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有幾種解釋,一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生物學教授利根川進所專門研究過大腦海馬迴上一些特定的神經末梢。當實驗鼠被切除了這部分的神經末梢時,它們置身於一間從未到過的房間時的反應,與置身於一間只與平常常見的房間略微不同的房 間的反應是一樣的,即這些實驗鼠無法區分類似場景海馬迴可幫我們根據現在的經歷,在記憶中尋找相同或相似的回憶。找到後,就將現在的印象認為是發生過的或認成這個典型的、似曾相識的感覺有時海馬迴也會因疏忽出現錯誤:它們將現在的觀感歸入到曾經發生的感覺中,即使這種“記憶”是從未發生過的,於是就產生了這種現象。


還有一種解釋:這是Deja-vu現象。中文翻譯為“即視感”,指未曾經歷過的事情或場景彷彿在某時某地經歷過這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根據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成年人都至少有過次經歷。調查還顯示,“似曾相識”的發生率在青年時期最高,此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降低。 一個世紀以前,分析家把“似曾相識”解釋成潛意識矛盾衝突的體現。但是現在心理學家提出,“似曾相識”不一定發生在深層次潛意識矛盾衝突基礎之上。一般健康的大腦都會產生這種感覺。而且,人們在疲憊和壓力狀態下時很容易出現這種感覺這種感覺的出現可能是因為人們接受到了太多的信息而沒有注意到信息的來源。熟悉感會來源於各種渠道,有些真實,有些卻是虛幻的。當你遇到已經忘記的小說描寫的情形時,可能會把它當作自己前世的記憶。或者,當身處了曾經看過電影的真實場景時,雖然表面上已經完全忘記了這部電影,但腦子裡還是會勾起驚心動魄的回憶。當然,在這個問題上,似乎也沒有確定的答案,如有什麼合適的解釋,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