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要從哪裡學起?

燕北閒人


理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何開始?從哪開始學?從哪開始做起?都需要一個基礎,你有多少的現金,根據你所擁有的的這些現金量多少,來決定你的佈局如何進行。我目前為您回答100萬以內現金量的理財佈局,我覺得現金都在100萬以上的,基本也都有了自己的理財思路。理財不是投資,所以不會介紹100萬去做什麼生意,而是如何保值增值。

1、保險是自己必須的第一項投資。不要聽社會上對保險的一些雜音,關鍵時刻這些評頭論足的親朋好友,沒幾個人能夠給你出錢幫你度過難關的,唯有社保、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險。不論你做多大的生意和計劃做多大的生意,一定要把退路留好,也就是即使失敗了,也不能影響到你的家人正常生活標準。

2、一定額度的固定銀行存款,事業發展越來越好,可以不斷提高銀行存款的額度,利息雖然微薄,但是異常保險。這筆資金的目的就是有一定的增值基礎上,給自己的家庭和事業再上一份雙保險,當碰到家裡有事需要資金和事業臨時需要資金度過難關時,這筆資金都會在關鍵時刻給與我們度過難關。現在社會上最難借的就是現金了,因為人人都缺現金,所以關鍵時刻其他人都很難幫得上你的忙。醫院不給錢,門都進不去,家人生命危在旦夕時,無人幫忙,那就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一單掙錢的業務就在你的面前,但是需要墊資才能幹完,如果無法籌集到資金,可能就會讓你丟失一個機會。所以理財第二方面,就是要在銀行保留一部分現金。

3、用一部分資金投資貨幣基金。這是一種安全又風險小的易於操作的理財方式,可以集中到支付寶裡的餘額寶和餘利寶,長期持有,不要三天兩頭看收益,從而讓自己的心電圖跟基金的收益走勢一樣起伏不定,那就得不償失了。

4、建議用剩餘的錢在三四線小城市的核心地段按揭投資一間面積80平方以上的商鋪,我始終堅信商鋪投資很長的一段時間還是穩賺不賠的。目前國家的發展戰略是調解貧富差距,那就是發展三四線小城鎮的經濟,所以三四線城市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投資商鋪也就有很大利潤空間的。因為我們就是在縣城裡,也去過很多縣城,為止差不多的商鋪租金都很高的。

以上就是我給與的建議,100萬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但是一個投資不小心,可能也就一無所有,所以還是以保值增值來對待這筆資金。


焦點廣告1


首先,你要 知道,理財是什麼?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其次,你要知道理財途徑有哪些:

國內能夠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的機構主要有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公司。

1. 銀行理財

我國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三類。

2. 證券公司理財

證券理財一般包括股票、基金、商品期貨、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個人或機構投資者可以按照其不同需求及投資偏好選擇不同理財工具。

3.保險理財

保險理財更加傾向長期性,著重解決較長時間後的教育規劃和養老規劃,同時解決意外、醫療等保障問題。

4. 投資公司理財

投資公司理財一般包括信託基金、黃金投資,玉石,珠寶,鑽石,第三方理財等,需要的起步資金較高,適合高端理財人士。

5. 電子商務理財

21世紀除了能在線下的網點理財,還可以利用互聯網上的金融搜索引擎搜索理財產品進行風險收益的多方對比之後再投資。

第三,你要學習理財方法。

理財方法到銀行、證券公司理財需開立相應理財賬戶。一般而言,通過銀行開通的理財賬戶可以辦理儲蓄類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基金類產品,大型銀行還可通過銀行系統購買。由於銀行網點分佈較廣,通過銀行渠道開立的投資理財賬戶可到銀行櫃檯辦理。證券公司開立的理財賬戶可用於股票(包括A股、B股、H股等)、債券(包括國債、企業債、公司債等)、期貨(包括金融期貨如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商品期貨如黃金期貨、農產品期貨等)等一系列的投資理財工具的投資。證券賬戶的開立可到各證券公司營業部辦理,需要在交易日內辦理。投資公司的手續比較方便,一般只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證和銀行卡複印件。投資公司也會為客戶定製專屬理財計劃。

在為自己的理財大計訂下目標之前,先真正地瞭解了自身的財政狀況。這樣,才能夠增加理財成功的幾率。所謂瞭解,就是要清楚列明個人的資產,包括固定資產及浮動資產,然後再計算支出等,並請專門的理財專家依據你的生活狀況進行分析,最後才能訂立出一個你可達到的目標。



不瞎折騰就難受


首先請放心,我不是金融從業人員,也不是做廣告的。但學習相關知識也有好幾年了,精通談不上,但還算入門吧。

記住,理財時,不懂的東西不要碰。不要隨大流,不要人云亦云。

理財時,可以按以下步驟

1.學習保險。

按照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壽險的分類挨個學。如果經濟情況不好,可以先買意外險(一般一年花200左右就能買到50萬保額的險種)、醫療險(一般一年幾百塊錢就能保50萬),經濟情況好點的,可以增加重疾險(一般一年幾千塊錢保50萬,具體視年齡、健康情況而定),經濟狀況不錯,再考慮壽險。

