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後無所作為,自責後間歇性立志,你的自我安慰還不夠嗎?

週末晚上和朋友一起吃飯,他自己灌了很多酒,喝了個酩酊大醉,扶他回去的路上,他吐過之後靠在電線杆子上大哭大喊,大聲嘶吼:啊啊啊啊啊啊……

焦慮後無所作為,自責後間歇性立志,你的自我安慰還不夠嗎?

那情形,像極了一匹孤獨、無助又可憐的野狼,他的情緒感染著周圍的環境,冬夜彷彿更冷了些。其實我知道,喝酒無非是個藉口,只有喝醉才敢表露真實的自己。

漸漸地,他冷靜下來,說自己每天做著同樣的工作,沒有目標,沒有衝勁,沒有計劃,隨波逐流,我已經看到了1年後的自己,我已經想到了10年後失敗的人生,我討厭這樣的自己,我憎惡這樣的自己,我想改變,我想成為人上人!

焦慮後無所作為,自責後間歇性立志,你的自我安慰還不夠嗎?

看著他的發洩,我深有感觸,人最終都要走上一條自我意志推動的路,這條路上你能清楚地感受到周圍的摩擦,摩擦越劇烈,人就越痛苦,說明當下的環境與你的意志越不匹配,所以強烈地想改變自己的處境。

改變自我要先認知自我

要知道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人都是更喜歡眼前的快樂,吃、喝、玩、樂等直觀而真實的感受會讓我們忽略乃至放棄長期奮鬥獲得的快樂,多數人都是短視的

人都喜歡走捷徑,走捷徑是好事,只不過大多數人都是小聰明罷了,一般人走不了捷徑,如果老是幻想著人生遇貴人、彩票中大獎,家裡要拆遷,請自己扇醒自己。

趨吉避凶是人都天性,此處的“吉凶”是指大腦的刻板印象,選擇性偏見,你會過濾掉不喜歡的東西,比如傳統的人搞不了藝術,如果你認為學習不好,你也會避開、討厭。

焦慮後無所作為,自責後間歇性立志,你的自我安慰還不夠嗎?

當你瞭解了人性,下一步就要找到自己的真實內心,如果你無法真誠地面對自己,一直處在自己騙自己的遊戲裡,那麼當你的想象世界和現實出現對立,你就會異常痛苦。

就像曾經的我,討厭自己是農村出生,別人問我家鄉,我都會含糊其辭,自己給自己編故事,自己受過高等教育,已經不是農村人。但事實我就是一個農村人,後來我認識到一切都是我的自卑,怕出現流言蜚語,是我的心不夠強大。

現在有人問我家鄉,我會告訴他,我的村子是著名的梨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那樣的美景當真是天下一絕,那樣的風韻刻在了我的骨子裡。如果對方僅僅因為我的出生地而鄙視,那麼說明這個人也不過如此,而且我會鄙視他。

焦慮後無所作為,自責後間歇性立志,你的自我安慰還不夠嗎?

我們總是讓大腦騙自己,懶惰、得過且過、能拖就拖、愛幻想,用逃避的方式面對生活。我們的焦慮、憤怒、恐懼都是因為我們編造的願望和現實產生了衝突,我們的大腦在提醒我們該醒醒了,然而行為和思想是分開的,自我欺騙者們繼續騙自己玩,在焦慮中繼續拖延,在抑鬱中騙自己明天起床再好好學習。

我們在成功學的書裡看到的種種優秀,在電影裡看到的虛構的神,在人物傳記裡看到的種種厲害,其實他們也是人,他們也經歷過你正在經歷的階段,他們的成功無非只是快速走出來了而已。

只有敢於剖析自己,把自己赤裸裸地展示出來,認真分析自我之後,接受真實的自己,才能走在新生活的路上。

無數人用事實證明:努力真的要比逃避快樂得多。

焦慮後無所作為,自責後間歇性立志,你的自我安慰還不夠嗎?

確定目標分解目標

美國耶魯大學曾經有一個關於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著名調查:大學裡只有3%的人有長遠而清晰的目標,有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標,有60%的人有短期而模糊的目標,有27%的人沒有目標。

25年後,3%的最終都成為各領域的頂尖人士,其中不乏白手創業者、國家的領袖和社會的精英;10%的基本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並在各自領域取得了相當的成就;那些60%的大多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並無突出成就;而27%的大都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生活很不如意。

一個人如果長期沒有目標,得過且過,自然會對生活感到厭倦,容易精神疲乏,甚至造成憂鬱、焦慮等症狀。

焦慮後無所作為,自責後間歇性立志,你的自我安慰還不夠嗎?

每天都有人告訴你,好好學習就能走上人生巔峰,滿足口舌之慾,滿足靈肉之慾,滿足貪婪之慾,但是這樣的事多數都是想想。

這就好比讓你徒步從中國走到美國,走完就給你一個億,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走到, 路太遠,變數太多,你害怕。

但如果說給你一百萬讓你走出你的城市,再給你兩百萬讓你走出你的省份,再給你一千萬讓你走出國家……這樣你有動力了嗎?

當你有了目標之後,把宏遠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的小目標,把長期獎勵轉換成可以看見的模式,每次達成目標的成就感會讓你形成一種習慣。

焦慮後無所作為,自責後間歇性立志,你的自我安慰還不夠嗎?

學習需要的不僅僅是毅力,而是讓人能夠長時間持續的機制和方法。只有不依賴毅力,導入能夠促進自己不斷學習的機制,才能讓自己自發地想去提升自己。

比如:一群擁有共同目標的學習夥伴,身處芝蘭之室,會被潛移默化地影響; 把每天的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寫到各類社交平臺上,通過給自己施加壓力,強制執行力就會大大提高; 學習和工作上有所進步時,獎勵自己吃一頓大餐,讓學習的慾望與獎勵之間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

自知者明,自勝者強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類都是有固有缺點的,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只有在剖析自我之後才有新生。

老子還說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一個人只有超越自己,才能真正強大,在目標的指引下,一步步走下去,無需看別人的成就,自強則強。

(完)


想自我提升沒有目標?

懶惰拖延執行力低?

“壹創新商學APP”裡有一套完整而系統的理論方法,如何深度剖析自我,如何制定長遠目標,長遠目標如何分解,如何做自己的主宰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