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過一趟車 不遺漏一個人 五華堅決把好疫情防控“入口關”

“同志,你是哪裡來的,先停下來測體溫並登記一下。”

“我們是和前面那輛車一起來的,他是你村裡的幹部,剛才在前一個檢查站剛測完。”

“那也不行,特殊時期必須要測量登記。”

以上對話是2月13日上午,水寨鎮羅湖村實地檢查我縣網格化排查管控落實情況的“不幸”遭遇。這也是五華縣按照進一步做實重點群體網格化排查管控的部署要求,建立17個縣、鎮三人領導小組和492個村級三人排查小組,充分發動2400多名網格員,釘在2000多個網格里,把排查工作做得更嚴格、更深入、更細緻、更紮實的真實寫照。

不放過一趟車 不遺漏一個人 五華堅決把好疫情防控“入口關”

鄉村防控不分白天黑夜

水寨鎮羅湖村進村道路四通八達,原有的11個進村路口已經封閉了8個,剩下的3個路口也被堵得嚴嚴實實。“現在每天4班倒,白天的班組3個人,晚上的班組就有4個人,一天有13個人輪流值班值守。”羅七村民小組組長李桂蘭介紹了他們的工作班組安排,她還是村裡的志願者,當天和她一起值班值守的還有村幹部羅育良、村民志願者陳小梅、周鳳蘭。

發動鄉村志願者參與防控,是五華縣網格排查管控的一大特色和亮點。根據網格排查管控的任務,現有的網格員人數還遠遠不夠,老黨員、村民理事會成員、村民小組長、鄉村志願者等,都積極參與到防控一線,在發揮著網格員的作用,手拉手築起了一道道防控的人牆。

不放過一趟車 不遺漏一個人 五華堅決把好疫情防控“入口關”

按照三人排查組的任務部署,網格員不僅要對進村的來人測體溫、登記,還要進村入戶宣傳防控知識、摸查登記外地來人,上門服務居家隔離的監測對象並上報每天的監測情況。“他們都非常負責任,每天都會過問我一家人的身體狀況,還問我要不要提供什麼幫忙。”李先生一家4口於2月8日從江西返回羅湖村,按照外地返鄉人員防控的要求居家隔離14天,雖然足不出戶,但依然能感受到當地鎮村幹部的關心關愛。

不放過一趟車 不遺漏一個人 五華堅決把好疫情防控“入口關”

社區防控黨員幹部齊參與

“我就住在這個小區裡,每天都按時到崗值班值守。”在五華縣水務局宿舍小區,去年剛剛退休的水務局職工黃小英在自家門口當起了“守門員”,盯著進進出出的人員和車輛。她告訴筆者,和她一樣退休後當起“守門員”的還有五華縣水務局下屬單位退休的職工陳梅珍,其他參與防控的人員則由縣水務局機關臨時調配。

不放過一趟車 不遺漏一個人 五華堅決把好疫情防控“入口關”

從五華縣指揮部獲悉,五華縣水務局原宿舍小區是我縣推進社區防控的其中一個單元網格。2月1日起,我縣正式啟動社區防控工作,借鑑創文創衛的成功經驗,將縣城劃分為若干個網格,由掛鉤的縣直單位落實疫情防控的每一項任務,對屬於原相關單位的“三無”老舊小區宿舍,特別明確由原單位負責,充分動員本單位的黨員幹部職工參與做好摸查管控工作。

“僅靠鎮政府和居委會的幹部職工是完全忙不過來的,就是要動員小區住戶裡的黨員幹部,特別是退休的黨員幹部一同參與進來。”水寨鎮主要負責人說,這種做法值得全面推廣應用。

相對於“三無老舊”小區,有物業規範管理的小區,則減輕了當地網格員的工作壓力,但依然是摸查管控的重點。“每天都要摸查登記一次並上報。”御景花園物業負責人說,網格化管理責任單位和居委會的幹部都經常不打招呼來明查暗訪。鑑於這種情況情況,小區物業一律不讓外人進入,小區業主進入也必須量體溫,任何人都不放過。

不放過一趟車 不遺漏一個人 五華堅決把好疫情防控“入口關”

全網格線上線下全覆蓋

網織得再密亦有空格,也難免有漏網之魚。這考驗著黨員幹部的織網功夫和撿漏眼光。為此,五華縣的黨員幹部想了不少辦法。

初步梳理發現,我縣自開展社區網格摸查管控以來,無人機空中喊話和環衛車攜小喇叭走街串巷相互結合,空中地面輪番轟炸,形成鋪天蓋地、排山倒海般的宣傳氛圍。

近兩天來,隨著復工復產潮的到來,重點群體網格化排查管控的壓力也陡增,面臨著新的挑戰。“人員多而且複雜,只能這麼幹了。”水寨鎮主要負責人說。原來,2月11日,水寨鎮指揮部發布了一則徵集外市返回(來)五華人員線索和不復從居家隔離規定線索的公告,動員廣大市民群眾通過掃描二維碼的形式,在網上無記名舉報相關人員。此前,該鎮已經通過微信接龍和掃碼登記的模式,藉助網絡全面摸查重點人員信息,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橫到邊、豎到底、斜到角,實現了線上線下全覆蓋,人人都是網格員。”五華縣政法委相關負責人高度評價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