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詠寫風雨雷電、春夏秋冬等自然節氣的詩有哪些?

用戶263440581689目及


其雨其雨,杲杲日出(《詩經・衛風・伯兮》)

白日曜青春,時雨靜飛塵(三國魏・曹植《侍太子坐》)

雨露之所濡,甘苦齊結實(唐・杜甫《北征》)

天上浮雲似自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唐・杜甫《可嘆》)

隔簾春雨細,高枕曉鶯長(唐・柳中庸《幽院早春》)

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唐・李益《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

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唐・岑參《暮秋山行》)

暮雨朝雲幾日歸,如絲如霧溼人衣(唐·楊憑《春情》)

纖雲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唐·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微風萬頃靴文細,斷霞半空魚尾赤(宋・蘇軾《遊金山寺》)

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宋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宋・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龍捲魚蝦並雨落,人隨雞犬上牆眠(宋·蘇軾《連江雨漲》)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宋・蘇軾《有美堂暴雨》)

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宋・蘇軾《有美堂暴雨》)

如何得與涼風約,不與塵沙一併來(宋・陳與義《中牟道中》)

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宋・李重元《憶王孫・春詞》)

萬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宋・·黃庭堅《定風波》)

陰風搜林山鬼嘯,千丈寒藤繞崩石(宋・黃庭堅《上大蒙籠》)

飛霞半縷,收盡一天風和雨(宋・王灼《減字木蘭花》)

遊子春衫已試單,桃花飛盡野梅酸。怪來一夜蛙聲歇,又作東風十日寒(宋・吳濤《絕句》)

雲翻一天墨,浪蹴半空花(宋・陸游《冒雨登擬峴臺觀江潮》)

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宋・曾幾《蘇秀道中自七月廿五日夜大雨之日,秋苗以蘇作》)

二三點露滴如雨,六七個星猶在天(元·圖帖睦爾《途中》)

好雨依時抵萬金(元・王惲《過沙溝店》)

月初圓忽被陰雲,花正發頻遭驟雨(元・徐琰《南呂一枝花·間阻》)

忽聞疏雨打新荷,有夢都驚破(元・盍西村《越調小桃紅・臨川八景・蓮塘雨聲》)

雷聲千嶂落,雨色萬峰來(明・李攀龍《廣陽山道中》

雲出三邊外,風生萬馬間(明·謝榛《榆河曉發》)

最是秋風管閒事,紅他楓葉白人頭(清·趙翼《野步》)

一雁下投天盡處,萬山浮動雨來初(清・查慎行《登寶婺樓》)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古詩詞中的大自然與情懷

詩中春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樹陰裡白沙堤。—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遊園不值》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詩中夏

白居易孟夏百物滋,動植一時好。麋鹿樂深林,蟲蛇喜豐草。 翔禽愛密葉,遊鱗悅新藻。天和遺漏處,而我獨枯槁。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遠道。舊國無來人,寇戎塵浩浩。 沉憂竟何益,只自勞懷抱。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潯陽多美酒,可使杯不燥。湓魚賤如泥,烹灸無昏早。 朝飯山下寺,暮醉湖中島。何必歸故鄉,茲焉可終老。—白居易《首夏》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范成大《夏時田園雜興》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詩中秋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李白《子夜秋歌》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王維《秋夜曲》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登高》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蘇軾《增劉文景》

詩中冬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王安石《詠梅》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

放船閒看雪山晴,風定奇寒晚更凝。坐聽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范成大《冬日田園雜興》

詩中江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詩中河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詩中湖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詩中海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詩中花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詩中草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詩中柳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西村》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詩中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翁卷《鄉村四月》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詩中雪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詩中鳥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李白《獨坐敬亭山》

詩中月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馬詩》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詩中雲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 《春夜喜雨》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程顥《春日偶成》

詩中山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_蘇軾《題西林壁》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詩中酒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孟浩然《過故人莊》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王翰《涼州詞》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陸游《遊山西村》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詩中田園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翁卷《鄉村四月》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詩中送別

明年春草綠,王孫歸不歸?—王維《山中送別》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詩中鄉情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州》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納蘭性德《長相思》


晉唐風骨


1、《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3、《春雪》

  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4、《初春小雨》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5、《晚春》

