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愛情故事∣隔著玻璃窗,他們相約春暖花開

在進隔離病區的第5天,正好是彭惠森的農曆生日。他的妻子下班後驅車50公里給他送上一碗湯和一份蛋糕,還附上家裡兩個孩子的照片。夜晚,她隔著玻璃窗,透過病房門,向他訴說著家裡的情況。

战“疫”爱情故事∣隔着玻璃窗,他们相约春暖花开

“你不後悔嗎?”妻子反覆不斷地問他。

“我是一名醫生,更是一名黨員,穿上這件白大褂,在這個時候就要清楚自己的使命是什麼,自己要做什麼!”他堅定地回答。

“爸爸病情嚴重又住院了,媽媽膝蓋扭傷了,小孩在家裡要託人照顧,兒子和女兒老是問你什麼時候能回家……”妻子含著淚眼跟他訴說。

战“疫”爱情故事∣隔着玻璃窗,他们相约春暖花开

“放心,等疫情結束,春暖花開的時候,就是我回家的時候。”說完,他哽咽著,強忍著淚低著頭不讓妻子看到。

彭惠森2007年到南沙區婦幼保健院參加工作,一直在內科住院部從事臨床診療工作。他是家裡的頂樑柱,妻子也是醫務人員,當他走進隔離病區的時候就意味著家庭的重擔都將落在妻子一個人身上。但疫情就是命令!面對疫情,他心裡只有一個信念:“我是一名黨員,哪裡有需要,我就往哪裡去!”想起親人,他心中充滿了眷念和不捨。

2020年的新年,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向全國蔓延。在南沙區委的統一部署下,南沙區婦幼保健院決定臨時設立隔離病區,組建獨立醫療隊伍。在科主任的號召下,他第一個報名進入隔離病區。

战“疫”爱情故事∣隔着玻璃窗,他们相约春暖花开

“這個病人曾在武昌停留過,現在發熱……”“彭醫生,她曾在荊州汽車站候車,現在有發熱、咳嗽、腹瀉……”“我這裡是發熱門診,還有一對父子,爸爸就是接觸南沙首例新冠肺炎的司機,現在兒子發熱,兩人都要隔離……”“晚點還有一對母女,都是旅行時密切接觸過武漢人……” 電話不斷地響,疑似病人一個接一個的來。

1月31日大年初七早上,當警報拉響,剛值完夜班的他,第一時間穿上防護服,第一個進入隔離病區,接診病人、採集咽拭子、病情談話、填寫材料。“病人高度疑似,經院內專家會診,準備請南沙區專家組會診,要備好資料,還有……”“堅決執行!”病區主任下達指示,儘管他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戴著緊緊的口罩和早已起霧滴水的護目鏡,腦袋被勒得發脹,不停的工作讓裡面的衣服也溼了,臉上也凝結了汗水,他還是要艱難的一點一點記下。當晚上接班的醫生來了,交接好工作後,他才鬆了口氣。身為病區負責人,他還要協助科主任安排好病區的事情。

一切都來得太突然,他都還來不及告知家人。直到當天夜晚,脫下防護服、眼罩、口罩,清潔面部,他摸摸面上的勒痕、壓紅的耳朵,拖著疲憊的身驅,給他的妻子打通了電話。得知他的情況後,他的妻子便默默地給他收拾好行李。在行李箱中,他看到一張紙條:“老公,好好照顧自己,保重身體,家裡有我!”他頓時淚眼朦朦。

战“疫”爱情故事∣隔着玻璃窗,他们相约春暖花开

【記者】柳時強

【作者】 柳時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