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為什麼逃不過被殺?

看海382


胯下之辱、蕭何月下追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戰無不勝、國士無雙、推陳出新、韓信點兵,多多益善、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功高震主、鳥盡弓藏 等等多達30幾個。這麼多的成語都與同一個中國驚世偉人有關,這就是我們的主人公-韓信,後人奉他為〝兵仙〞、〝神帥〞。。。

我們先來看看韓信 何許人也?蕭何、韓信、張良,這三個人被稱為漢初三傑。韓信(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秦末先參加反秦投奔項梁、項羽,得不到重用。不得已轉投劉邦,經夏侯嬰推薦為治粟都尉,後經蕭何保舉封為大將,韓信為劉邦制定了漢中對策。韓信先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後又平定了魏國。之後請命北伐拿下代國,背水一戰而擊敗趙國,同時派人降服了燕國。支援劉邦以及清除項羽派往趙國的楚騎兵,平定剩下趙國城邑。劉邦成皋兵敗奪其精兵後,令其攻打齊國,之後韓信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韓信開始進攻楚國,項羽被迫與劉邦簽訂鴻溝協議。

後劉邦聽從張良、陳平的計策撕毀鴻溝協議追擊項羽反被項羽擊敗。漢五年,自立“假齊王”而後正式被封齊王。最後韓信與劉邦、梁王彭越會師垓下,圍殲楚軍,項羽自刎。項羽死後即被解除兵權,改封為楚王,之後又被人誣告貶為淮陰侯。後呂后與蕭何合謀,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最後被斬殺於鍾室,並誅滅其三族。韓信聯合張良整理兵書、序次兵法,並著有《韓信兵法》三篇。

如此的驚世功勞 為什麼會逃不過被殺呢?

1、韓信經常居功自傲、野心勃勃。在楚漢之爭的關鍵時刻,曾威逼劉邦封齊王和領地,並時常有謀反或背逆的嫌疑。公元前203年,韓信自立為“假齊王”,劉邦最初不滿,但從大局著想,劉邦不得已給他封齊王及領地,而且據傳說還給了他“五不死”的承諾: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光不死、見血不死、見鐵不死。但這件事情已經埋下了他被殺的禍根隱患。韓信被殺時,是吊於鐘樓大鐘下,頭為大鐘所罩,腳懸空於地面,無法頂天立地;使用竹刀或桃木劍殺之,似合乎當年的“承諾”。。。

2、為社會的穩定發展,避免再次出現楚漢相爭。蕭何與呂后依劉邦之意設計殺了韓信,清除了再度戰亂的隱患。因此,殺掉韓信,是為西漢王朝的穩定除了一害,於歷史發展有益。韓信生逢亂世,有統軍之能,有練兵之識,力挽狂瀾大破西楚霸王,扶大廈將傾。門生故將遍佈天下,楚漢群雄當中,無人可與之匹敵。一旦起兵謀反,極有可能推翻這個初建的王朝。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還是清除殺掉的好。。。

3、年齡的差距,導致韓信的謀反或僭越的可能性大。韓信25歲被劉邦拜為大將,26歲即立下蓋世齊功,28歲就佈下十面埋伏剿滅項羽,從而結束了持續四年的楚漢戰爭。如此耀眼的人生簡歷,恐怕中國歷史上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人,對於劉邦來說,除了讚賞之餘,更多的是心有餘悸。而此時的劉邦已經花甲之年,韓信才35歲,太子劉盈從小軟弱,劉邦一死,難保韓信不會起兵謀反。所以,殺韓信,劉邦實際上是默許的。。。

4. 深刻的政治因素。能征善戰的猛將,對封建帝王的獨裁統治,無疑是最大的威脅。先有呂后誅韓信,後有宋太祖杯酒釋兵權,朱元璋殺30位功臣等等。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都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很多開國皇帝都會想盡辦法把跟隨自己的開國功臣都殺掉,這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道理。開國皇帝都擔心這些人功高蓋主,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出於安全起見,還是把他們都殺掉的好。韓信之功毫不誇張地說,劉邦能夠擊敗項羽得到天下,有一半的功勞屬於韓信。只要是威脅到劉家王朝的統治,不管任何人,絕不放過。這是歷代封建統治者維護皇權至高無上的需要。。。


東莞君昀陶瓷王振宇


其才無人可制,

其心難以猜測,

其行令人不安!

活著就是威脅!

帝王之心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寧可錯殺,不留隱患!

