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園:疫情下通脹怎麼走?

熊園:疫情下通脹怎麼走?

本文大概2400字,讀完約6分鐘

熊園:疫情下通脹怎麼走?

熊園:疫情下通脹怎麼走?

熊園:疫情下通脹怎麼走?


一個月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擴散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廣泛關注,中國政府和全國民眾正全力投入抗擊疫情的戰鬥之中。

為推動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幫助政府、企業、社會妥善應對由此引發的各方面問題,盤古智庫迅速反應,組織包括學術委員、研究員等在內的智庫專家提出了一系列建議。

從1月23日(農曆大年二十九)開始,盤古智庫陸續向有關機構提交內部建議10份,包括《盤古智庫關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四十五條建議》等。同時,向社會公開發布疫情影響分析和建議40餘份,包括《關於疫情期間善於開會的建議》(1月28日)、《關於疫期物價合理監管的建議》(1月29日)、《疫情過後,中國經濟怎麼走和我們怎麼辦》(1月31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對日本經濟的影響》(2月3日)、《各地扶持中小企業政策措施觀察報告》(2月6日)、《關於疫情後經濟恢復的若干建議》(2月12日)等,得到了各方的積極反饋。

本文系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國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熊園關於“疫情下通脹怎麼走”的分析和建議。



熊園:疫情下通脹怎麼走?


事件:1月CPI同比5.4%,前值4.5%;PPI同比0.1%,前值-0.5%。

核心結論:1月CPI如期“破5”且大概率為全年高點,主因春節錯月、超級豬週期和疫情衝擊;1月PPI如期轉正、且大概率為上半年高點,尚未體現疫情影響;往後看,疫情短期內可能推高CPI、拖累PPI,但不改全年節奏,即:今年全年CPI前高後低、PPI前低後高。具體看,我們預計:CPI同比1月為全年高點,二三月趨降,Q2仍在4%以上,下半年總體回落但難跌破3%;PPI同比1月為上半年高點,二三月再轉負並可能延續至二季度,下半年再回升並有望回到0上方。需要指出的是,後續疫情演化仍是重要擾動。疫情下貨幣政策更需寬鬆,通脹制約進一步下降,維持此前判斷,再降準“降息”可期,Q1信貸社融有望延續高增。

熊園:疫情下通脹怎麼走?


熊園:疫情下通脹怎麼走?


1、1月CPI如期“破5”且大概率為全年高點,主因春節錯月、超級豬週期和疫情衝擊。


1)1月CPI同比中新漲價因素為1.4%,應主要與春節有關。

2016-2019年1、2月中,春節月新漲價因素平均為1.6%,較非春節月高1個百分點。


2)春節疊加疫情,食品項漲價明顯。1月CPI食品同比擴大3.2個百分點至20.6%,豬肉、蔬菜漲價明顯。豬肉方面,1月CPI豬肉分項同比上漲116%,拉動CPI同比 2.76個百分點;豬肉環比由12月的-5.6%漲至8.5%。豬價上漲應主要與前期企業透支部分出欄、豬肉庫存減少、春節需求增加等有關。維持此前判斷,鑑於2019年三季末存欄見底和年底出欄加速,2020年二季度豬價可能再面臨一波上漲。鮮菜1月同比上漲17.1%,拉動CPI同比0.45個百分點,可能與春節、疫情加劇了供需矛盾有關。


3)非食品項主要受春節影響,疫情影響尚不明顯。1月非食品同比擴大0.3個百分點至1.6%。受元旦春節雙節提振,交通通信同比擴大1.6個百分點至0.9%,旅遊擴大3個百分點至4.2%。由此看,非食品項應主要受春節返鄉和元旦出遊等影響,1月23日後的防疫升級對交運、娛樂衝擊可能未顯現。此外,受成品油調價影響,1月交通工具燃料同比擴大6.6個百分點至7.2%。


2、1月PPI如期轉正、且大概率為上半年高點,尚未體現疫情影響。1月PPI同比0.1%(前值-0.5%),時隔6個月再度轉正。分部門看,生產資料同比較前值擴大0.8個百分點至-0.4%,生活資料同比持平至1.3%。分行業看,石化產業鏈改善最為明顯(同期Brent原油同比漲5.7%)。此外,1月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上升2個百分點至53.8%,19年11月至20年1月CRB工業原料指數和南華工業指數同比增速趨勢改善。總體看,1月PPI轉正與過去幾個月來內外需趨於改善相印證,疫情衝擊也尚未在1月體現。


3、往後看,疫情短期內可能推高CPI、拖累PPI,但不改全年節奏,即:今年全年CPI前高後低、PPI前低後高。具體看,我們預計:CPI同比1月為全年高點,二三月趨降,Q2仍在4%以上,下半年總體回落但難跌破3%;PPI同比1月為上半年高點,二三月再轉負並可能延續至二季度,下半年再回升並有望回到0上方。需要指出的是,後續疫情演化仍是重要擾動。


1)疫情在未來2個月可能抬升CPI同比0.2個百分點。借鑑非典,發力點可能集中在豬肉、水產品、蔬菜、醫療保健。考慮到疫情對交運、娛樂等行業的拖累,預計非食品項中交通通信、旅遊價格將走低。綜合看,預計短期食品價格將顯著走高,非食品小幅走高,測算表明疫情影響時間約2個月,拉動CPI同比約0.2個百分點(非典時為0.2-0.4個百分點),近期商務部等部門也頻繁頒發保供政策,預計一定程度上平抑食品漲幅。由此,疫情前預期的CPI全年類“倒U”型應會轉為更接近前高後低,上半年CPI同比中樞在4%以上,三季度後逐步回落,預計兩會定CPI目標可能是3.5%左右。


2)疫情在未來3個月可能拖累PPI同比0.5個百分點。2003年非典時期4-6月PPI同比較前值分別下滑1.0、1.6、0.7個百分點。對於本次疫情,受延遲復工和企業減產等影響,一季度地產、基建預計較為疲弱,疊加WHO認定本次疫情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可能抑制出口,內外需拖累下2月和3月PPI大概率轉負;二季度內外需情況預計有所好轉,但受翹尾因素下滑影響,預計PPI仍較低,不排除延續轉負。測算表明,疫情對PPI影響時間約為3個月,保守估計拖累PPI同比幅度可能在0.5個百分點左右(非典時為1個百分點);若三季度開始疫情影響消退、基建發力、庫存回補,預計下半年PPI有望持續回升,單月同比也有望重回0上方。


4、疫情下貨幣政策更需寬鬆,通脹制約進一步下降。基於潛在產出、結構性通脹性質、貨幣政策優先目標等因素,我們此前判斷“通脹會影響貨幣政策節奏、但難改方向”。如今疫情下通脹制約無疑會進一步減弱,2月7日央行也指出“在疫情背景和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下,保持經濟增長更具有重要性”。維持此前判斷,再降準“降息”可期,Q1信貸社融有望延續高增。


風險提示:疫情演化超預期,政策執行力度不及預期。


熊園:疫情下通脹怎麼走?


熊園:疫情下通脹怎麼走?


熊園:疫情下通脹怎麼走?


熊園:疫情下通脹怎麼走?


熊園:疫情下通脹怎麼走?


熊園:疫情下通脹怎麼走?

- END -


熊園:疫情下通脹怎麼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