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丁炳玉:築牢鄉村疫情“防火牆”

鹿邑丁炳玉:築牢鄉村疫情“防火牆”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李瑞才 通訊員 唐運華

自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鄉村幹部自覺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線,日夜奮戰,辛苦排查,嚴防死守,躬身築牢疫情防控堤壩,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鹿邑縣任集鄉呂樓行政村黨支部書記丁炳玉就是這樣一個戰鬥在防疫一線的優秀代表。

呂樓村地理位置偏僻,距任集鄉政府9公里,距縣城35公里,轄3個自然村,耕地1556畝,人口1554人。在這樣一個偏僻村莊,有很多返鄉務工村民,擺在丁炳玉面前的疫情防控任務很重。

鹿邑丁炳玉:筑牢乡村疫情“防火墙”

勸告不串親戚

大年三十,正當群眾歡歡喜喜過大年時,丁炳玉已全身心投入到煙花爆竹標燃禁放工作中。大年初一,他參加過全縣疫情防控電視電話會議後,利用村廣播和微信群傳達縣鄉防控疫情的政策指示,反覆播放《關於減少春節期間聚餐、聚會的倡議書》《致全鄉居民一封信》《任集鄉關於對武漢返鄉人民健康管理建議》等,並通過紅紙標語、懸掛橫幅等方式,加強對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要求全村群眾不要串親戚。為防控疫情,鄉政府要求各村實行封閉式管理。當時正值下雨,丁炳玉第一時間對全行政村進行封閉,在全村5個主要路口封堵,留1個應急通道,設卡值班。

大年初五,村子北側1公里的試量鎮一村莊出現1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村民眾說紛紜,一片恐慌。丁炳玉立即對全村實行“一級應急響應”管理,召集全村5名村幹部和20多名黨員,進行分組,責任到人,每名村幹部和黨員都分包衚衕。由他帶頭,在村卡點24小時輪流值班。

鄉情感動村民

村民王陸軍的女兒在上海上大學,春節後要求返家。丁炳玉忙給他女兒做思想工作:“現在交通管制,沒有客車,即使回村,也要隔離14天……”王陸軍聽從了丁炳玉的勸告,沒有讓女兒回來。

呂樓村有很多村民外出務工,這給排查湖北返鄉人員增加難度。丁炳玉帶領村組幹部,親自上門統計。通過排查,村民丁坤全家三口和丁自波、丁宋坤、康麗軍是湖北返鄉人員。按照政策規定,丁炳玉讓他們在家隔離,由村幹部和黨員輪流監督,村醫上門消毒,每天兩次測量體溫,直到滿14天。村民丁坤的弟弟丁亞洲在武漢務工,要求回來,丁炳玉勸丁坤做弟弟的思想工作,從而沒讓丁亞洲返鄉。

村民丁良太的母親去世三週年,丁炳玉聞訊登門做思想工作,要求疫情防控特殊時期不準待客。丁良太聽從勸阻,對母親的三週年改期,避免了人員聚集。

鹿邑丁炳玉:筑牢乡村疫情“防火墙”

丁炳玉每天辛苦工作感動了村民。從事建築工作的村民丁運輸到呂樓村診所拿藥,看到部分老人沒有口罩,便拿出500元交給丁炳玉,讓買口罩發給老人;66歲的五保戶丁敬林對村裡公益事業表現積極,丁炳玉讓他每天在村裡進行兩次消毒,給他500元作為報酬。丁敬林說什麼也不要報酬,丁敬林說,現在是疫情時期,為全村做點事,要什麼錢。在丁炳玉的號召下,很多村民參加義務勞動,把村裡環境衛生整治得乾乾淨淨。當丁炳玉要動用挖土機剷除垃圾時,有挖掘機的村民立即開出自家挖機,免費供村裡使用。

“大家不要嫌我絮,我再說一遍,現在全國疫情這麼歷害,大家不要扎堆噴空,不要外出,一定要提高警惕……”每天一早,丁炳玉便在村微信群裡進行防疫政策宣傳。呂樓行政村三個自然村都建有微信群,每個群幾百人。其中,“警民一家親丁莊微信群”滿500人。

丁炳玉充分利用微信群便捷、傳播廣、傳播快、無需面對面的特點,把全村三個微信群作為防控疫情的陣地。有一天,村民“丁姑娘”在微信群裡說:“支書,我看見三4個人往小王莊去了。”村民丁飛翔說:“傳染一個,一個莊都跑不掉。”村民丁靜說:“請大家不要抱有僥倖心理了,為了自己,也為了身邊的人,配合值勤人員的工作,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在群裡,大家紛紛指責那幾個不遵守紀律的村民。由於長時間封村,憋在家的村民想出來溜達放鬆。村民“冷暖自知”在群裡說:“都互相理解一下,松平叔(丁炳玉)比咱的壓力大,一個村那麼多人,他是為了咱們的安全著想,大家都自覺點。”在大家監督下,全村人都能遵守疫情防控有關規定。

丁炳玉防控疫情的做法多次受到任集鄉政府表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