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和學生一起“嘗試”,為“天才”而戰


教師和學生一起“嘗試”,為“天才”而戰

真正的“天才”,不僅僅是我們所期盼的“高分數”,也不是我們心目中的“聽話孩子”,更不是隻會轉載知識的“容器”!

天才是生命能量的自由張揚。

教師首要的目標不是去造就天才,而是營造適宜天才生長的綠色生態環境。

李鎮西說:教師應有遼闊而富有個性的精神空間,即具有一種海納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種高屋建瓴的人文視野,一種不畏權勢的民主意識,一種獨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天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同層次的學校都有各自的“天才”,不同類型的天才呈現出各自鮮明的個性特徵。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成熟和環境條件等的變化,原來不起眼的孩子也會成為“天才”。這就是“天才”的層次性、多樣性和發展性。

高振東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

“知識”由兩個層面組成:浮在上面的是“信息”,它能為你所用,而不能沁人心脾;沉在下面的是“文化”,它積澱而為你的修養、思想、觀念。我們今日教育的弊端是取其“花”,而不取其“實”,大家都成了追逐信息的“狂蜂浪蝶”,難以培養出有文化修養,有思想觀念,有獨立人格的“讀書人”。

商友敬如是說。

所以蘇霍姆林斯基坦言: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師和學生一起“嘗試”,為“天才”而戰


讀書既不能指導你如何謀生,也不能教你駕馭船舶的技巧,也不會告訴你如何維修一輛出了故障的機車。然而,只要你能真正享受這些書,它們將使你的生活更加豐富,更加充實而圓滿,使你感覺到更加快樂。

所以,潛心做學問,創新出成果。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倡導“共創共生,批判反思,求異創新”。

為師者,要挖掘出教材(文本)的育人因素,做到挖準、挖全、挖深。挖深,主要靠的是教師的思想認知水平和道德水準。

韓愈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師長要有伯樂那樣的獨特眼光,還要有先進的育人理念,這樣才能認識天才,發現天才。

其實,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天才。加德納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論早已向人們昭示:人人都能學好,個個都能成才。我們需要摘掉“有色眼鏡”,用欣賞天才一樣的眼光,去欣賞身邊可愛的孩子,相信“天才”會在我們陽光雨露的哺育下,真實地來到我們面前。

邱學華說:在人類這個藍色的星球上,什麼樣的奇蹟都會發生,問題在於你是否敢於嘗試!

教師和學生一起“嘗試”,為“天才”而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