買保險遵循以下原則:

1).所有返還型、返利型保險都別考慮。

一般這類保險都屬於收智商稅的。

2). 健康信息一定要如實告知。

因為我們所有的就診信息、買藥信息、購物信息都被掌握了,一旦隱瞞事實,會出現保險公司拒賠的情況。

3.)購買保險時,優先家庭支柱,最後才是老人和孩子。

因為家庭支柱才會影響家庭收入。

對於老人而言,一般保險價格都較高,不推薦買,可以考慮定期體檢+意外險+防癌險的方式彌補。

對於孩子,可以先買個專門針對寶寶的保險,這類保險相對便宜,等孩子長大到十幾歲之後,在買保險會更划算。

4.)保費一般佔家庭收入的5-10%。

太多了影響家庭生活質量,太少了也買不到足夠的保額,起不到保險的作用。

5.)不管哪款保險,保額最好都不要低於50萬,最低不能低於30萬,不然真的什麼都保障不了。

2.學習理財

給家庭提供保障後,就可以考慮錢生錢了。

目前比較常見的理財產品有基金、債券、股票等。

股票風險太高,對投資者素質要求比較高,一般人不要碰。

債券我沒買過,不好說。

基金類型比較多,如貨幣基金(支付寶也算是這一類吧)、債券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基金等。如果有最近需要用到的錢,可以放到貨幣基金裡,一般3-4%左右的收益率,一年內用不到的錢可以買債券基金,一般收益率在6%左右(勉強可以抵抗通貨膨脹)。長期不用的錢可以考慮指數基金,結合定投的方式,一般可以有10%以上的收益,但要記住要長期持有,不要頻繁操作。

個人推薦,多學習一下定投指數基金的知識,


風再起時150527270


理財我認為從儲蓄開始,再做到開源節流,最後投資理財。



01.儲蓄。

理財理得是錢,沒有錢一切免談。所以想要理財你先要有一份穩定收入,這樣才有錢可理。

另外,錢少的時候你花太多精力如理財會影響本職工作,這時建議你先從儲蓄開始,先積累第一桶金。

每月工資一發,不是花剩下多少才去銀行存款,而是固定先定存一筆,剩下的再考慮怎麼花,這樣時間久了你不僅能夠存下一筆錢,也逐漸養成了自律的習慣。

假如一個月存1000元,一年就是12000元,開始錢少存一年,這樣就有12張1000元的定期存單,時間久了積累一萬時就可以轉存三年定期,這筆資金將成為你的備用保險金,非不得已不要動用,這樣你就養成了第一隻生金蛋的鵝。



02.開源節流。

這個方法能夠讓你有更多的資金用來理財,開源顧名思義增加收入渠道,如開展副業:寫文章賺錢、玩遊戲賺錢、悟空問答賺錢等。

節流就是通過記賬軟件讓自己清楚的知道平時的開支花在哪裡,不斷精簡自己的慾望讓錢花在刀刃上。

如此操作下來,你就有了更多的錢用來理財,讓錢生錢。

03.投資理財。

理財初級階段:就是銀行定期存款,一年定期存款利率2.1%,三年定期存款利率3.2%,五年定期存款利率4.1%。雖然五年收益率高,但是存期過長很容易因為生活中出現急用錢情況導致提前支取損失利息,並且浪費時間。



理財中級階段:銀行定期和支付寶定期理財相結合,銀行定期存款保證資金安全靈活,做到隨存隨取;支付寶定期理財犧牲靈活度保證穩定收益。

資金量的40%配置銀行三年定期存款,60%配置支付寶一年定期理財,收益率在4.5%。

理財高級階段:懂得在中級階段後加入基金定投或者股票價值投資,真正做到錢生錢、利滾利。

總之

理財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就像金庸武俠小說裡的正派武功不容易走火入魔,但是需要長時間修煉內功方可成就大俠。

如果你是一味追求高收益,剛開始就像修煉邪派武功,初始效果明顯但很容易走火入魔,最後導致功虧一簣。


小方聊投資理財


理財對普通人來說就是讓自己的閒錢升值,至少要跑過通貨膨脹。比如,餘額寶,銀行定期,股票,基金,債券等。

餘額寶,銀行定期,債券,風險較小,收益也相對不太高,對專業知識要求不高,普通小白就可以。

股票,基金等需要你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可以看懂一些圖表等,懂得買入拋出。

我個人感覺今日頭條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有很多人在這上面分享知識,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資源,一邊學習,一邊嘗試,你會很快成長起來,祝你好運。


董初心


先從概念學起。什麼是權益類資產?什麼是股票?什麼是基金?什麼是債券?什麼是債券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指數基金,貨幣基金,場內、外基金?什麼是可轉債?什麼是固收類理財產品?什麼是打新?什麼是期貨?什麼期權,股指期貨?什麼是收益率,保證金,佣金,印花稅?什麼是K線圖,什麼是槓桿?什麼是年化利率?什麼是價值投資,技術分析,估值,基本面?等等。然後再細分到具體的類別上買書、拜師用功學



