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報·文明交通|華陰交警:疫情防控線上最閃耀的“熒光綠”


渭南日報·文明交通|華陰交警:疫情防控線上最閃耀的“熒光綠”

( 通訊員 高蕾)2020年的春節,作為5a級風景名勝區華山所在地的華陰,沒有了往年華山腳下川流不息的車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城市的道路上空空蕩蕩,行人稀少。但在華陰的每一個重要路口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為了躲避病毒的侵襲將自己“鎖”在家中,他們身著熒光綠與白衣天使們一起戰鬥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已年過五旬的司紅亮是這群熒光綠中最特別的一員。

渭南日報·文明交通|華陰交警:疫情防控線上最閃耀的“熒光綠”

大年初一凌晨5時許,華陰交警大隊華山中隊中隊長司紅亮就安排民警、輔警到中隊負責的華山玉泉院周邊道路執勤點開始執勤勸返遊客和群眾。五十多歲的他帶領兩名民警挑選了車流、人流最大的華山遊客中心路口執勤。一天下來,司紅亮勸返車輛數百輛,沒有顧上吃一口飯、喝一口水,嗓子都啞了。看到這樣的情景,旁邊商戶對他說:“司隊長,你們這是圖啥麼?遊客到華山,看到華山和玉泉院關閉了,自己就回去了,你們站在這何必多此一舉?”司紅亮笑著說:“疫情當前,我這麼做就是為了避免遊客大量在這聚集,避免相互傳染的危險,而且能讓遊客早一點了解情況,少走一段冤枉路也挺好的。”往年的春節,在司紅亮心裡:最盼望的是來華山的遊客少一點,再少一點,這樣我們的壓力就能輕一點。但在疫情防控期間他看到空蕩蕩的華山遊客中心廣場,和那麼多關閉的飯點旅館,他想的最多的是疫情能儘快過去,那時來華山的遊客越多越好,就是讓我24小時不休息,都願意!”。

渭南日報·文明交通|華陰交警:疫情防控線上最閃耀的“熒光綠”

在完成華山玉泉院全返任務後,按照大隊疫情聯防聯控工作安排,他又立即趕往310國道華陰潼關交界處負責做好由潼關方向駛入華陰境內車輛、人員的登記檢查和勸返工作。面對此次疫情傳染力極強,執勤壓力與風險極大的情況下,他帶領中隊全體民警、輔警無懼危險,迎接挑戰,與民警同吃同住同戰鬥,身擔使命,衝鋒在前。為堅決防止疫情蔓延我市,守好進入華陰的“東大門”,司紅亮嚴密制定工作方案,科學安排警力部署,將每處警力分三班全天24小時輪流值守,仔細盤查重點車輛,對來自重點區域的車輛一律勸返,並配合疾控人員做好人員體溫檢測和車輛消毒工作,切實阻斷疫情輸入。每天他對民警說的最多的是“不管是什麼車,只要通過我們執勤點,都要嚴格執行疫情防控規定,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能遺漏任何一個環節!”“吃飯2小時,睡覺6小時,工作16小時。”這張時間表,就是司紅亮這段時間工作情況的真實寫照。

“ 你好!警官!我是潼關人,要單位上班,著急到華山北站趕高鐵,麻煩你們讓我的過去吧!”2月12日下午,一輛陝e牌照的小轎車駕駛員焦急的向正在執勤的司紅亮說到。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非華陰戶籍人員一律不準進入華陰,司紅亮考慮到從這個防控檢查點到高鐵北站20公里,於是他採取變通措施,在登記檢查完車輛和人員後,他讓駕駛員將證件暫時存在執勤點,讓其朋友送其上高鐵後,一個小時之內返回執勤點領證件。問題得到解決後,該群眾連忙感謝他,幫助自己解決了困難。

渭南日報·文明交通|華陰交警:疫情防控線上最閃耀的“熒光綠”

司洪亮每天早上7點就到執勤點,每天工作18個小時以上,直到夜晚路上幾乎沒有在通過的車輛時,他才返回中隊休息。大年初一晚上7點多,妻子和女兒沒有和他打招呼,就到執勤點上給他送餃子。正在執勤的他看見遠處的妻子和女兒,就大老遠的喊著:“別往前走啦,你跟娃來幹啥呢?回去,這都啥時候了你倆還往出跑”,妻子和女兒在遠處停了下來。妻子對他喊道:“這不是過年,想著讓你吃上一頓熱乎餃子,我才跟娃給你送來。你都多長時間沒回家,娃也想你了,過來看一下你”,他用沙啞的聲音對著妻子和女兒說到:“好了好了,我知道啦!我啥都好著呢!這特殊時刻,你跟娃不要到我跟前來,回去吧,注意安全”。妻子和女兒沒辦法只能心疼而又無奈的返回。那天回到中隊休息的時候,他通過微信視頻與妻子、女兒進行短暫交流。期間,女兒對他說道:“爸爸,我突然發現很崇拜你了。疫情面前,你和你的戰友們,不懼生死、逆向而行,在危難時刻默默的付出,我為你驕傲。”聽到女兒的話後,他不由的眼睛變得溼潤。這些年,作為中隊負責人的他一直忙於中隊工作,大部分時間都在中隊,在家的時間很少。父母進醫院、結婚紀念日,還有孩子成長的每個重要時刻,他總是缺席,他總說這一輩子自己最對不起的就是家人。

在當前疫情防控嚴峻的背景下,在我們華陰交警的隊伍裡,有許多像司紅亮這樣的人,他們是父母眼中的孩子,孩子眼中的父親,妻子眼中的丈夫,但當人民需要、國家需要時,他們克服家庭困難,舍小家、顧大家;他們是抗擊疫情路上的“逆行者”,是保障歲月靜好的“守衛者”,他們用行動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為群眾構築起一道道鋼鐵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