呂后看準了劉邦的心思,所以,殺之……

所謂“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為劉邦洗白而已,不必當真!


天地過客1971


韓信必須死,總的來說有兩個原因:第一,韓信能力太強,功高蓋主。第二,韓信太過招搖,不懂得低調做人。

韓信能力有多強

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軍之後,先是“明修找道,暗度陳倉”,出漢中消滅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翦,平定關中三秦之地。接著,韓信出兵平定魏國,俘虜魏王豹;北擊代國陳餘,活捉代相夏說,代國滅亡。然後,韓信背水一戰,大破趙國;在韓信的凌厲攻勢之下,燕國望風而降。在酈食其說齊歸漢之後,韓信又率兵滅掉齊國。最後,各路聯軍在韓信指揮之下將項羽圍困於垓下,項羽兵敗自刎而亡。

“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韓信的評價。韓信還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可以說漢朝的天下大部分都是韓信平定的。相比之下,劉邦帶兵則是屢戰屢敗,如果沒有韓信楚漢之爭結果難料。

韓信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 謀求齊王之位。

韓信平定齊國之後,上書劉邦說齊國狡詐多變,反覆無常,希望自己可以代理齊王以安定局勢。而此刻的劉邦正被項羽圍困於滎陽,形勢萬分危急。韓信的上書讓劉邦大為惱怒,但劉邦為了安撫韓信還是正式任命他為齊王。

  • 不遵漢王調令

公元前202年,劉邦決定趁楚軍疲憊飢餓之時發動突襲,約韓信和彭越一起合圍楚軍。結果韓信和彭越都未能如期南下,致使劉邦在楚軍的反擊下大敗而歸。為了調動韓信,劉邦將陳(淮陽)以東至海廣大地區劃為齊王韓信的封地,並由韓信指揮楚漢決戰。之後,韓信才率兵南下與劉邦會和。

  • 私藏敵將鍾離眛

項羽敗亡之後,劉邦就收回了韓信的兵權,並將他改封為楚王。項羽手下將領鍾離眛與韓信關係很好,兵敗後投奔了韓信。劉邦記恨鍾離眛,要求韓信將他逮捕交給朝廷,韓信不從。隨後,劉邦借巡視之機將韓信逮捕,最後赦免了韓信之罪,將他降為淮陰侯。

  • 叛變未遂被誅

在韓信佔領齊國之後,手下謀士蒯通就曾勸他自立以逐鹿天下,韓信不忍背叛劉邦而拒絕。被貶為淮陰侯後,韓信整日悶悶不樂、滿腹怨恨。公元前197年,鉅鹿郡守陳豨起兵叛變,韓信準備在京城與陳豨裡應外合。結果消息洩露,韓信被呂后和蕭何生擒後誅殺。

可憐可惜,一代兵聖韓信落得如此下場。時也,命也!韓信就曾對劉邦說過:“天下已定,我固當烹!”說明韓信深知自己的處境和命運,只不過不甘於如此罷了。


時光山人


(一)當年韓信領兵出征平定了魏、徇趙、脅燕,平定齊後,他的心態開始膨脹了,有了驕縱的情緒,於是他找了手下的人寫了一封信告訴劉邦說“齊國現在已經被平定了,但是缺少一個王來管理,我希望你能封我做個齊王”劉邦此時正被項羽圍在滎陽,他看了書信後,大為光火,大罵韓信不來救自己,卻想自立為王。這時張良勸劉邦答應韓信,因為韓信是個天才軍事家,在楚漢戰爭間他有很大的作用。沒有辦法,漢王劉邦只好答應了。但對韓信不滿的心緒已經埋下了。

(二)韓信的軍事才能在戰爭中展現的一覽無餘,他的軍事才能和表現讓劉邦心存戒備,這樣的軍事天才,軍隊在他的手裡簡直戰無不勝。古人云,功高震主,韓信的威名讓劉邦感到十分忌憚,之後不久便找個藉口免去了韓信對軍隊的權力並把他貶到楚國當王。

(三)韓信最後被皇帝貶為淮陰侯,本來應該審時度勢,為人低調,明哲保。但他卻經常發些不滿的話,這些話傳到劉邦和皇后的耳邊。即使劉邦可以不在意,但呂后狠辣的性格肯定要殺死韓信的。在劉邦率領大軍討伐陳豨之際,呂后找來了漢朝的相國蕭何,說韓信和陳豨是一夥的,想要謀反。於是二人密謀除去韓信。當天呂后傳一道懿旨招韓信進宮。韓信身邊的謀士勸韓信不要進宮,怕韓信遭遇不測。可韓信自大狂妄,大搖大擺就進宮了。最後被呂后所殺。


