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比肩比亞迪,如今靠補貼和拆遷度日,江淮汽車這步新棋有點險

曾經比肩比亞迪,如今靠補貼和拆遷度日,江淮汽車這步新棋有點險


曾經比肩比亞迪,如今靠補貼和拆遷度日,江淮汽車這步新棋有點險


對於拆遷款比賣車利潤高出近乎一倍的江淮汽車來說,賣車真是一筆賠錢的買賣。如今,遭受補貼退坡打擊後,他又走出了一步險棋。


文丨郭小興 編輯丨杜海 來源丨正經社


在智能手機時代,HTC曾經與蘋果和三星齊頭並進,最終卻由於品牌與品質的缺失而曇花一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江淮汽車也面臨著跟HTC同樣的命運。


作為這個領域先飛的鳥兒,江淮汽車因為先天不足而逐步落後。如今的北京街頭,正經社想要看到一輛江淮汽車,比起前幾年來要困難得多。


2015年前後是江淮汽車新能源汽車最高光時刻。彼時,作為國內車企混改先鋒,江淮汽車通過吸收合併方式引入資本,將江淮集團整體上市,股價也一舉突破18元/股,估值超過400億元。

然而,令正叔失望的是,整體上市和增發融資數十億元投入新能源汽車後,江淮汽車的規模雖然得到了快速擴張,技術與品質卻停步不前,只能在10萬元以下市場的價格戰中,不斷地被消耗。


2018年,江淮汽車結束了保持近20年的持續盈利記錄,股價也一路走低,此後便徘徊在5元/股左右。


估值也比高位時縮水了四分之三,目前不足百億元。


01

賠錢的買賣


銷量低迷、業績虧損已經是江淮汽車這幾年的主題。


2019年,江淮汽車銷量為42.1萬輛,其中乘用車銷量為16.3萬輛,同比下降17.8%;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為5.8萬輛,同比下降8.87%。跟那些同比下降兩位數的車企相比,下滑並不劇烈。


在1月下旬發佈的公告中,江淮汽車預計2019年年度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1億元左右。就此而言,跟已經深陷泥潭的眾泰汽車、力帆股份相比,日子還算過得去。


不過,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仍然預計虧損9.8億元左右,僅僅比2018年鉅虧18億元有所好轉:2019年累計收到政府補貼高達8.41億元,這對於處於虧損狀態的江淮汽車來說,無異於一場甘霖。


曾經比肩比亞迪,如今靠補貼和拆遷度日,江淮汽車這步新棋有點險

江淮汽車歷年扣非淨利潤


某種意義上而言,對江淮汽車這種歷史包袱沉重的傳統車企來說,補貼無異於生存下去的主要動力。


江淮汽車的收入來源還不止於此。2019年7月發佈的公告顯示,兩棟建築因政府徵地建設軌道交通,獲得了2.11億元的補償款。而這兩棟樓在2017年前只用1300萬元就買了下來,兩年間升值高達十多倍。


2019年上半年,江淮汽車實現淨利潤約為1.25億元。兩相比較,這筆拆遷款比賣車利潤高出近乎一倍。


難怪有業內人士要對正叔感嘆:


對於江淮汽車來說,賣車真是一筆賠錢的買賣。


另一方面,讓江淮汽車依然保持一定銷量的秘訣,就是大幅低價促銷。副作用之一就是使得毛利率連年降低。

曾經比肩比亞迪,如今靠補貼和拆遷度日,江淮汽車這步新棋有點險

江淮汽車歷年毛利率變化


02

致命的打擊


往上追溯到2010年,江淮汽車跟比亞迪一樣,是最早一批啟動新能源汽車戰略的本土車企。


彼時,轎車市場競爭激烈,本土自主品牌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開發SUV、MPV等新消費需求市場,一條是走新能源汽車路線。


江淮汽車選擇了後者,積極規劃新能源汽車,連續推出iEV系列車型。

曾經比肩比亞迪,如今靠補貼和拆遷度日,江淮汽車這步新棋有點險


在五六年前,要問哪款新能源車型最暢銷,答案並不是北汽和比亞迪,而是江淮汽車的iEV3。正經社當時在北京街頭看到最多的新能源汽車,就是北汽EV150和江淮iEV3。


