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下,如何幫助人們排解負面情緒?

01 疫情中,負面情緒是如何產生的?

首先在談“心理急救”這個詞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情緒。

情緒指的是對一系列的主觀認知經驗的統稱,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以及相應的行為反應。也就是我們現在腦袋在想的一大堆東西,包含有很多的感覺、思想、行為。

對於情緒來講,它其實有分成與生俱來的基本情緒和複雜情緒。比如我們看到老虎,大家會害怕會跑,這是基本情緒。複雜情緒,比如最近的科比過世的事情,很多人心裡非常難受,這個難受到底是什麼?就是會很複雜,每個人的情緒是不一樣的,人跟人之間其實有時候要透過交流才能學習到。

所以不管是正面的或者是負面情緒,都會引發人們行動的動機。對於這次新冠病毒疫情,人們在遇到這件事時,也會直接出現一些心理的情緒,而這些情緒是需要被急救的和被處理的,所以是需要心理急救的。

首先,人常常在腦袋會出現很多想法。這是大腦的結構跟功能。在耳朵上方的這一塊叫邊緣系統,邊緣系統裡面有一個結構叫杏仁核

。杏仁核是什麼?它專管的就是情緒中樞。簡單的來說,它掌管我們的焦慮、急躁、驚嚇、恐懼等負面情緒,所以也叫做情緒中樞或者恐懼中樞

如果一條蛇在這,眼睛看到了,然後進到大腦,進到杏仁核,告訴你這是恐怖的。之後就會引導身體,開始會想逃,會尖叫,是“蛇——恐怖——(語言)啊——(動作)逃”這個順序。為什麼有些人看到黑影就開槍,為什麼看到一個人過去就很緊張,以前說是“杯弓蛇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某種角度來說,都是屬於一種保護機制

新冠病毒疫情下,如何幫助人們排解負面情緒?

02 如何評估求助者的負面情緒?

我們來看看最近的一些事件,看到新聞上面“***被隔離了”,一開始你那會想到很多害怕的東西,“哪天萬一我被隔離怎麼辦?”“哪天我的孩子被隔離怎麼辦?”......它其實是一種保護機制,但是在這個時候過度被引發了。

我們看到電視、媒體,越來越多的新聞在談死亡、疫情等等,這個狀況越來越嚴重,當在看到這些數據的時候,就會想“下一個會不會是我?”。有的人就開始亂了,在亂糟糟的狀況下,我們就要做一件事情:假設我們的大腦裡面有一個一個的情緒抽屜,你要幫它把情緒一個一個放回去。這句話什麼意思?有些人不知道TA的情緒是什麼,如果從小到大沒有好好學會去認識情緒,就會不清楚這是害怕?還是生氣?還是難過?

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去幫TA找到這些情緒,幫助TA命名。比如“你現在這個狀況,我聽起來是你很擔心,擔心到開始害怕起來了”,你可以把TA的狀況命名,然後就放在大腦的一塊。一旦被命名了,被放在大腦一塊了,我們就可以去操作它、去改變它。


新冠病毒疫情下,如何幫助人們排解負面情緒?

在評估情緒時,五個基本元素要評估到:

  • 認知評估,外界發生的事情,人、事、物,大腦會自動評估這件事情嚴不嚴重,繼而觸發接下來的情緒反應。如果今天疫情出來報道有6000人的感染人數;如果告訴你現在感染人數是100,引發的認知是不同的。很多人都會把恐懼和焦慮帶來的意義無限放大,會更擔心接下來是不是就是我或者隔離。我們要先從TA的認知中評估到,TA到底認為多少人是可怕,多少人是不能接受的。
  • 身體反應,情緒的生理構成,身體的自動回應。生氣的時候會握拳,難過的時候會擦眼淚,害怕的時候就會發抖,像這些是身體的反應。可是有些時候有些人有身體的反應,但是TA還並不知道TA正在處於哪種情緒當中。
  • 感受,人們所體驗到的主觀感受。TA可能直接跟你說“我現在很傷心,我現在很難過,我現在不知道如何說話.......”這些就是感受。
  • 表達,很多事情到底能不能講,能不能自由地跟人家說我現在心情是什麼。小時候其實孩子在哭或在生氣的時候,大人會說“你不要再哭了,你不要再鬧”。等他長大的時候,他碰到這些可怕的事情,他就可能不知道怎麼去說、去表達。
  • 行動的傾向,有人會找人去傾訴,有些人就會去喝酒,或者是做一些讓自己覺得舒服的事情,當然有些事情是社會當中可以接受的,有些事情是不能接受的,我們就要分清楚,這5個因素都要先問到評估到。
新冠病毒疫情下,如何幫助人們排解負面情緒?

03 如何緩解疫情信息帶來的負面情緒?

面對疫情,很多人的緊張來自於各種各樣的信息報道。在這裡,我想說:一個信息管道就好,不要聽太多的消息。因為一下子太多訊息,你都不知道該聽誰的,甚至有時候有些假消息。儘量去查官方、正確的訊息來源。如果訊息太多,多到心裡沒有辦法去承受的時候,就暫時關掉訊息,暫時讓我們的情緒穩定下來。

很多時候大腦中太多負面的東西,沒辦法思考的時候,先告訴自己:這個時候有一些混亂是OK的,沒有關係,混亂情緒都會有的。可以把負面的情緒具體寫下來,重新再閱讀它。當你重新閱讀的時候,就會有不同新的想法,然後你會重新去看待它,可以找一個人跟你分享討論,之後你會發現:其實大家心裡一直的恐懼、害怕,也許是不一樣的。

尋找已有的正向資源。你可以讓求助者去想一想,TA過去生命當中有沒有哪一件創傷的經驗,找到創傷的經驗之後想,問TA是否記得那個時候你怎麼走過來的嗎?引導TA找到正向的資源。人生從小到大,各種的挑戰,從這些成功經驗去找到“TA過去都走的過來,讓TA好好的去面對這些事情。

新冠病毒疫情下,如何幫助人們排解負面情緒?


  • 專注當下的事情與動作

有人打電話給你時候,你也可以教TA這件事情:每天有一個時刻,躲開所有的訊息。比如你要做接線工作,做完接線工作下線後,你要開始專注每天在做的每一件事情,你在做的每一個動作。

舉一個例子,我接線完之後,就不去管這些事情了。我回家做晚餐的時候就去專注:我現在正在切的是姜,這是姜的味道,這個姜很粗的絲;我現在正在洗青菜,這個菜有點青草香.....你要開始在大腦中告訴自己,我每做一件事情,時刻關注當下我聞到什麼,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手上摸的是什麼.......這些東西都幫助我們一件事情:把我們大腦紛紛擾擾的情緒定下來。要養成自己這樣的習慣,會讓我們的大腦非常穩定。

  • 自我照顧,我們在接熱線和求助者溝通時,TA有很多的緊張會傳遞到你那裡,所以你要記得自我照顧。
  • 平常作息。平常幾點睡覺,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就照原來的作息。
  • 運動,一定要去運動。當然看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你可以用瑜伽、步行也好,甚至於每天在練練深呼吸都行。運動會幫助我們大腦分泌腦內啡,幫助整個人有比較好的一些緩解。
  • 靈性的滋養,靈性的滋養有兩層意義,一層意義,可以做一件事情:你可以放一些音樂、看一些畫作,看一些書,甚至於冥想,這些都是非常好的自我照顧的做法。至少每位線上心理諮詢師們,你要去嘗試看看,找到你自己有效的方法,你就可以用這個方法去教接下來打電話來的其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