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入股票的邏輯是什麼?

老梁觀財經


股票市場裡的投資者,形形色色,各個層次的人都有,不管是高學歷的,還是小學文化的,大家都在這個市場裡攪,起點雖然不一樣,但目的卻相同———為了賺錢。

有的投資者,不僅希望通過做股票能養家餬口,更希望通過做股票,有朝一日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任何一個人,有目標是好事,有目標才有奮鬥的動力,但是,我們的目標,不能是虛無縹緲不切實際的。面對股票二級市場裡的幾千只股票,如何選擇一兩隻作為自己的買入標的,這個,就是你買入股票的邏輯是什麼的問題,也是你如何選股的問題。

要買入一隻股票,十個投資者,能說出十種不同的買入理由,不管你因為什麼理由買,但你最好不要說:“它一拉我就買。”

對於一個在股票市場裡覓食的投資者,買賣股票,那是一個嚴謹的操盤過程,不管你做長線還是短線,都要按照自己的操盤邏輯與步驟進行,如果沒有一套適合於自己的操盤方法,賺錢有可能,但很受罪。買賣一隻股票的邏輯,其實很簡單,只不過在實盤操作中,大部分投資者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所以在買賣股票的時候喜歡跟風。為什麼買,為什麼賣,自己都說不出個子午卯酉,只知道別人在買,自己也跟著買,這樣買也糊塗,賣也糊塗的操盤模式,想不虧錢,可能嗎?

我們平時所說的選股,到底是選什麼?說白了,其實就是選莊,選介入某隻股票的強莊,沒有莊家運作的股票,股價如同秋風中的樹葉,隨時都會飄落而下。我們只有跟著市場裡的強莊走,交易的路上,才能有口湯喝,這,就是買入一隻股票的主要邏輯。

至於我買入一隻股票的邏輯,首要的任務就是選莊(選股),其次才是跟蹤——介入——持倉——賣出,在介入之時,切記不要忘記用技術形態配合基本面加以分析,要時刻注意個股和市場的熱點動向,只有技術形態和基本面題材相疊加,行情才能來得快一些,拉昇過程也才能持續得久一些。


吹沙見金


說說我的邏輯,供朋友們借鑑,如有不對歡迎討論:

第一,當大盤在底部的時候買入。當發出兩個信號的時候,動手買入:1、國家救市了;2、大盤突然一根陽線拉起,千股漲停。我是急性子,一般國家隊出臺救市措施的時候,就會動手。歷來大盤到底部,監管層會出手救市,這是政策底。一般來說,市場底離政策底都不遠。由於無法準確把握市場底,在政策底的時候輕倉進入。

第二,從盤面上看,有以下幾個信號:1、KDJ指標到底;2、RSI指標到底;3、MACD指標中,綠線變短,有向上的趨勢;4、成交量放大,且連續放量。為保持良好的心態,儘量在較低的位置買入。

第三,買入藍籌股。特別是銀行股,一般先於大盤到底部,不容易被套,安全性好一些。另外為救市,主力最容易拉銀行股以便帶動指數。所以,銀行股往往先大盤一步上漲。

第四,剛開始的時候,一成倉位買入。如果發現失誤,進行補倉,攤平成本。試探性建倉是提高安全第數的基礎,進可攻,退可守。由於大盤基本在底部,即使操作失誤,也可以通過補倉的辦法,把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第五,如果發現出現滯漲現象,不管盈利多少,出貨等待。買入後,如果一直沒有資金關注,股價上漲有限,容易漲不動。此時,先出來觀望,待有資金進入後,再次買入。

把所說的五點綜合起來使用,感覺安全性高,即使價格上漲幅度不大,但仍可以保持快樂心情!

以上是小不點的感悟,希望能對朋友們有幫助,喜歡的請點贊支持,謝謝!


小不點333


我相信價值投資是世界上最好的方法,但是每個人尋找的價值方法不同,而我在中國股市裡則用的是週期性的價值投資方式,與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有所不同,但是又不盡相同!簡單的說中國股市的大規律就是有熊必有牛,那麼小規律就是每一隻股票都會有所謂的週期性,而所謂的價值就是在熊市的底部區域裡買入,在牛市的拉昇階段拋出,而不是長期持有5年,甚至10年!

在我看來A股裡能長期持有10年甚至20年的股票確實有很多,大家會想到茅臺,雲南白藥等等,但是這些股票在A股市場裡僅僅佔了5%左右,也就是說沒有特別好的運氣或者沒有特別強的數據分析能力和市場調研能力的人幾乎是找不到的,因此我更傾向於大概率的週期性長線價值投資!

