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文昌街道: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女漢子”


安徽桐城--文昌街道: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女漢子”

今日頭條(汪華) 有這樣一群人,她們不是醫生、不是護士,也不是警察,卻義無反顧奮戰在疫情一線,她們是孝順的女兒,她們是溫柔的媽媽,卻一個個蛻變成美麗的“女戰士”,逆流而上,舍小家為大家,用最美的身影為群眾築起一道道“防護牆”。

  主動請纓上一線

  “今天身體怎麼樣?這是您需要的青菜和大米,還有什麼需求儘管跟我講,我會盡量滿足你的需求。”2月11日上午8時,桐城市文昌街道石河村副書記項愛英和村醫來到居家隔離戶吳某家中,給他送上急需的生活用品,併為吳某測量體溫。2月2日,石河村大隔組廖某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後,文昌街道和石河村立即成立包保組,對患者居住接觸區域採取疫區封閉管理,並對與廖某有密切接觸的7戶23人進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項愛英主動請纓:“我在村裡工作近二十年,居民都很信任我,我帶醫生上門給他們量體溫。”為保障7戶居家隔離人員的正常生活,項愛英不但每天帶醫生上門測量體溫,而且還當起了“司務長”和“快遞員”。她詳細詢問每家所要代購的生活日用品,晚上上街採購,第二天早上派送到各家。“越是危險越不能退縮,我是共產黨員,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與健康,就是守護共產黨人的初心。”項愛英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我是黨員,我上

  “雖然我不是醫生,但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先上……”。1月26日,山水龍城社區接到桐城市防疫指揮部指令:山水龍城小區有2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網格員羅錇錇每天和醫生上門給居家隔離戶提供生活服務,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同時送去他們需要的新鮮蔬菜、生活用品等。自從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後,羅錇錇便把6歲的女兒送到鄉下父母家,一心一意投入到疫情戰疫一線。小區宣傳摸排、防疫值班值守,長時間室外站立,對於羅錇錇來說已是家常便飯。想孩子嗎?羅錇錇眼圈紅了:“當然想,但疫情一線需要我,群眾更需要我!”

  母親患重病依然堅守抗疫

  “媽媽,今天痛可好點?吃飯怎麼樣?疫情當前,我要在卡口值守,不能去醫院照顧您,請您……”2月10日中午,在卡口值守的李玲莉一邊吃盒飯一邊和重病住院的母親通電話。原來,李玲莉73歲的老母親患有胰腺癌,近幾天因病情轉危住院治療,雖然她很想去醫院好好照顧母親,但當前疫情嚴峻形勢,卡口值守人員又不夠,她沒有把母親生重病住院的事告訴單位,每天依然在一線值班值守。2月8日,因人員調整,文昌街道把她從文昌社區調到離家5餘公里遠的官橋村卡口值守,她沒有一句怨言,繼續堅守崗位。從正月初二那天起,她就在寒風中堅守卡口,沒有休息過一天。老母親住院,她只能通過手機與母親視頻通話,瞭解母親的病情。當班的同事催她早點回家去醫院陪護老母親時,她總是笑著說:“守住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我最大的幸福。”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中,像她們這樣日夜奮戰在一線的還有很多,她們只是一個縮影。她們,被群眾親切的稱為巾幗“女漢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