  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6、《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樹陰裡白沙堤。

  7、《江南春絕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8、《春遊湖》

  宋·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二、描寫夏的古詩

  1、《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時雨下如川。

  盧桔垂金彈,甘蕉吐白蓮。

  3、《孟夏》

  唐·賈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

  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絃。

  4、《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5、《夏意》

  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6、《聞蟬》

  唐·耒鵠

  綠槐影裡一聲新,霧薄風輕力未勻。

  莫道聞時總惆悵,有愁人有不愁人。

  7、《夏日六言》

  宋·陸游

  溪漲清風拂面,月落繁星滿天。

  數只船橫浦口,一聲笛起山前。

  8、《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三、描寫秋的古詩

  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2、《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3、《秋月》

  宋·程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雲紅葉兩悠悠。

  4、《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5、《秋日》

  宋·程顥

  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6、《秋詞》

  唐·劉禹錫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7、《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8、《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四、描寫冬的古詩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舟雪。

  2、《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3、《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4、《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5、《山中雪後》

  清·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6、《觀雪》

  宋·楊萬里

  坐看深來尺許強,偏於薄暮發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點風來特地忙。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

  倩誰細橪成湯餅,換卻人間煙火腸。

  7、《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8、《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

  11、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絕句》)

  12、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3、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14、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白居易〈觀刈麥〉)

  1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6、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晏殊:《蝶戀花》)

  17、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

  18、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9、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杜甫:《贈花卿》)

  20、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2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韓翃>)

  22、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浪淘沙》)

1、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2、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王維:《山中》)

3、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4、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5、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7、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

8、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9、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10、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

11、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13、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15、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16、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1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18、水光瀲豔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19、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20、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1、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22、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23、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王維:《山中》)

24、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25、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26、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27、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28、渭城朝雨泡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29、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30、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

31、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32、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王維:《山中》)

33、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3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35、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36、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37、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螟》)

38、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39、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王維《山中》)

40、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雷:

《中夜聞大雷雨》

  ——宋·陸游

  雷車駕雨龍盡起,電行半空如狂矢。

  中原腥羶五十年,上帝震怒初一洗。

  黃頭女真褫魂魄,面縛軍門爭請死。

  已聞三箭定天山,何啻積甲齊熊耳。

  捷書馳騎奏行宮,近臣上壽天顏喜。

  合門明日催賀班,雲集千官摩劍履。

  長安父老請移蹕,願見六龍臨渭水。

  從今身是太平人,敢憚安西九千里!

  《聞雷》

  ——唐·白居易

  瘴地風霜早,溫天氣候催。

  窮冬不見雪,正月已聞雷。

  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

  空餘客方寸,依舊似寒灰。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視雷雨每大雷電但聞雲中如嬰兒聲殊不聞雷震也》