古代史鉤沉


韓信是劉邦的左膀右臂,為劉邦打敗項羽,建立漢室立下了不朽功勳。後來韓信被解除兵權,封為楚王。他又被人密告謀反,又被貶為淮陰侯。最後呂后與蕭何合謀將其殺害,夷其三族。那麼張韓信如此般的大能,為何難逃一死?我想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功高震主

韓信為劉邦打下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為開國第一功臣。韓信的統兵作戰能力遠在劉邦之上,在軍中的威望自是極高。對於這樣一個人,劉邦怎麼可能放心。

二、性格上比較自負,孤傲

韓信在軍中幾乎瞧不起任何人,就連劉邦他也不放在眼裡。劉邦就曾問韓信,“以我的才能能帶多少兵?”韓信回答,“陛下不過將十萬”。那劉邦又問,“你能帶多少兵?”韓信答“我越多越好啊。”試問,哪個主子願意聽這樣的話?

三、政治能力欠缺

我們不得不承認,韓信於統兵作戰方面確是當世無雙,不過他還是鬥不過劉邦這個老狐狸。 他於政治方面太天真了,沒有政治頭腦,不像劉邦那樣會玩弄權術。

四、韓信曾是項羽部下,且與鍾離昧交好

韓信曾是項羽部下,不過得不到重用,從而轉投劉邦。這一點雖不致命,但劉邦難免心懷芥蒂。不過,那最要命的還是他與鍾離昧的交好。鍾離昧是項羽部下,項羽敗亡後,他投靠了韓信。劉邦要求追捕鍾離昧,但韓信卻派人保護他,這豈能讓劉邦順心。

五、有大才,有抱負

韓信的才能自不必說,那是劉邦遠遠不及的。而劉邦作為一國之君,心胸又不是多寬廣,所以害怕韓信的才能蓋過自己,從而威脅自己地位。另外,韓信當年能忍受胯下之辱,可見此人心志之堅定,抱負之宏大。

所以,韓信難逃一死。


青楓雨霜


說到中國古代的軍神,孫吳韓白應該是大家比較公認的排序了,不過孫武和吳起之所以排得那麼靠前,還是和他們的作品有關,而論實戰功績,韓信應該是當之無愧的榜首,可是最後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真的是有點悲劇啊。

說到作戰方面,韓信的戰績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讓劉邦開始了爭奪天下的序幕,後面連續擊敗章邯、龍且、李左車、陳餘,夏說、魏豹、趙王歇,項羽等人,滅掉了魏國,代國,趙國,燕國,齊國,就連楚國大部分的兵力也是被他打敗,並且這還是他的兵力被劉邦抽調幾次後白手起家達成的,真的可以說是一個神蹟了。

不過說到做人,韓信就有尷尬了,我們來看幾件事吧,首先韓信打齊國的時候已經知道酈食其說服齊王田廣歸順劉邦了,本來他是沒進攻的,但是被蒯通一說,他又強攻了,酈食其慘死。之後韓信還憑藉這件事去劉邦那裡要了一個王,完全是墊著他人的屍體讓自己起飛啊,這下那些酈食其的朋友肯定很恨他了。

在打敗項羽後,韓信成為楚王,項羽以前的部將鍾離眜就來投奔他,韓信開始收留了,但是在劉邦巡遊的時候,有人說韓信謀反,韓信為了消除劉邦的疑慮,就直接去暗示鍾離眜自殺,然後以此為功績去見劉邦,這種做法可以說就是完全沒義氣了,你開始為了避嫌不收留就罷了,收留了還直接殺死就真的過了。

後來韓信被降為淮陰侯後,他的架子還是很大,劉邦的連襟樊噲對他很崇拜,還自稱臣子,可以說很尊重他了。韓信一出門就說:唉,我這輩子居然和樊噲這等人為伍了,這下子又把樊噲得罪了。

可見,就算軍事能力奇高的韓信,在做人方面也不行啊,他被殺的時候連一個求情的人都沒有,連蕭何都直接來送他去死了,做人到這個程度不得不說是一種失敗了!