其實道理是很簡單的,這些個股的價值體現往往出現在股價超跌情況下,也就是熊市!通俗的說,一個非常好的企業但是遇到了股價嚴重超跌,可業績依然保持優秀那麼就是所謂的價值投資機會了,通常表現為:

1.市盈率跌至22倍左右或者以下,是跌到而不是維持,區別很大!

2.業績保持穩定盈利甚至穩定增長,參考時間需要大於3年!

3.個股股價跌至以往的最低股價附近,或者跌至歷史熊市底部區域附近!

4.負債率非常小,資金流非常強大!

5.板塊屬於未來的熱點或者有持續週期性的題材!


那麼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股票,就是機會!所以說機會永遠是跌出來的,而風險永遠是漲出來的!在牛市裡想要找到一隻價值股很難,但是在熊市裡卻非常輕而易舉!因此我的投資邏輯就是做最大概率的下注,熊市底部區域逐步佈局,牛市主升浪逐步出貨!!


琅琊榜首張大仙


有很多人問過我一個問題,你依據什麼邏輯買的股票?每次問到這個問題,我心裡都對提問的人有個基本的定位,相信每位回答問題的人基本都有這種共同的認知,比如怎麼參考均線買股票,一看就是小白,剛入市,基本功和知識肯定很差。你的這個問題提的特別好,也很有質量,起碼對閱讀的人來說是有收穫的。

我從大三開始做股票,到現在第十一個年頭了。開始依據的邏輯就是什麼技術類的方法,今天學個三隻烏鴉趕緊賣,明天學個三個紅衛兵趕緊買,今天一個底背離趕緊買,明天一個高位均線粘合趕緊跑,反反覆覆有三年多的時間,一分錢沒賺上,交學費了。真正開始賺錢的之後是離第一次買股票的五年之後,前三年什麼各種買賣技巧買賣聖經學了個遍,第四年有了一個認知:不能光看技術面,這東西看的多了就斷一條腿,那怎麼走路?因為是學金融的有點底子,於是就各種研究報告,個股的,行業的,之後看宏觀的,開始的時候有些術語根本看不清楚,尤其行業研報裡面各行業的那些專有名詞基本對我來說看天書,宏觀研究報告看過去之後感覺在聽天書,真的是天書,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體會。公司培訓的時候有幸聽了很多導師的課程,雖然大部分的是營銷,但是其中不乏證券投資分析領域公司裡的各位大佬,周金濤,前任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長,康波宏觀創始人,臺下一兩百人,我是其中一個,他那時候年輕,一眼看過去40左右,自己開著奧迪A6來的,很少低調。這是我能總結起來的第二次聽天書的過程,一堂課下來,我能聽懂的20%,80%再聽天書,第一次聽一個人能這麼神奇的根據自己的研究預測後期經濟整體情況,哪些產業,哪些行業在預計什麼時候會有周期性的表現,去年的化工原料基礎材料的起漲是我印象很深的,之前周金濤老師做過康波預測的。

這些天書讓我莫名的對基本面研究有了更多的興趣,從之前的聽天書到後來能把一篇研報完整讀完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雖然周金濤老師因胰腺癌英年早逝了,但是那堂課和後來給我灌輸的理念一直在我腦子裡。

第三個階段開始了:我有了自己的策略,真正能在這個市場賺錢已經離我第一次買股票有五年的時間了,我有了自己的交易策略。所謂交易策略:選股方法、資金管理、倉位管理、風險管理。當然技術面方面我沒有簡單的再去研究什麼所謂的一天就能攻克的什麼秘籍,而是研究纏論,對於纏論的研究和學習,本人由於資質愚笨,整整五年後的今天我依然還再研究。

如果總結一下我依據的是什麼邏輯,總結起來就是:我以基本面選股票,以技術面來交易。這是我的邏輯。當然這簡單的當中傾注我多年的努力和研究,我研究交易心理學,研究過金融心理學,現在依據的邏輯就是:萬事萬物都相同,做不好堅持學習的過程,做不了吃苦的準備,你什麼邏輯都是空的,一無所有。


馬里蘭州l小天


要是說自己買入股票的邏輯,到底是什麼。自己的邏輯和很多人一樣,就是買入股票以後,都是希望能夠賺錢的。因此自己的每次的股票交易都是,本著這個原則去的。說說自己是如何買入股票的。

首先對於目前的熊市行情,自己買入股票必要要看的就是上證指數,也就是大盤的走勢。因為任何時候,脫離了大盤分析股票基本都是徒勞的,畢竟很少有股票走出自己的獨立行情。自己買股票的時候,一定要看的就是大盤的周K週期,必須處於上升週期,也就是說MACD必須處於紅柱實體,並且處於逐漸邊長的情況下,這樣子才會有2~3周的行情,便於自己投資股票。一旦MACD變綠,就開始減倉。