那時候,車企普遍用兩座或四座兩廂新能源小車走量。體積稍微大一點,續航里程稍微長一點,價格就超過了10萬元。江淮iEV3以三廂A級車的身材,補貼後堪比A0級車的價格,牢牢佔據著10萬元以下的主流市場。


江淮汽車能夠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初期脫穎而出,關鍵戰略就是實用主義。電池是國軒高科的,電池管理系統是惠州億能的,電機、電控是安徽巨一的。在當時每輛車近10萬元補貼的情況下,江淮新能源汽車雖然價格較低,卻依然利潤豐厚。


然而,跟比亞迪一直埋頭自主研發不同,江淮汽車由於自身實力與資金不允許大規模研發投入,始終希望借力而行,其中一個重要合作伙伴就是大眾。儘管雙方共同合作的新品牌思皓遲遲無法上市,但江淮汽車深得了大眾套娃、拉皮的精髓,在技術水平相近的情況下,車型外觀稍作改動就是一款新車問世。


那時,新能源汽車產品創新層出不窮,10萬元以下市場的競爭迅速進入紅海。但這對江淮汽車的打擊並不算大。正經社發現:


對江淮汽車造成最致命打擊的,是補貼的快速退坡。


江淮汽車的新能源銷售戰略很直白,就是通過低價擴大銷量,用獲得的政府補貼來賺取利潤,這也是大多數傳統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套路。但區別是,在獲得補貼的同時,比亞迪、上汽、北汽等車企紛紛開始挖掘10萬元以上的市場空間,但江淮汽車的動作卻慢了不止一拍。


在2017年補貼大幅退坡後,江淮汽車的淨利潤迅速衰退。衝擊10萬元自主新能源汽車價格瓶頸的關鍵車型江淮iEVS4,在2019年4月終於上市後,銷量前十的榜單上卻難見蹤跡。暢銷車型依然是江淮iEV6E,一款A00級別小車。


在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中,江淮汽車早已不復當年之勇。


曾經比肩比亞迪,如今靠補貼和拆遷度日,江淮汽車這步新棋有點險


03

自救的險棋


在國內市場份額被不斷擠佔時,江淮汽車也開始為自己鋪墊後路,跟蔚來汽車的合作就是動作之一。


雖然在自主品牌建設上遲遲沒有建樹,但正經社認為,江淮汽車與蔚來汽車的合作,是前者對於自身定位的一次正確選擇。


正如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所說,與蔚來汽車的合作,不僅讓江淮汽車掙到了錢,還推動了江淮汽車的技術進步、品牌提升。


在自身品牌與市場競爭力不足的情況下,江淮汽車逐步收縮乘用車市場,把自己定位為優質代工廠。在跟蔚來汽車的合作中,蔚來汽車主要致力於電動汽車研發和銷售,江淮汽車負責生產。


雖然江淮汽車與蔚來汽車建立了合資企業,但本質上不會改變其為對方代工的身份,而代工廠也並非沒有出路,在這種模式下,江淮汽車代工所得收益與蔚來汽車銷量直接掛鉤,2019年,蔚來汽車的交付量已經突破2萬輛。


另一條道路就是出海戰略。早在2017年,江淮汽車就啟動了海外發展戰略。根據其公佈的資料,其A00級新能源汽車已經佈局奧地利、意大利、巴西、俄羅斯等國家,主要銷售市場是歐美地區。


雖然新能源汽車最大的銷售市場在中國,但鑑於國內消費者比較喜歡外來和尚,江淮汽車借國外市場鍍層金,再來個曲線回國,也不失為一步險棋。【《正經社》出品】


【本文為“新能源汽車過冬”系列第八篇,前七篇為:

資金鍊緊繃!王傳福高喊禁售燃油車,但比亞迪卻成了守舊勢力

再難也要挑戰特斯拉,蔚來們其實就輸了一點

補貼退坡後反成大贏家,北汽藍谷如何走出“溫室”效應

觸目驚心!銷量大自燃壓力也大,吉利新能源汽車欲借勢突圍

被業績下滑負債高企重壓的上汽集團,正進入新循環

特斯拉新賭場煉成記:從暴漲到暴跌,只有一紙之隔

寧德時代牽手特斯拉,真的會得不償失嗎

逼迫李書福又出大招的,還有這些內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