  ——宋·蘇軾

  已外浮名更外身,區區雷電若為神。

  山頭只作嬰兒看,無限人間失箸人。

  《詠雷句》

  ——唐·李曄

  只解劈牛兼劈樹,不能誅惡與誅兇。

  《春雨早雷》

  ——唐·張說

  東北春風至,飄飄帶雨來。

  拂黃先變柳,點素早驚梅。

  樹藹懸書閣,煙含作賦臺。

  河魚未上凍,江蟄已聞雷。

  美人宵夢著,金屏曙不開。

  無緣一啟齒,空酌萬年杯。

  《雷》

  ——唐·杜甫

  大旱山嶽燋,密雲復無雨。

  南方瘴癘地,罹此農事苦。

  封內必舞雩,峽中喧擊鼓。

  真龍竟寂寞,土梗空俯僂。

  吁嗟公私病,稅斂缺不補。

  故老仰面啼,瘡痍向誰數。

  暴尪或前聞,鞭巫非稽古。

  請先偃甲兵,處分聽人主。

  萬邦但各業,一物休盡取。

  水旱其數然,堯湯免親睹。

  上天鑠金石,群盜亂豺虎。

  二者存一端,愆陽不猶愈。

  昨宵殷其雷,風過齊萬弩。

  復吹霾翳散,虛覺神靈聚。

  氣暍腸胃融,汗滋衣裳汙。

  吾衰尤拙計,失望築場圃。

  《雷公》

  ——唐·韓偓

  閒人倚柱笑雷公,又向深山霹怪松。

  必若有蘇天下意,何如驚起武侯龍。

  《雷》

  ——宋·陸游

  君不見,冬月雷,深藏九地底,寂默如寒灰。

  紛紛槁葉木盡脫,蠢蠢蟄戶蟲爭坯。

  堅冰積雪一朝盡,風搖天邊斗柄回。

  雷聲卻擘九地出,殷殷似挾春俱來。

  魚龍振鰭熟睡醒,桃李一笑韶顏開。

  候耕老農喜欲舞,掀泥百草知誰催。

  惟嗟婦女不解事,深屋揜耳藏嬰孩。

  吾聞陰陽有常數,非時動靜皆為菑。

  無人為報阿香道,時來何至勞卿推。

  《雷》

  ——唐·杜甫

  巫峽中宵動,滄江十月雷。

  龍蛇不成蟄,天地劃爭回。

  卻碾空山過,深蟠絕壁來。

  何須妒雲雨,霹靂楚王臺。

  《聞春雷》

  ——唐·司空曙

  水國春雷早,闐闐若眾車。

  自憐遷逐者,猶滯蟄藏餘。

  《七月十九日大風雨雷電》

  ——宋·陸游

  雷車動地電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傾。

  強弩夾射馬陵道,屋瓦大震昆陽城。

  豈獨魚蝦空際落,真成蓋屐舍中行。

  明朝雨止尋幽夢,尚聽飛濤濺瀑聲。

  《七月十七晚行湖塘雷雨大作》

  ——宋·陸游

  電火雷車下九關,我行暮出郊原間。

  鬅鬙暗樹類奇鬼,突兀黑雲如壤山。

  江潮默應鰻岫溢,鐵鎖自脫梅梁還。

  今夕虛簷瀉懸瀑,預知高枕聽淙潺。





新海文學


1.《楚辭-九歌》:令飄風兮先驅,使凍雨兮灑塵。 2.宋玉《風賦》: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 3.晉,張協《雜詩》:騰雲似湧煙,密雨如散絲。 4.南朝梁,何遜《詠春風》:可聞不可見,能重複能輕。鏡前飄落粉,琴上響餘聲。 5.南朝梁,朱超《對雨》:落照依山盡,浮雲帶雨來。6.唐,許渾《咸陽樓西城晚眺》:浮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7.唐,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下宛溪夾溪居人》: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 8.唐,王勃《郊興》:雨去花光溼,風歸葉影疏。9.清,周體觀《大報恩寺逢友蒼言別》:夜雨洗山骨,殘春落澗花。10.清,黃遵憲《舟中驟雨》:極天唯海水,水際忽雲橫。雲氣隨風走,風聲挾雨行。11.唐,齊己《早秋雨後晚望》:江湖經一雨,日月換新秋。12.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13.宋,志南《絕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14.宋,晏殊《踏莎行》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15.宋,張詠《雨夜》: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萬里心。16.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17.明,羅洪先《後園詠》:東風吹雨衣不溼,我在桃花深處行。18.韋莊: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19.蘇軾: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20.王安石: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21.宋,張栻《立春偶成》: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21.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22.李白: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23.賈島: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24.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25.李白,《落日憶山中》: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26.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麥隨風裡熟,梅逐雨中黃。27.杜甫《夏夜嘆》: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28.白居易《宴散》: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29.屈原《九歌 湘夫人》: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30.李白,《贈廬司戶》: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31.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32.唐,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33.白居易《夜雪》: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楓香嶺下


風雨雷電的古詩

風:風掣紅旗凍不翻。

雨: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雷: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電: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春夏秋冬的古詩

關於描寫春天的詩句: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秋夕》

  •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詠梅》

  •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

自然節氣的古詩

二十四節氣

  • 大寒

花草樹木管時令,飛禽鳥鳴報農村。

悄然歡送大寒夜,熱熱鬧鬧迎新年。

小寒


寒九出門霜上走,草廬簷下冰筍久。

喜鵲登枝嬉戲叫,催問春天何時到?

