被視為主要出於穩定市場信心。深圳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推出四大舉措,明確新冠肺炎患者、被隔離人員以及參與防控人員,可申請延長公貸期限、放寬公貸申請繳存條件、逾期還貸不影響個人徵信和延長購房提取票據有效期。

房企面臨資金鍊壓力 更多城市或跟進

受疫情影響,目前多個省市要求開發商暫停對外開放售樓處,項目開工日期也有所延後,整個交易鏈條也受到衝擊。房多多大數據研究院對全國房地產經紀人的調研報告顯示,超過60%的經紀人對於2月份二手房市場持悲觀態度,其中超過24%的經紀人認為2月交易量相較於去年同期將下滑超過50%。中原地產在研究報告中則指出,如果疫情持續到3月,或者疫情後沒有明顯的刺激政策,大部分房企將在2020年面臨非常大的資金鍊壓力。

據瞭解,江西、安徽等多地的行業協會已向主管部門提交材料。在這些建議書中,多地房地產行業協會均表示,疫情防控期間關閉售樓處,對企業銷售造成嚴重影響,企業回款速度迅速下降,部分企業復工和持續經營難以為繼。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預計,近期各個城市尤其是住建系統會陸續發文,對房企等機構進行支持。第一,支持對象包括房地產開發企業、建築施工企業、租賃經營企業、中介代理企業、房地產估價企業等。第二,支持手段包括土地交易和開發環節延期、稅費減免或延期繳納、預售資金監管和預售標準降低等。第三,從市場預判看,近期各類房企市場信心會增強,包括近期浙江溫州部分地塊競拍次數增多,客觀上都說明一些總價相對低的地塊依然是房企拿地的重點。

全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對疫情過後的市場仍然較為樂觀。她認為,2020年總體發展趨勢應該與2019年基本持平。疫情得到控制之後被壓制的需求還會被釋放,各級地方政府也會加大推地力度,整體供給情況在下半年可能會有比較快速的提升,但是上半年還是有比較大的壓力。

多家券商認為地方樓市調控鬆動空間有望加大

東吳證券指出,各地政策主要以穩定復工、穩地產上游、穩現金流為主,無錫力度最大。整體看,各地政府鼓勵復工、穩定復工主要通過加強線上審批、加快運轉效率、容缺辦理相關手續等方式來推進。疫情當前,地產行業短期承壓,短期銷售和開工停滯。地產行業對穩增長意義重大,行業政策環境迎來改善契機。

華創證券認為,近期地方政府密集出臺房地產前端支持政策,一方面是為了通過緩解當地房企的流動性壓力,以此保障當地房地產市場和經濟的穩定;另一方面,在地方政府財政壓力進一步加大背景之下,政府也希望通過緩解拿地資金壓力以及加快項目週轉等措施促進房企拿地意願,推動土地市場回暖,緩解自身財政壓力。在上述“穩經濟+保財政”雙重訴求下,預計後續地方政府的“一城一策”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

華西證券指出,疫情對於樓市的衝擊主要集中在中短期,購房者置業總需求不會因為疫情出現而下降,因此疫情逐漸平穩後商品房銷售企穩回升較為確定,屆時房企現金流壓力將有所緩釋。同時在疫情持續衝擊背景下,部分城市樓市調控政策邊際放鬆仍值得期待。

平安證券認為,受疫情影響,短期宏觀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仍需房地產發揮“壓艙石”作用。從調研來看,2月行業開工、銷售仍難恢復,投資銷售仍面臨階段性衝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背景下,政策或由防“漲”變成防“跌”。考慮本次疫情對經濟及行業的衝擊,預計後續各地因城施策、調控鬆動空間仍有望加大。

中信建投也認為,多地政策發力支持房地產市場,有助於提振市場預期並緩解房企現金流壓力。支持政策有望擴散傳導,調控進一步邊際趨松可期。

(綜合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