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湖北一天新增1.4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武漢確診患者單日新增1.3萬,數據統計口徑變化是主因。

為與全國其他省份對外發布的病例診斷分類一致,從2月12日起,湖北省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數進行公佈。

南方週末記者 崔慧瑩 馬肅平

本文首發於2020年2月13日《南方週末》

为何湖北一天新增1.4万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月2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影像科主任徐海波教授(白衣者)和同事查看患者的CT檢查影像。新華社 | 圖

一天內,湖北新增14840例新冠肺炎病例。

2020年2月13日清晨,迅猛增長的確診患者數據讓很多人懷疑“眼花了”。

據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從當日起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數進行公佈。也就是說,數據統計口徑的變化,臨床診斷病例13332例被納入,是確診患者數量劇增的主因。

-1-

醫生呼籲,CT影像終納入診斷標準

十天前,一線醫生強烈呼籲將CT影像作為新冠肺炎診斷依據的消息在全網刷屏。2月4日上午,發出這條“爆款”朋友圈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學影像科副主任張笑春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僅以核酸試劑檢測結果作為標準,將出現很多漏診。“可能要咳出很深的痰才能檢測出陽性,但留痰質量不高,檢測試劑盒本身的質量也可能影響檢測結果,有假陰性可能。”

張笑春建議在湖北省疫情嚴重地區,儘快將CT影像作為診斷依據。已經看到“白肺”影像,但尚未進行核酸試劑檢測的患者,需儘早隔離。“因為沒有特效藥,臨床上對於普通的急性肺炎跟新冠肺炎,在我們重點疫區的治療方法都是一樣的,不存在報告詳細的鑑別診斷。”張笑春說。

按照當時的診療指南,利用熒光 RT-PCR 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是確診的金標準。現實是,從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開始,在疫情嚴峻的湖北,試劑盒短缺的問題、獲得診斷結果需要一定時間的困境,始終未能妥善解決。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彭志勇也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一線醫生在2020年1月份就提出過要將CT影像納入診斷標準,但未獲“正名”。

變化出現在2月5日,在國家衛健委最新公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將 CT 影像學結果納入新型肺炎疑似病例的臨床診斷標準,暫限湖北地區。

也就是說,湖北省內的疑似病例患者,如果同時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即可計入確診病例數。

-2-

湖北與全國看齊,臨床診斷病例納入確診病例

2月8日,時任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在武漢市督導疫情防控工作,指出要在兩天之內將全市累積的所有疑似患者檢測完畢。

數據亦可看出變化,自2月8日湖北開始公佈疑似病例存量後,湖北省每日現有疑似病例出現大幅下降。2月8日-12日五日現有疑似病例數量分別為23638、18438、16687、11295、9028。

但在2月8日-12日,湖北省的確診患者數增量並不大,2月11日,湖北省報告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僅有1638例。

武漢市數據同樣如此,2月12日武漢報告新冠肺炎13436例,前一日僅有1104例。

2月13日,據湖北衛健委官網,近期湖北省對既往的疑似病例開展了排查並對診斷結果進行了訂正,對新就診患者按照新的診斷分類進行診斷。為與全國其他省份對外發布的病例診斷分類一致,從2月12日起,湖北省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數進行公佈。

为何湖北一天新增1.4万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值得注意的是,新納入的確診病例主要集中在武漢。武漢市新增的13436例確診患者,包含臨床診斷病例12364例。

對疫情嚴峻的武漢來說,為患者能及早按照確診病例接受規範治療,進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明確標準、摸清底數是第一步。

为何湖北一天新增1.4万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