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日記|寶安新橋網格員的防疫“四步曲”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一群人經常出現在城市每一個角落,他們要敲開一扇扇關上的門,確認居民信息,跟蹤居家隔離人員情況,他們是網格員。

勸導疫情高發區人員暫緩回深

晚餐後,辦公室裡的氛圍稍顯輕鬆,林偉傑拿出了一沓需勸導的人員名單,通過電話、微信逐戶逐人聯繫重點地區未返深人員,做到四個“講清楚”,勸導暫緩返深,填寫勸阻記錄,做到100%宣傳勸導。按勸阻結果(“成功勸阻”“回深意願強烈”“無法聯繫”)分類,以樓棟為單位建立臺賬,持續回訪排查,督促業主、樓棟長、物業管理公司每天排查一次,並持續宣傳引導。

“疫”线日记|宝安新桥网格员的防疫“四步曲”

核查人員信息

當被問及幾點下班時,林偉傑說:“看情況吧,因為排查名單隨時在更新。如果剛好有人晚上從疫情高發區回來或者其它緊急情況,不管多晚,我們都要過去。” 一會兒,派出所轉交的人員名單傳來了。林偉傑說:“我現在得上門核實一下。”我看著他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上午9點,林偉傑來到了綜管站,昨晚快十點才下班的他臉上帶著點倦意。拿起電話,他習慣性的打給了自己所在網格的樓棟長,詢問是否有租客從疫情高發區回來。對疫情高發區在冊人員進行排查,這是他每天到辦公室要做的第一件事。對已離深未退房人員,主動加其微信好友,通過微信共享定位核實其當前位置。對未返深或無法聯繫人員,督促業主、樓棟長、物業公司對相關房屋進行密切回訪,留意用水、用電波動情況,人員一旦返回立即申報。

“疫”线日记|宝安新桥网格员的防疫“四步曲”

跟蹤居家隔離人員

上午10點30分, 林偉傑和社區工作人員、社康醫務人員、民警組成的社區“三人組”做好防護措施後,便開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他們這一天的主要工作,是入戶為居家隔離人員測溫和提供後勤保障。“昨晚的菜都吃完了嗎?有沒什麼不舒服,咱們測一下今天的體溫……”從綜管站出發,步行穿過幾條巷子後,來到一棟出租屋內被居家隔離13天的租戶家,逐一為被隔離的一家人測量體溫,叮囑他們要注意的防護措施。被隔離人員不停感謝林偉傑一行,“來了很多次,辛苦你們了,我們會非常配合的,我們哪裡都不去。” 走的時候,林偉傑留意旁邊房門處張貼紙標籤,通過檢查標籤是否損壞、脫落,確認人員是否返回房屋。

近距離接觸隔離人員,他們並沒有感到畏懼。“做好了防護措施,就沒有必要過分緊張了。外科醫用口罩僅供一線人員使用,沒有有防護服,我們是拿雨衣來用,每人兩套每天下午5點消殺公司來消毒。” 林偉傑說,為安全起見,他們一般戴上一次性外科醫用口罩、護目鏡、手套,並穿上雨衣,還有隨身攜帶消毒酒精,對自己的身體及時消毒。

“疫”线日记|宝安新桥网格员的防疫“四步曲”

提供後勤保障服務

走完3棟樓,林偉傑看了一眼手機上的微信群,“林網格,能幫我買點生活用品嗎,都用完了?放在門口就行。” 居家隔離服務群中閃動租戶的求助信息,林偉傑整理好這個片區的租戶需求後,就和樓棟長一起出發採購配送了。時刻關注微信群信息,隨時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幫助,儘量做到“有求必應”,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隔離期。 “網格員們為我們跑腿,十分辛苦,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我們一定積極配合做好居家隔離。” 陳女士坦誠地說。

據瞭解,新橋街道春節前有40多萬居住人員,目前已有三成人員在轄區,返深人員逐漸增多,疫情防控壓力不小。從年前到現在,全體網格員基本上沒有真正休息過,就算下班回到家,都得待命,有特殊緊急情況就得立即返回崗位。對此,他們卻沒有半句怨言,默默奮戰在防役一線。

【記者】胡百卉

【通訊員】吳鳳明 昌建

【作者】 胡百卉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