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老了,你希望有個在身邊的窮孩子,還是不在身邊的富孩子?

A老學生


也許這個問題每個做母親的都思考過.自私的講每個父母都一樣晚年有兒女在身邊.但更希望的是兒女能在社會中起到應有的作用,為這個社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如果非要做出選擇,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實現自我價值


亞楠在線


現在努力賺錢,累積資本,等我老了就去住敬老院,所以我不需要陪在身邊的窮孩子,給我一個富孩子,讓我不必擔心他過的是否安好,就心滿意足了。

家有老奶奶一位,是婆家奶奶,今年91歲了,小的時候是地主家女兒,生活富足,嫁給我爺爺之後被寵成了公主,有了四個孩子,兩男兩女,一生衣食無憂,只是脾氣不大好,比較作,事兒精加演技派,我爺爺去世那年她79歲,之後就自己生活,兩個兒媳婦年輕的時候都被她欺負怕了,不肯跟她一起生活,兩個女兒都遠嫁不在身邊,偶爾回來看她也都是很快傷心的走了,這老太太不好相處。

我曾聽老太太在我家裡忿忿的詛咒她兩個女兒,說老大高血壓怎麼還沒高死,老二癌症怎麼也還沒癌死……很震驚,因為大姑二姑都是很好的人,親生女兒這樣詛咒太過了吧,後來聽婆婆講她年輕時候的非人待遇,更是驚掉了下巴。

老太太經常要給大家找個理由聚一聚,生日節日還有我爺爺的忌日都是全家人必須到齊的,這點毋庸置疑,有一次我大姑缺席因為沒訂到車票,老太太連著幾天打電話給她罵她……平時最多的理由是身體不舒服,心慌了,頭暈了,腿疼了等等等等……每年的身體健康檢查是要做的,一次兩次甚至幾次,醫院做檢查的醫生都追問她的養生之道,說她的身體比年輕人還要健康,兒女們不堪重負,再加上年紀也越來越大,一個人生活兒女也不放心,一商量就把老太太連哄帶騙的送進了敬老院。

住進敬老院一個月就成了名人,整天站在大門口鬧著要出去,給她換了幾個室友都不滿意,大吵大鬧,打罵室友,給兒女打電話說護理打她不給她飯吃,裝暈倒……折騰了一年多了,護理也有了應對她的經驗,狀況稍稍好轉了。中間也商量過把老太太接回來輪流生活,可是大家生活狀況都不是太好,六十多的人也還在為生活奔波,再有就是老太太脾氣也不擱人,難伺候,後來就不了了之了。

老太太每年的各種費用都是兒女們均攤的,四個兒女,大家的壓力還不是很大,可是如果是一個兒女呢?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少,那豈不是壓力山大?!總不能讓這一個兒女專職照顧她的起居生活,那麼兒女自己的一家人怎麼辦?家庭收入不允許怎麼辦?

其實住敬老院養老是個不錯的選擇,環境好,都是老年人,可以喝喝茶聊聊天打打牌溜溜彎,歲月靜好,不操心一天三頓吃什麼飯……

這一個兒女,如果是個富孩子就還好,自己的生活無憂,有能力負擔敬老院的費用,最不濟請個保姆照顧老人起居,雖然不能陪在身邊,卻總是不讓人擔心的,我願意要這樣的孩子,所以要好好賺錢培養教育他成為這樣的孩子,也為自己將來的養老做規劃,爭取不不成為孩子的負擔。以上純屬個人見解,不喜勿噴。





木子李161222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多年前有個朋友講給我的一件事:一個男孩子本來有一個機會到外地有一份很好的工作,而他媽媽竭力阻撓不想讓兒子離家遠,希望能守在自己身邊陪伴自己,最後這個孝順的孩子聽從了自己母親的意見陪伴母親,在老家農村呆了一輩子。我不知道這個男孩子和他母親後來是否後悔過這個選擇?但做為我本人現在也是一個母親,我是不會選擇自私的把孩子留在我身邊,不惜讓孩子放棄自己的將來,雖然有這麼一句話:父母在,不遠遊。這是做為子女的責任,而做為父母又怎能不為子女計之深遠?子女過得好,父母心裡才更踏實。


其道然也


個人覺得應該先有健康,再談窮和富。

這個問題感觸頗多,先說自己姐弟仨與父輩的關係,在我的父母尚年輕時,真的是竭盡所能培育我們,讀書學習+各種技能培訓,感覺總是想讓我們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村生活。

當日子一天天過去,隨著我們姐弟仨各自成家,離家遠近各不同,除了大的弟弟離家一碗湯距離,我和小弟都離得尚遠。今天看到這個話題,突然感覺時間的飛輪轉速太快了,其實也在母親一次次的電話聊天中,感覺年齡給兩老帶來的落寞和孤寂,一年中短時間的陪伴讓我懂得年輪在歲月中給“老年人”帶去的實質性內容,往往很高興的開始一通電話聊天都在老媽的潸然淚下中結束,我該多陪父母還是孩子,如此,糾結的心會疼很大一會才能緩和,怎麼平衡?怎麼才可以平衡?因為自己也正在像當年父母培養我們一樣在培養我們的孩子,雖然現在不是為了那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境況,可是當下的我們真的一點也沒比當年的父母容易和輕鬆,孩子也比當年的我們要不容易了很多倍,但時間總要往前走,社會一天天進步,我們都不可能回到過去,只能勇往直前。

