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曹楊的“黑科技”讓居家隔離看護實現“全天候”

普陀曹楊的“黑科技”讓居家隔離看護實現“全天候”

東方網記者王佳燕、通訊員吳鍇2月14日報道:隨著全面復工潮的到來,社區中居家隔離的住戶不斷增加,不少社區均面臨著人手有限、巡查壓力大、無法對隔離人員進行“全天候”監管等難題。日前,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聯合上海市物業管理事務中心,以“上海智慧物業”系統為支撐,通過安裝物聯網先進技術zeta無線電子門磁,實時監測隔離人員的開門次數,從而實現居家隔離人員的智能化、精細化管理,真正使24小時“全天候”監管變為現實。

普陀曹杨的“黑科技”让居家隔离看护实现“全天候”

2月13日上午,首個“zeta無線電子門磁”被成功安裝在了曹楊社區桂楊園某被隔離對象的房門上。工作人員只需通過門上這個“巴掌大小”的設備,便可藉助先進物聯網技術實現24小時不間斷遠程監管。

“通過在大門上方安裝一個‘小盒子’,即可將這戶居家醫學觀察對象納入到我們的雲監控管理中,對象一旦違規開門或擅自外出,監控系統即被觸發,將發送一條報警短信至指定社區工作人員的手機上,社區工作人員在收到報警短信後,即可第一時間聯繫當事人確認開門原因,及時採取相應的管控措施。”安裝人員介紹說。

普陀曹杨的“黑科技”让居家隔离看护实现“全天候”

據瞭解,目前,該小區內共有居家隔離觀察對象17戶。前期,為了更好地保障他們的安全,讓他們安心“宅”在家。同時,也為了打消其周邊住戶的恐慌心理,社區幹部和部分黨員志願者、樓組長採取分片包乾、結對服務等方式,幫助居家隔離對象滿足日常所需,使其安心居家隔離。

“我們小區裡的‘塊長’不定期通過電話,上門走訪的形式與被隔離對象保持聯繫,告知其不得擅自外出。同時,在小區裡建立微信’短駁群‘,由專人負責被隔離對象的買菜、取快遞,扔垃圾等生活需求。”小區居委幹部表示,“但在現實操作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不配合的情況,要做到100%杜絕被隔離對象擅自外出,無論是誰都不敢打這個“保票”。

普陀曹杨的“黑科技”让居家隔离看护实现“全天候”

此次小區成功引入了“zeta無線電子門磁”裝置後,隔離對象“前腳”開門,居委幹部“後腳”就收到了報警短信,“線上+現場”的雙重監管,大大降低了疫情在社區內傳播的可能性。而原本需要幾個甚至多個社工、志願者結對服務一戶隔離對象,現在只需要少量的人員就能將整個小區的隔離對象有效的監管起來,大大減輕了以往工作人員上門巡檢排查的工作量。

“原本我們採取的方式是張貼較為傳統的‘三件套’,即防疫封條、法律義務告知書以及告居民書,耗時又耗力,工作量很大,現在有了這個‘無線電子封條’後,我們的人力、物力、壓力都大大減輕了。”該名居委幹部說。

目前,上海市物業管理事務中心正在和區有關部門密切溝通,積極探索無線電子門磁與智聯普陀系統的對接,充分運用網格中心監控技術,打造“城市大腦”一體化系統平臺,實現觀察人員數字化管理,做到“三系統同步”,即智聯普陀城市大腦監控系統、街道網格中心監控系統、物業管理監控系統同步實時監管,進一步提升工作效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