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戰疫夫妻”比翼齊飛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 嚴飛虎 李坤娟 記者 李玉傑)當眾多家庭都“禁足”在家感受“別樣”團圓,全市的醫護人員和基層幹部卻站在了防控疫情的最前沿。在遵化湯泉鄉樓似山村中就有這樣一對特殊的夫妻,他們被鄰居稱作“抗疫夫妻檔”:楊海軍,湯泉滿族鄉樓似山村支委委員。妻子秦曉磊,遵化市人民醫院呼吸重症醫學一科護士。因疫情需要,他們攜手並肩毅然走向疫情防控一線,用“舍小家保大家”的奉獻精神展現著這個“醫生與基層幹部之家”的職業擔當。

遵化市“战疫夫妻”比翼齐飞

拍攝並製作:李坤娟

楊海軍,男,湯泉滿族鄉樓似山村支委委員。2005年退伍回來的他在村裡帶頭搞起了生豬養殖,在村裡他可是人人誇讚的80後致富能手。2018年通過村黨支部換屆選舉他當選為樓似山村支委委員。上任以來,他一直配合村書記開展好各項工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憑藉著良好的軍人素質,他退伍不退色,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按照村裡抗“疫”小組分工,他負責抗“疫”消毒及宣傳發動兩項工作。接到抗疫指令他第一項做的就是成立消毒隊伍,在村裡志願報名的20個志願者中他綜合考慮,選出了六名年輕責任心強的小夥子組成巡邏消毒隊伍,隊伍成立伊始,他就按照軍事化管理隊伍,從噴霧機、隔離手套、雨披、充電器都是人頭分包負責制,為每個人的設備編制序號,從規範使用、合理擺放、清潔養護他每天早上集合點名完畢他都要強調再三。考慮到消毒液配給緊缺,每日配發液體比例他都嚴格計算配給,保證每一滴消毒液都要用到實處。集合完隊伍他又趕緊去組織村裡巡邏和入戶宣傳。常說細節決定成敗,楊海軍就是這樣一個嚴實負責的黨員幹部。

遵化市“战疫夫妻”比翼齐飞

楊海軍按照軍事化管理消毒員隊伍,每天早上8:00準時集合檢查志願者自我保護情況並強調設備正確使用及管護後進村逐街逐戶無死角消毒。周興 攝

從噴霧機、隔離手套、雨披、充電器都是人頭分包負責制,為每個人的設備編制序號,從規範使用、合理擺放、清潔養護他每天早上集合點名完畢他都要強調再三。

秦曉磊,楊海軍的妻子,遵化市人民醫院呼吸重症醫學一科護士,在十餘年間的職業生涯中,練就了紮實的職業素養,在手足口、結核等傳染病治療工作中也積累了豐富的護理技術。巧的是2003年在雲南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她在抗擊非典一線,和那個時候同在部隊參加了抗擊非典一線的楊海軍並肩抗疫。當新冠病毒肆虐祖國大地,人民醫院也有部分醫護工作人員支援武漢,她第一時間向科室護士長提交請戰申請,護士長考慮到她的的小兒子還不足10個月!這次就不要去一線了,市醫院任務也是特別重。當時秦小磊態度堅決回答聽從組織的安排。

遵化市“战疫夫妻”比翼齐飞

上圖左:科裡通知報名參加支援抗疫工作,秦曉磊最先上交申請。上圖右:凌晨一點,剛剛量完管床病人體溫下夜班的她給老公發了十四天來的第一條微信。

凌晨一點,剛剛量完管床病人體溫下夜班的她給老公發了十四天來的第一條微信:“老公,這次又得麻煩你這個全職奶爸上線了,這次我們要給兒子們做個好榜樣,情人節快樂,我們一起加油!”

家中的二寶,因為免疫力差原本打算母乳餵養到兩週歲,秦曉磊知道,醫院疫情防控一線吃緊,單位肯定人手不足,她果斷的給孩子摘了奶。因為疫情的需要,當她告訴丈夫自己也要上前線的時候,丈夫的回答異常得肯定:“去吧,如果你們都退縮了,我們大家就沒有退路了。”這就是“當基層幹部遇見一線護士的小家大愛”,他們因為互相懂得,更加相知相惜。結婚以來,楊海軍對妻子工作上的選擇都是報以絕對的支持和理解。

在這次的入戶摸排中,我們才瞭解到楊海軍的父親還在腦部手術後的恢復期,母親是直腸癌不能幹體力活。軍人的本色讓楊海軍在工作生活中統籌協調,家裡的一切他都照顧的井然有序。

遵化市“战疫夫妻”比翼齐飞

剛剛從檢查站卡點值夜班回來的楊海軍,天寒心暖,母親和兒子在家包好餃子,等他回家吃飯。李坤娟 攝

這次疫情來的太突然,村裡一忙起來,體弱的父母硬撐著幫他操持家務。2月9日晚上檢查站卡口突然停電,他接到值班人員電話後,放下剛剛哄睡的小兒子後,給孩子拴在小床裡,就急忙趕到現場幫助排查並迅速修好送上電,保證了值班人員雪夜不挨凍。連續幾天的忙碌,當他躺下看看手機,翻看到大姐5天前發來的視頻請求,因工作隔離在鄉外姐姐的語音留言是“等你有空了,開開視頻,讓我和爸媽視個頻吧!”

“醫護人員戰鬥在與病魔作戰的第一線,她們面臨的是更大的風險和壓力。我最想告訴妻子的是:一定要保重身體,注意休息,疫情結束時,我們一起過節。”楊海軍話音有些顫抖。是啊!就是有這樣義無反顧的衝上前線的夫妻檔,他們雖然職業不同,身份不同,但卻有著一樣的責任與擔當,他們是子女的成才教科書,他們是父母的驕傲。那句話寫的真好“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是孩子生命裡不動聲色的擺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