冬至


日照數九冬至天,清霜風高未辭歲。

又是一個平衡日,子線從南向北迴。

  • 大雪

蒼茫大地一片白,素夜田園生天籟。

瀌瀌鋪飄雪滿天,瑞兆來歲必豐年。

  • 小雪

不見藕塘芙蕖葉,初冬菊殘傲霜枝。

風醃松柏挺直翠,祿祿濡養好御冬。

  • 立冬

一年四季隨歲走,今到立冬儲寒衣。

農耕乃重盛德水,善修渠道莫閒田。

霜降

氣肅霜降漸冷涼,草木枯萎凋零黃。

月夜秋雲沒落水,總有青綠獨自芳。

寒露

紅葉深秋凝景象,蟬噤荷殘偶見霜。

晨早洦塘騰霧氣,嫋嫋輕盈舞逸上。

秋分

一分秋意一分涼,野外繁露披衣裳。

八九菊黃蟹兒肥,風和氣爽丹桂香。

白露

大雁燕子向南飛,來年漾春喜往回。

白露覓覓秋分起,又見豐收稻晚米。

處暑

天地乾坤始漸肅,鷹隼捕鳥稷乃登。

冷熱交換試拳腳,一場秋雨一場寒。

立秋

早晨大地霧隱生,絲絲涼意立雨陰。

遠山近觀金葉爽,暑去涼來好個秋。

大暑

烈日炎炎當空照,稻禾熱情長勢好。

大暑灸熱煮綠地,蟬蟲嘶叫烤問天。

小暑

盛夏六月熱絢地,蟄居陰涼蟋蟀遲。

伏天楊柳垂於瘦,割曬稻穀好天氣。

夏至

夏至端陽蟬始鳴,烈日炎炎伏熱生。

烏金土地黃金麥,喜收澄澄豐年來。

芒種

梅雨季節天多雨,早種紅芋好當時。

秈秧撥節蓄花黃,壟上埂下一片忙。

立夏

鬥指東山埂田下,此時秧苗已長大。

藤蔓牽掛胖青瓜,不用王婆大家誇。

小滿

豐年季節四月中,禾苗成熟各不同。

麥穗青芒風拂面,點頭揮舞杆兒壯。

穀雨

細雨淅淅穀物生,野外翠綠時節長。

東村花下等仙子,仙子原來是春娘。

清明

尋遊踏青大地春,插枝辟邪柳絮輕。

中華民間祭祀日,介子傳統亦寒食。

春分

晴播耕種育苗秧,麥苗青青菜花香。

仲季花開春分日,鶯喧草長農村忙。

驚蟄

春雷隆隆萬物長,黃鸝鳴柳壘高倉。

一片園地桃色紅,布穀聲聲茂綠濃。

雨水

草木萌動花盛開,春耕閒田有人來。

大地氤氳天生水,淅瀝滋潤貴如油。

立春

柳枝條條探芽苞,輕風吹拂催嫩草。

田野欲出泥土香,今年播種春苗秧。


古今書史


風: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雨: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雷電: 行李經雷電,禪前漱島泉。(賈島:《送丹師歸閩中》)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夏: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秋: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冬: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毛澤東《沁園春.雪》)


淘金光


風: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銷二喬。(杜牧《赤壁》)

雨: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雷電: 行李經雷電,禪前漱島泉。(賈島:《送丹師歸閩中》)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春曉》)

夏: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秋: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曹操《觀滄海》)

冬: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毛澤東《沁園春.雪》)



漁翁歸隱


風: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唐•李嶠《風》)

雨: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唐•戴叔倫《蘭溪棹歌》)

雷:閒人倚柱笑雷公,又向深山霹怪松。必若有蘇天下意,何如驚起武侯龍。(唐•韓偓《雷公》)

電:半夜西亭雨,離人獨啟關。桑麻荒舊國,雷電照前山。(唐•張蠙《雨》)

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唐•杜甫《絕句》)

夏: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唐•王偉《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

秋: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冬: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LANYIN


風雨雷電、春夏秋冬:

風狂烈炎猛,雨暴共潮生,

奔雷動地驚,閃電怒龍騰。

春催花爭發,夏令綠野橫,

秋風涼初透,冬嚴已酷冷。


wing246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