其次,就是選擇股票的形態。30日均線被稱為股票的生命線,因此對於跌破30日均線的股票,我是很少去理會的,但是如果股票放量突破30均線,並且回調確認以後,就可以進場操作股票了。

最後,要看交易額和換手率。交易額度顯示是否有資金參與交易,交易額度每日不超過2億元人民幣的,就意味著很難有大資金參與,很難有趨勢性行情。換手率低於5%,就說明股票人氣不旺盛,最好換手率在10%以上,這樣子的股票相對活躍,在大盤都是比較好的情況下,一般行情都會超過大盤。


發財仙人球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合乎邏輯。所謂邏輯,就是事物內存的根據,或者辦一件事情應該遵循的方法步驟。買股票也是如此,必須要有符合股票投資的邏輯。在實踐中,我是這麼把握的。

一是業績為基,這是我的選股邏輯

價值投資是股票之基,價格始終圍繞著價格波動,這是大趨勢,也是基本的規律。在股市要想長久生存,穩定盈利,自己的思維理念和選股邏輯,就必須遵循這個客觀規律。想靠炒垃圾股投機暴富,在股市翻船,只是遲早的事情。我選股,只選價格低於價值的個股。

二是趨勢為幹,這是我的操作邏輯

價值是股票的內核,但股票只要交易,就必然存在價格的波動,交易者就要認識到這種波動的投機性存在。價格的這種波動,是有趨勢的,如潮汐一樣,有漲有落。但如果把這種投機看成是股票的本質,那又大錯特錯,是主次不分。因此,在價值投資的基礎上適當投機,也就是做價值投資基礎上的趨勢,把握買賣的拐點,也非常重要。

三是風險為先,這是我的風控邏輯

任何時候,都要把風險放在第一位,不要產生賭博想法。具體來講,就是要做到“趨勢清楚,買賣準確,倉位合理,止盈止損”。熊市空倉或者輕倉,不到拐點不買賣,倉位適當分散且與趨勢相配,止盈止損一定要按照預定標準,絕不留有餘地。

四是耐心為要,這是我的盈利邏輯

如果做到以上三點,還不能盈利,那最重要的就是人性上的急躁,這對我尤其重要。因為看不清大趨勢,只盯著短線漲跌,甚至日內波動,是大部分散戶的致命傷。只要前面三點的邏輯沒變,就要控制手癢,絕不操作。

謝謝閱讀,謝謝點贊,請在評論區談談您的邏輯,或者關注我後私聊。


投資悟道


買入股票首先看整個指數有沒有在底部區域,或在上漲趨勢裡的位置。上漲趨勢裡也包含著回調調整。所以有很多人在牛市裡也掙錢少的緣故。就是資金回撤幅度大,影響心態後,判斷混亂,節奏混亂故。有時牛市的調整也很大,趨勢投資者最大的缺陷就是:不能判斷底部和頂部。這次的底部區域在2440....2710點。只有站穩2710以上趨勢才反轉成立,進入上漲趨勢。階段性頂部也不好判斷。慣性思維下,調整躲避不必不了。只有宏觀分析和心理分析結合,才能大幅提高準確率。但這不是大部分人在短期能學到的。離開時間考慮,所有的方法都是固化的。只有方法結合時機才有用。法無定法,隨機應變。(機就是時間)。很多人在春天裡用其它季節的經驗在想在做,好像理由充分,但時機不對,還是混亂不堪。對大部分人來是不適合做股票的。


雲水123


1.不要去分析判斷個股,牛市來了傻逼一樣的買進好公司資產,不是買進價格,然後忘記密碼

2.當發現大家都瘋狂的時候,去證券交易所,找回密碼賣出股票,把錢取出來

3.現在就可以這麼做,實在不會炒股,買進滬深300etf 上證50etf,大多數股票跑不贏指數,在股市聰明的人太多了,越傻的人越賺到大錢,我說的傻是對大勢正確的研判,然後傻傻的持股不動


用戶6203277535


介入時機:調整徹底跌無可跌,突然連續收陽後的回調。

賣出時機:暴升後繼不力,k線雜亂無章。隨時賣出都是恰當。

倉位管理:資金再少,全倉不能少於兩股,否則可能沒得再玩。


簡-悅


每個交易者都有自己的邏輯,各種邏輯入場後形成了行情,行情由各週期K線量柱直觀記錄產生數據流,對各數據流的數字化處理變成了各種指標數據,各種指標歸納成為公式組,優化取捨後的公式組形成了交易系統。

有了交易系統就可以憑此入場交易,然後又進入下一循環。

所以股市交易者的曰常工作分兩塊:一塊是交易,另一塊是研發,也就是對交易系統的精煉或重生。哪一塊一偷懶都會不進則退並且努力了也未準進步多少,回過頭看股市交易並不是一個好職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