超越搞笑坊


功高蓋主這句話我想大家都聽說過。

韓信可以說是戰無不勝,再被蕭何推薦給劉邦之時,被譽為國士無雙。 劉邦的江山可以說有一半都是歸功於韓信的軍事才能。 我們都知道公元前202年,劉邦戰勝了西楚霸王項羽,從而建立了漢朝,那個時候劉邦54歲了,而韓信才僅僅29歲,並且韓信可以說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而且在當時可以說是威望很高。皇帝最怕的就是能兵善戰的將軍威望高, 如果他要造反的話,劉邦可以說是沒有勝算的,這讓劉邦一直很忌憚,更何況韓信還那麼年輕。

就算劉邦會因為戰場需要韓信放棄殺他的想法。

呂后也不會放過韓信,呂后很有深謀遠慮,在他看來劉邦稱帝已經50多了,而在楚漢對峙之時更是受過箭傷,仍未痊癒。這一點呂后也不確實劉邦能撐多久,必須得為將來考慮,而劉盈可以說是文弱的少年,一旦劉邦駕崩,如果韓信起兵造反,那時候誰能壓制韓信?

呂后也知道太子終究要繼承大統,於是為了給兒子抹掉未來路上荊棘,再加上呂后一直想要專權,想要重用外戚,但是礙於韓信是劉邦手下名將,這就間接造成大臣與外戚之間的矛盾,為了兒子也為了能夠獨攬大權,也不會放過韓信。

之後呂后聯合蕭何,用陰謀暗算把韓信殺了。韓信也是萬萬沒想到蕭何也會聯合呂后一起想要殺他, 可以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其實也可能是劉邦授意呂后和蕭何剷除韓信的,這就不難解釋為何劉邦平叛陳豨叛亂回來之後得知韓信被殺,先喜後悲的表現。









帶你走進中國歷史長河


公元前196年,韓信被呂后騙入宮中殺害。韓信死前喊出" 狡兔死,走狗烹″的名句。表達其對劉氐家族卸磨殺驢的作法嚴重不滿。作為大漢帝國皇帝的劉邦,對呂后殺害韓信的舉動釆取了默認的態度。為什麼劉邦對韓信之死如此冷漠,甚至還有些許高興呢?難道韓信之死真的是劉邦卸磨殺驢的結果嗎?是什麼原因導致韓信的死亡呢?

我們先來看看劉邦對待功臣的態度。劉邦建漢以後,功勞最大的八個人被分為王。在這八人之中,有的莫名被殺,有的被逼謀反,最後兵敗被殺。可以說這幾個人的下場都非常悽慘。唯一善終的長沙王,因為早死而躲過一劫。可以看出,消滅這些手握重兵的功臣是劉邦的既定策略。

我們再來看看劉邦與韓信的恩怨,公元前204年,韓信領兵伐齊。剛走到半路,前方傳來消息,齊國已經投降了。原來,在韓信伐齊之前,劉邦已派出酈食其為首的說客團,前往齊國勸降。在酈食其的勸說下,齊王決定投降並解除邊境守備。按理說,此時的齊國已經投降,韓信沒有必要再出兵了。可韓信的手下卻勸韓信道:"雖然齊國已經投降,可漢王並沒有下達停止進攻的命令。況且你折騰這麼多年,也不過攻下幾十座城池,他酈食其憑藉一張嘴,就攻下七十餘城,功勞遠在你之上。你為什麼要把攻勞讓給他呢?在手下人的勸說之下,韓信決定繼續伐齊,部隊很快到達齊國首都。韓信伐齊的消息傳來,齊王大怒,認為是酈食其欺騙了他,便將酈食其扔進了油鍋。齊王殺掉酈食其並不能改變戰爭的結局,在韓信的進攻下,齊國最終滅國。

在韓信滅齊的同時,漢王劉邦卻被項羽困在榮陽,動彈不得。為此,不停的派人向韓信求救。而此時的韓信,卻自侍功高,向劉邦討要封賞,要求劉邦立其為假王(代理齊王),聽到這個消息的劉邦,滿臉憤怒。最終在張良的勸說下,才迫不得已封韓信為齊王。韓信這才出兵解圍。榮陽之圍解除後,項羽因為缺糧而退至垓下。劉邦率軍尾隨而至。並與韓信,彭越等約定,到時共同出兵殲滅項羽的軍隊。可到了約定時間,彭越,韓信等都沒有來。為此,劉邦不得不劃出大量的土地,分封給韓信,彭越等人,以換取他們出兵。韓信等人得到土地後,這才出兵與劉邦一起,消滅項羽於垓下。

