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通過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全方位監管醫廢處置


福建通過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全方位監管醫廢處置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在疫情防控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福建生態環保鐵軍不僅衝鋒在前,讓鮮紅的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更充分發揮福建省生態雲平臺的作用,使之成為用之能戰、戰之能勝的“精兵利器”。


福建省在2018年就立足生態環境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率先建成全國首個省級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在支撐全省生態環境科學決策、精準監管、高效服務的同時,為防範化解突發事件環境風險未雨綢繆。


把指揮中樞建在“雲端”。疫情發生後,福建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付朝陽第一時間通過生態雲平臺,對全省疫情環境風險防控工作進行部署,連線醫療廢物產生、處置有關單位,瞭解調度疫情期間醫廢環境監管情況,精準查找工作薄弱環節,“面對面”提供科學指導。


把醫療廢物管在“指尖”。平臺固廢危廢管理系統每日彙總全省定點醫院醫療廢物的產生、轉移以及處置單位接收和處置臺賬等信息。同時,實現與各定點醫院、處置單位重點點位的視頻聯網,讓醫療廢物監管既有直觀數據,又有感觀視覺,全方位推進醫療廢物監管。


不僅讓數據全起來,更要讓數據“活”起來、用起來。平臺通過智能分析引擎,實現跨業務的數據共享和統計分析功能,使決策者、管理者能與統計報表互動,幫助判斷相關單位是否存在監管漏洞。福建省生態環境廳專門成立以廳黨組書記、廳長付朝陽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根據梳理出的問題,組織專家組通過生態雲與相關企業進行一對一指導幫扶。同時,針對性派出多個由固化、執法等專業人員組成的督導組,現場督促指導醫療機構、醫廢處置等單位補齊短板,讓監管跑在風險前面,進一步擰緊醫療廢物監管的“安全閥”。


從“雲端”到“地面”,生態雲應用已全面融入全省基層生態環境保護部門醫療廢物監管的全過程,基於平臺的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的生態環境業務協同合作已然形成——


在廈門,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通過平臺實時跟蹤定點醫院、發熱門診、隔離觀察點等單位涉疫醫廢收集、貯存、處置和汙水處理情況,對調度檢查發現的問題,指導相關單位落實整改,做到工作落實與確保安全兩手抓、兩不誤。


在泉州,安溪縣生態環境局在要求聯繫掛鉤幹部現場檢查的基礎上,每日應用遠程監管手段對醫療機構、醫學觀察場所等敏感目標實施遠程監督檢查,督促定點醫療機構上傳相關視頻照片,規範疫情期間醫療廢水、廢物的處置。


......


“在當前定點醫院和醫療廢物處置單位工作繁忙的情況下,生態雲的運用既減少了現場督導檢查頻次,減輕了相關單位的工作負擔;又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實現全過程監管,保障全省醫療廢物得到全面規範處置,嚴防二次汙染,實現了‘剛性約束’與‘親情溫度’的有機統一。”福建省生態環境廳固廢管理相關負責人說。


乘“雲”而上,轉變不僅體現在對醫療廢物的監管方式上,生態雲的應用,也讓越來越多的醫療單位和醫療廢物處置機構從中受益——


“我們是定點醫院,這段時間業務非常繁忙,如果沒有生態雲,每日的涉疫醫療廢物監管、統計等方面的工作量幾乎不可想象,有問題還能通過生態環境親清服務平臺找專家諮詢,平臺不僅大大減輕了我們工作負擔,也讓我們進一步‘摸清家底’,提升管理成效。”提起生態雲平臺,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後勤保障部主任蔡亦強讚不絕口。


生態雲平臺這個“最強大腦”令醫療廢物監管有質量,更有力量。八閩生態環保鐵軍正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築起守護八閩生態環境和群眾健康的堅強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