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抗疫一線,村民眼中的“農民”公僕



番禺|抗疫一線,村民眼中的“農民”公僕


番禺|抗疫一線,村民眼中的“農民”公僕

李鏡全,從2002年進入村委工作,如今是化龍鎮柏堂村黨支部書記、番禺區人大代表,一直以來,他表現出來的更多是務實、接地氣的“農民”本性,在所有村民眼中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農民”公僕,為村民、幫村民、心繫村民。


自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李鏡全身先士卒、擔當作為,牢牢守住村莊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共產黨員、村黨委書記,我定要衝鋒在最前,以身作則,帶領全村人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義務。”2月7日中午14點,在柏堂村疫情檢查路卡點,正在值守的李鏡全堅定地說道。


番禺|抗疫一線,村民眼中的“農民”公僕


事無鉅細,以身作則

柏堂村與鎮中心市場相鄰,分接東南村與沙亭村,出租屋眾多,人流量大。作為柏堂村的“當家人”“主心骨”,李鏡全從不言苦,始終保持務實、接地氣的工作作風,盡心盡力管好村裡的大小事、辦好群眾的冷暖事,這一干就是18年。


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李鏡全在化龍鎮黨委的領導下,在駐村團隊的指導下,始終奮戰在村莊防控的前沿陣地,從大年三十開始至今,連續近二十天日夜運轉,“今年剛好是我本屆任期的最後一年了,必須全力做好這次防控工作,讓村民們安心!”


“1月27日起村委全員上崗,按照化龍鎮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全面啟動社區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四要”“四不要”宣傳,幫助村民登錄“穗康”系統填報個人信息,不管是部署人員分工,還是入戶排查、懸掛宣傳橫幅,李鏡全都身先士卒,帶著工作人員一起幹,確保完成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要求。


番禺|抗疫一線,村民眼中的“農民”公僕


心繫村民,不忘初心

依靠人民群眾打贏這場戰“疫”,必須牢固堅持人民群眾立場,匯聚人民群眾力量,提高人民群眾認知。


作為區人大代表,李鏡全始終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工作宗旨,為了強化居民防控意識、落實好各項防範措施,每天落戶巡查已經成為他最重要的工作。在他看來,這是發現群眾訴求,解決工作難題的關鍵。


對此,李鏡全按村劃分的4個片區進行摸排巡查,要求村民按要求登記穗康小程序。他意識到針對出租屋的外來人口提前登記的重要性,與鎮來穗中心進行對接,並與在本村登記租房的湖北籍人員取得聯繫,進行相關登記;他每天參與24小時輪崗的黨員先鋒崗測溫工作,帶領發動黨員志願者一起參加黨員先鋒崗測溫工作;在人流量較多的街道進行消毒作業……


“看到阿全,我們的心都安定不少”,不少居民群眾都將這句話掛在嘴邊,而這一句“安心”,正是對李鏡全的工作給予最大肯定。


番禺|抗疫一線,村民眼中的“農民”公僕

番禺|抗疫一線,村民眼中的“農民”公僕


樸實低調,受民愛戴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李鏡全帶領柏堂村上下一心、共克時艱,感動了一批村民,也帶動了一批熱心村民,他們慷慨解囊、雪中送炭,溫暖了這個不一樣的“寒春”。


柏堂村黨員、村委退休老幹部劉卓英,在晨曦中為防控崗位的工作人員送來了牛奶、餅乾;在冰冷的雨夜,柏堂村宜萬家生活超市為仍然堅守在一線工作崗位的聯防隊員送上八寶粥、飲料;除此之外,還有方便麵、麵包、橡膠手套、消毒液、口罩、噴藥壺等重要物資,都從柏堂村的黨員和群眾手中捐贈到各個防控崗點。


他們放下捐物,叮囑不要宣揚捐贈之事,就轉身而去。留下一句句“小小意思,辛苦你們了”的話語,讓正在一線堅守的工作人員心裡湧現一股暖流。


番禺|抗疫一線,村民眼中的“農民”公僕


“我是黨員,是人大代表,是鄉親們推選出來的黨支部書記,危急時刻,我必須身先士卒,守護柏堂。這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在李鏡全這位“農民”公僕的帶領下,柏堂村全體黨員幹部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帶動群眾一起,共同抗擊疫情,全力以赴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記者 龍de傳人】

通訊員 化龍宣傳 龍俊宏 範麗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