河南小李vIog


個人建議學習理財知識的話可以遵循國際家庭標準普爾象限圖的劃分標準去學習四個不同的象限知識,慢慢的積累這樣才可以慢慢的學會理財。

家庭標準普爾象限圖是標準普爾公司調查10萬個資產穩健增長的中產家庭, 分析總結出他們的理財方式,從而得出的象限圖,此公式被認為是最合理的家庭理財方式。

標準普爾象限圖分為四個象限,第一個象限是短期消費(3-6個月的生活費)佔收入的大約10%左右;第二個象限是保命的錢(保險,專款專用)佔收入的大約20%左右;第三個象限是生錢的錢(股票,房產等)佔收入的大約30%左右;第四個象限是保本升值的錢(養老金,教育金的儲備),佔收入的40%左右。

在瞭解了基本的框架以後,學習理財知識就可以按照步驟一步步來,首先把自己平時的日常開銷做個計劃,知道每個月自己可以結餘多少,那裡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也許我們的收入不能按照上面四個象限上說的比例劃分一樣,但是這四個賬戶確實是都需要有的。

其次學習基本的保險知識,可以關注一些網站,或者和身邊做保險的朋友聊聊,他們也肯定很樂意給你講的。

第三,對於股票,房產等高風險,高利潤的知識,自己平時需要先關注一下國際國家形式政策,其次可以關注一些名人對時局的分析,最後自己還需要買些專業書籍學習下。

第四,對於養老金,教育金一類的產品,自己可以去銀行裡多和一些理財經理交流,平時也可以在網上搜搜相關知識,一些專業的保險代理人也可以交流下。

以上是我個人的淺顯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關注私信我。


海之闊峰之堅


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良好的規劃可以儘量避免讓家庭陷入窘境,涉及到家庭支柱的保障、父母養老生病保障、子女教育、家庭日常開支等。

家庭資產配置分佈,10%的現金用於日常開支;20%的現金用於保險保障;30%的現金用於購買房產,投資股票、基金等;40%的現金用於養老和教育長期規劃。

首先,家庭的保障是非常必要的,這個是我們好多人或家庭忽視掉的部分。雖然保障平時看不到什麼明顯的作用,但是到了關鍵的時刻,它能夠保障你的生活不被風險所吞噬。因此20%用於保險保障非常必要,這部分主要投資於保險保障產品,例如意外傷害、家庭成員重疾保險以及家庭支柱人員的人壽保險等。

在整個家庭有了基本的保障保護後,後面要考慮的即是那些未來“必定”要支出的部分,例如小孩的教育,未來的養老。這些“屆時”都需要大額的資金,而且是肯定是需要支出的部分,因此這部分的投資(正常情況下為家庭可投資資產的40%)應該相對比較穩健。設定明確目標,通過長期穩健投資獲得穩定回報以達成預期目標,因此這部分的主要投資於相對穩健的偏固收類產品,例如債券、信託產品以及一些定期理財產品!

在家庭已經有了“抗風險”(保險保障)能力以及明確(目標)執行計劃後,就可以關注怎樣最大化在風險可承擔範圍內提升家庭財富回報率。可以拿出家庭30%的資產用於“高回報”性投資,因此這部分資產主要投資於一些高風險高回報的資產,例如股票、基金等,以期望在一個相當長的週期內獲得“超額”的回報。

當家庭保障、目標規劃、以及財富增長都已經有了對應的安排,剩下要考慮的就是日常生活支出,正常情況下,預留家庭3-6個月的基本支出費用,主要投資於一些流動性很高的產品,例如貨幣基金、銀行存款理財產品。

總之,科學的理財,是在風險可接受的情況下,對時間和現金流進行管理,保證資金的合理配置,以及與目標的匹配。



jx且行且珍惜


您好!首先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適合理財的產品是很多的,除銀行定期存款外,大致還包括債券、信用卡、股票投資、保險理財等類型。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才是最好,建議您還是應該根據具體產品的特定,依據自身的需求情況和經濟能力進行綜合考慮。較為適合於收入較高,但風險意識較弱、缺乏專門知識與業餘時間者的投資理財組合,建議可以按照這樣的步驟進行:40%的現金、儲蓄或債券,35%的房地產,5%的保險,20%的投資基金。一般情況下,投資理財大致應遵循的基本步驟是:

1、明確理財目標,找出理財缺口合理制定目標,明確和目標的差距,同時兼顧短期及長期目標。2、自測風險承受度,合理規劃資產配置組合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確定資產配置組合,風險依次由小到大為:存款,銀行委託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股票。3、選擇合適理財產品和投資方法根據資產配置組合確定投資品種及配置比例。所以,基本的理賬可以從債券、基金做起,風危相對較低,股票可以按自己個人承受能力做理財,不見意新手玩股票理財![愛慕]


A小huim


理財要先了解一下理財產品。跟銀行大堂經理交流一下,不過理財要記住兩條:

一是收益越大風險越大。

二是天上不會掉餡餅,白給的好處肯定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