如果是我,我真的希望孩子有自己快樂幸福的生活,並不一定在自己身邊,我自己要做好的是,保持健康的身體,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能隨時回得去陪年老的父母聊天散步嗑瓜子(上天保佑我父母身體健康),也可以有健康的身體陪孩子跑步打球去旅遊,如此其實真的很好。

只是我媽可能有意見,因為陪她太少,我爸可是很開明,因為他只要我們健康和快樂。

祝天下的父母健康,快樂[送心]

歡迎您來討論這個話題[送心]




Aoo永恆


我有個三歲的女兒,其實從決定生她開始,我和老公就商量好了,以後只生這一個,而且,無論孩子走多遠,我們做父母的都不想成為她的羈絆。決定生一個孩子,是因為我們想享受孩子帶給我們的快樂。但,生養她,並非為了給我們養老或者當我們老去給於我們陪伴。人是自私的,不錯,但倘若這份自私用到孩子身上,並且因為這份自私限制了孩子們的發展,那我會生出多少愧疚。老伴才是我攜手一生的伴侶,所以我們一直注重健康,努力打拼,為了給孩子給我們更好的未來,也為了我們彼此給彼此更長久的陪伴,同時更為了我們在孤苦無依風燭殘年之際,有強大的經濟能力面對老年人生的坎坷。在現在的生活當中,我們一家三口也各有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哪怕有一天,只剩自己,我們也能優雅的享受獨屬自己的時光。孩子有孩子的人生,以後無論她窮富,都是她自己選擇的人生,我不過多幹涉,也不強求她的陪伴,只願我們各自安好。


新鮮小排骨


我還是寧願自己的孩子是個富孩子,即使他不在我身邊我也是希望他的日子過得很滋潤,不需要為錢發愁。而且我的孩子將來也會有他自己的家庭,他要擔負起一整個家。現實一點,如果沒有錢,他拿什麼去養老婆孩子?至於我,身邊還有老公,還有朋友。想象一下當我老了和老公一起到處旅遊,跟朋友們一起打打麻將、侃侃小天,不需要再為兒女操心操力,小日子不用太舒服。要是想孩子了,以後交通肯定越來越便捷,他們沒空回來看我,我還不能去看他們嗎?但是如果孩子窮,我還要省吃儉用為他謀算,他日子過得不如意,我也會愁容滿面。所以,寧願有個不在身邊的富孩子也不希望在身邊的孩子窮


萍子159972146


我希望孩子是個富孩子。

做為母親,有哪個不希望自己兒女在身邊陪伴的,但是又有哪個不希望他們能過得好的。把他綁在身邊太自私了,該奮鬥的年紀,一定要讓他們出去闖闖,孩子的每一份經歷都是他以後的財富,閱歷能讓他的內心會更加強大,才不會出現玻璃心的孩子。隨著孩子的長大,他要有他的家庭,他的朋友,屬於他自己的圈子,學會去處理人情世故這是為人父母教不會給不了的技能。大自然的動物到了一定年齡,父母都是讓他們自己生存,更何況人呢?

再說了,父母能陪伴多久,如果他沒有自己的圈子,有天父母去世了,孩子得有自己的圈子,到了什麼年紀就去做該年紀做的事情,囑咐自己的兒女常回家看看。我的爸爸是個勤快樸實的農民,他是靠自己的力氣,養活我們這一大家子,我記得小時候,他經常會說,一定要好好學習,種地太累了,希望你們以後能走出農村,靠知識和技能養活自己,而不是力氣,所以能寧願我們不在身邊,也不願我們生活的不好,我和我的父親一樣,我也希望我的孩子出去,只要他過得好,我也開心😊。


你娛我樂大家說


陪伴才是人生最幸福的,我看過天津人楊義拍的《楊光的快樂生活》裡面的條子就是他的窮哥們,從小一直玩到大。雖然他們不是很有錢但是一有難處了,真的豁出命的幫忙,最幸福的不是有錢!!!是有人願意陪伴著你。即使你是個不那麼有錢也不出色還一身缺點,但是他還是願意跟你去路邊一起吃個烤串喝瓶啤酒,聊聊家常。這個電視劇頭條就可以看!大家去看看吧[耶]



王懷濤換個方式做自己


提著問題的可能都沒孩子。其實絕大多數父母對孩子是沒有功利心的。只要他們健康幸福開心就好。再有窮孩子不一定就能在身邊。沒看好多打工的,一年到頭不回家嗎,這麼辛苦掙的錢也顧不上父母。父母還得為他們帶孩子。富孩子也一定就都遠在天邊。畢竟錢能讓人有更多選擇,更多自由。所以能有錢還是要有錢


愛上中國風1234


從現在農村老人們生活看,大部分老人,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兒女們大學畢業找到好的工作,就會離開農村,結婚後就會留到城市裡,爸媽生活在農村裡,也不願意去城市,自然也就跟孩子見面也就少了,有個大事,小情的孩子到不了跟前。留在農村的孩子,雖然沒城市的孩子們過得好,但他們跟父母離的近,有什麼事情都能幫助到爸媽,所以說有舍就有得,大多父母,還是希望孩子們留到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