項羽一滅,劉邦馬上就趕往韓信的軍營,奪了韓信的兵權,並將韓信貶為楚王。

韓信無奈,只得赴楚地上任。

韓信到楚地後,發現楚地的治安極其複雜。為了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韓信組織了一支小規模的警衛部隊。不久,韓信的故人鍾離昧來投,韓信收留了他。鍾離昧是項羽手下的得力干將,曾多次將劉邦逼入絕境,劉邦對此恨之入骨。為此特意發了通輯令。要求各地捉拿鍾離昧。韓信此時收留鍾離昧,無疑給自己惹上了禍端。

果不其然,韓信私建衛隊,和收留鍾離昧一事被劉邦知道了。文武百官都認為韓信要謀反,力主武力解決。劉邦對此沉默不已。劉邦深知,以自己的軍事能力,跟本無法戰勝韓信,且韓信並無反心。如果貿然起兵,恐將韓信逼上絕路,那樣就麻煩了。劉邦的心思,馬上就被陳平猜到了。陳平於是建議劉邦去楚國的邊境之地雲夢巡視,趁韓信拜見之機將其拿下。因為,按照古代的規定,天子巡視,附近諸侯都要來拜見。此時陳平提出這種建議,就是料定韓信並無反心,定會出來拜見劉邦。如果韓信真有反心,派兵襲擊劉邦,那後果是不可設想的。

事實證明,陳平的建議是可行的。

劉邦到達雲夢以後,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韓信拿下。拿下韓信以後,劉邦並沒有殺他,只是把他貶為淮陰侯,將其軟禁在京司。劉邦不殺韓信,倒不是因為其大度,而是實在找不出什麼證據來。

韓信被貶為淮陰侯後,心中憤憤不平。更知道劉邦討厭自己,於是乾脆裝病不朝。

由於韓信長期閉門不出,劉邦一時抓不到的把柄,因而也不能對他採取什麼措施。

韓信雖然小心,可還是在陰溝裡翻了船。公元前196年,陳稀謀反,劉邦率兵平叛,留下呂后和太子監國。而此時,韓信的家裡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件,從而給了呂后殺害韓信的借囗。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韓信的一個家奴因為偷竊而被韓信抓了起來。這個家奴的哥哥為了營救他,於是跑到宮中狀告韓信謀反。劉邦一直逮不住的機會被呂后逮到了,呂后自然要抓住這個機會,替劉邦除掉這個心腹大患,於是上演了長樂宮中韓信被殺的那一幕…

看完了劉邦對待功臣的態度,以及韓信與劉邦之間的恩怨,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一方面,韓信之死確實是劉邦卸磨殺驢的結果,沒有劉邦的支持和縱容,就是借呂后一千個膽子,他也不敢殺死韓信。另一方面,韓信之死又不完全是劉邦的原因,從韓信害死酈食其,求封齊王那一刻起,韓信的結局就註定了。


姚武Yw


韓信難逃被殺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劉邦在滅秦以及楚漢戰爭中,需要藉助賢臣名將才可成就霸業,尤其是亂世之中,名將就顯得更為重要。劉邦為了安撫或者說是說服他們為自己服務,自然要向他們許下一定的承諾,也就是所謂的苟富貴勿相忘嘛。名將得到了劉邦許諾的好處,自然也願意為劉邦賣命。然而在大漢朝建立之後,這些異姓諸侯王和朝廷中之間的矛盾自然是變得尖銳起來。劉氏皇族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剷除異姓諸侯王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可以說,在劉邦建國之後的八年間,對外族主要採取懷柔政策,對民間採取休養生息,而主要的任務就落在了剷除異姓諸侯王這一點上。雖然太史公司馬遷在《淮陰侯列傳》最後說道,韓信之死是因為自矜功伐而導致的,但我們看看韓信在漢朝建立之後的境遇,從齊王到楚王,再到淮陰侯,屢屢被猜忌,最後的反叛不過是給人落了口實罷了。

第二方面,韓信的個人能力較強,勢力較大。韓信和蕭何,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著名的軍事家,軍事思想家。這樣的一個人劉邦怎麼能不猜忌呢?我們都知道,其實劉邦在漢初封的幾個異姓諸侯王中,長沙王吳芮最終得以保全。而長沙王吳芮最終得以保全的原因除了自己處事比較謹小慎微之外,自己的勢力、能力不足以撼動大漢朝的統治,並且自己也願意獻出自己的封地給朝廷,最終得以保全。

韓信之死其實是劉邦,呂雉,以及蕭何這三個人所為。其實與其說這是三個人,倒不如說這是劉氏皇族,呂氏外戚以及功臣三個派系和異姓諸侯王之間的鬥爭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