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口罩告急!樂培氏共享一次性口罩墊研發技術

隨著各行業陸續復工,返程客流和上班族仍面臨“一罩難求”的困境。日前,昌正集團旗下樂培氏品牌宣佈,公開共享“一次性口罩墊”的研發技術,並招募具備生產條件的企業一起參與進來,攜手共同戰“疫”。

口罩供給不足,“一次性口罩墊”可緩解緊缺

2月11日,國務院新聞發佈會顯示,目前口罩仍面臨較大缺口,將通過促生產、擴進口、保重點、減浪費四類措施來解決口罩供需矛盾。此外,還將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加快辦理有關資質,推動技術改造,儘快實現轉產。

華創證券數據顯示,如果全國二三產業就業人口每人每天只帶一隻口罩,保守估計每天需要約5億隻口罩,而目前的口罩最高日產量約為2000萬隻。

“一罩難求”的情況下,怎樣節省使用口罩也成為難題。記者從疾控專家處瞭解到,對於N95等防護等級較高的口罩,市民每次可以只更換口罩墊,從而達到節約口罩的目的。

記者調查發現,一次性口罩墊一般具備三層防護,例如上層和下層是過濾層,中層是細菌靜電吸附層;也有品牌的一次性口罩墊,三層防護分別是透氣無紡布、吸水過濾棉、親膚無紡布等。

據瞭解,目前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一次性口罩墊正面臨“無貨”、“部分區域不發貨”的購買難題。也有商家表示“受疫情影響,商品發貨時間有延遲,具體發貨時間待定”。

共享研發技術,樂培氏招募企業共同戰疫

“國難當前,樂培氏心繫疫情防控,願意貢獻技術,聯合同行共克時艱。”日前,一則樂培氏招募生產企業共同生產一次性口罩墊的公告刷屏。

疫情当前口罩告急!乐培氏共享一次性口罩垫研发技术

公告顯示,作為昌正集團旗下的品牌,樂培氏“一次性口罩墊”的創意源於2012年昌正集團創意研發出的“一次性防溢乳墊”。在嚴峻的疫情面前,為擴大產能,緩解市民防護物資壓力,樂培氏將公開共享“一次性口罩墊”的研發技術,招募具備生產條件的企業一起參與進來,攜手共同戰“疫”。

記者瞭解到,在疫情初始,樂培氏在第一時間(從大年三十開始),便組織了研發團隊與各生產供應鏈加班加點,全力生產“一次性口罩墊”,但仍供不應求。

既然“一次性口罩墊”是樂培氏的創新成果,那麼此次共享技術是否會涉及專利?

對此,昌正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當前,我們並不尋求專利權,面對疫情,昌正集團心繫疫區人民,具有排他屬性專利的規劃不是我們的主要目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前,這應該作為行業的共同成果,大家一起共建共防,而不能成為企業謀私利的產品,更不能成為行業貿易壁壘”。

對於產能擴大後的產品質量,樂培氏將如何把控?上述負責人表示,樂培氏在聯合其他有條件的企業擴大產能的同時,也會通過內部嚴格的供應鏈管理系統把控,確保出品質量,並對價格進行統一管理,確保優質平價,好讓廣大人民群眾都能用上。

“品牌意味著責任,我們要確保共享創意研發技術的品質產品轉化,才能讓消費者放心、安心使用我們的產品” 樂培氏品牌方強調。

而對於目前市面上魚龍混雜,想借此發國難財、哄抬防護物資價格的商家、企業,甚至為謀私立試圖搶注專利的行為,昌正集團表示,將堅決抵制。為此,昌正集團相關負責人也鄭重呼籲:“所有商家不哄抬價格,不刻意賤賣搶佔擾亂市場,而應本著為國解難的角度,保障市場的良性運轉,為國解難!”

穩步推進其他消殺類產品創新,為市民防護盡貼心

記者注意到,除了一次性口罩墊外,樂培氏品牌還在積極推出更多的消殺防護類產品。目前,昌正集團已經獲得鹽城市、寧波市、蕪湖市等市場監督管理局部門頒發的《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依法批零兼營各種醫護品。

以樂培氏便攜式殺菌包為例,該殺菌包採用輕巧的雙肩包設計,內含產品十分實用。諸如疫情期間防護硬核所需的抑菌片、一次性口罩及一次性口罩墊、酒精棉片、抑菌免洗洗手液等都收在囊中。

在“行走的抗疫防護包”之外,樂培氏還為消費者準備了消毒小藥箱、上班必備的安全防疫復工箱等。這些小藥箱都涵蓋了84消毒液、酒精噴霧、消毒泡騰片等諸多用品,可謂“抗疫百寶箱”,貼心且周到。

昌正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集團主營品牌子初,立志專注於中國母嬰護理品牌。樂培氏品牌此次是為疫情而生,考慮到除了保護好媽媽和寶寶,他們家人的健康也需要照顧到。這次的成功創新之後,樂培氏也將不限於只做一次性口罩墊,後期他們還將推出更多消殺防護類產品。據介紹,目前系列消殺類產品也整在加急推進市場過程中。

“未來,昌正集團在持續打造母嬰孕產行業標杆之外,也希望能穩紮穩打,進而在大健康和日常家庭防護類市場有所建樹,通過堅持不斷的產品創新,提供給消費者更多實在,品質好物。” 昌正集團相關負責人稱。

另悉,在抗疫早期,昌正集團就已經陸續向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江蘇鹽城濱海縣、安徽蕪湖、湖北孝感等4個地區捐贈了超過25萬隻口罩、隔離服及防護手套等物資。值得一提的是,在創新研發出一次性口罩墊後,昌正集團正緊鑼密鼓組織生產,並確保這一產品給疫區捐贈到位。

【作者】 李劼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