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鄉村校長寫公號號召學生“原地不動”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浙江省瑞安市桐浦鎮中心小學,有一位愛寫信的校長,四年多的時間裡,校長周國平為全校師生、家長寫過三百多封信。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周國平繼續給大家寫信,通過妙趣橫生的小故事代替刻板的說教,向大家宣傳防疫知識,鼓勵孩子們利用在家時間讀書、繪畫、鍛鍊,實現全面發展。

學校的“開學典禮”也改在線上,這個既有影片、漫畫,又有學生互動的“典禮”,吸引了超過學校學生總人數的觀眾在線觀看。

浙江鄉村校長寫公號號召學生“原地不動”

周國平錄製文章給孩子們聽。受訪者供圖


給師生寫公號宣傳防疫知識

浙江省瑞安市桐浦鎮位於浙江溫州西南部,鎮內的油菜花地與桐溪風景區是當地對外旅遊的兩張金名片,桐浦鎮歷來就有“溫州後花園”之稱。

2015年下半年,周國平初到瑞安市桐浦鎮中心小學任教。雖然桐浦鎮風景秀美,但在教育教學方面相對薄弱,當時,為了有效改善學校的教學環境和老師的教學質量,周國平開始用書信這種嚴謹、正式又柔和的方式與教師和家長溝通。寫信的習慣周國平一直延續至今,四年多的時間筆耕不輟,他一共寫了三百多封信。

平日裡,周國平通過微信公眾號、群聊和私聊的方式將自己寫的信發給大家。寒假期間,他依然保持著寫文章的習慣,和全校的師生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感悟。過年前,周國平開始關注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在武漢採取封閉狀態的當天,他在公號發佈了第一篇與疫情有關的文章《原地不動,可以做什麼》,文中寫道“我們的‘原地’,就是對在前線作戰的醫護人員的最大支持。”

浙江鄉村校長寫公號號召學生“原地不動”

發表微信公號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視。屏幕截圖


周國平告訴記者,在鄉村,大家對疫情關注較少,對新型肺炎的傳染性不瞭解,防疫意識相對淡薄,“我寫這一篇文章,希望提醒大家重視起來,減少出門走動,儘量原地不動,告訴大家其實原地不動也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周國平的文章與其他宣傳防疫知識裡整齊的“第一、第二、第三”不同,他喜歡用對話和講故事的方式展開。在一篇名為《學會思考判斷很重要》的文章裡,他講了自己和女兒在鎮上油菜花地跑步回家時的對話,故事以半夜老人在油菜花地裡割菜開始講起,最後以老人聽信“飛機灑消毒水”的謠言連夜割菜差點受傷結尾,故事告訴大家不要聽信謠言,相信官方消息,“我注意到朋友圈中有些讓大家搶米、搶醋、搶鹽的消息,作為校長,希望我的師生們都能冷靜下來,理性應對。”

形式多樣的網絡“開學典禮”

一月下旬,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蔓延,溫州也出現了不少確診病例,當地教育局決定延遲開學。周國平和學校其他老師商量試課後,決定在2月1日通過網絡直播平臺與孩子們“見面”,聊聊接下來的計劃,講講防疫知識,當作是“網絡開學典禮”。

當晚,周國平在cctalk直播平臺開設了一門“網課”,桐浦鎮中心小學共有362個學生,但當晚的分享課吸引了560多人同時在線觀看,特殊時期直播間裡的“開學典禮”甚至比線下的還受關注。

浙江鄉村校長寫公號號召學生“原地不動”

網絡“開學典禮”播放的短片。受訪者供圖


90分鐘的“開學典禮”中,周國平帶著孩子和家長們一同觀看了學生自制的防疫漫畫、人與自然的環保影片和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的短片,向大家介紹新冠肺炎疫情,講述白衣天使們的辛苦付出。在網絡直播的第二部分,學校邀請分管安全、教務等不同任務的相關老師給孩子們介紹如何有效防禦新冠病毒,介紹開學延遲後的教學計劃。直播的最後,還有學生們的互動環節,讓孩子們“上麥”分享自己在抗疫期間的感想和在家的活動安排。

“我希望給孩子們一個不一樣的網課,不僅是讓他們知道自己要學課本上的知識,還想讓他們在疫情期間有更多自己的思考。”周國平說,在疫情還沒暴發之前,自己也在思考策劃春季學期的開學典禮,希望能設計一個有趣又實用的開學典禮,雖然疫情阻隔了大家見面,但這種新穎的“開學”方式也讓師生們印象深刻。

嘗試組織“學習共同體”

正月初一開始,周國平每天早上準時到學校值班,“我家離學校最近,我讓老師們都在家工作,我一個人值班就夠了。”每天上午10點,周國平會將統計好的師生流動信息和健康狀態上報給當地相關部門。為了更好關注和安撫湖北籍學生,他特地建了一個群和湖北籍學生交流,“每天按時報平安可以保證師生們的安全,我也會盡可能體諒他們的情緒,及時傳達相關政策信息。”

目前,桐浦鎮中心小學的學生們每天會在網上觀看瑞安市統一安排的“網課”,每天上午9點開始共四門“空中課堂”,按照教材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

浙江鄉村校長寫公號號召學生“原地不動”

桐浦鎮中心小學一角。受訪者供圖


學生年紀小,此前也沒有接觸過“網課”,周國平擔心孩子們難以集中精力,對知識的學習和消化能力不足,與老師們商量後,他決定嘗試“學習共同體”。

目前,學校從4-6年級選出三個班進行“學習共同體”的嘗試,以班級為單位將學生分成4-5人的學習小組,每組有專門的老師負責,學生們在微信上交流學習成果,“這種視頻會議的方式,不僅可以讓老師們及時給學生們答疑解惑,也能讓學生們通過網絡繼續和同班同學交流,更有‘集體感’。”周國平說,微信小組學習的方式進展順利,計劃下一步推廣到全校。

同時,周國平告訴記者,在放寒假之前,學校設計了一個名為“寒假挑戰10篇”的活動,學校裡參與活動的老師每人兩天寫一篇文章發到群裡互相閱讀、交流,“老師們以身作則告訴學生,假期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和學生們相約騎獨輪車

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周國平更關心學生們的綜合發展,“這是孩子們難得的‘喘口氣’的機會,我希望他們除了學書本知識外,能做平時沒時間做的事情。”

最近,學生們拿起畫筆,在美術老師李晶晶的指導下畫出了不少抗擊疫情主題的繪畫作品,學校計劃等疫情過去,會舉辦畫展,專門展出孩子們的繪畫作品。

周國平介紹說,溫州市有一個電子圖書館,裡面的全部書籍都可以在線免費閱讀,有很多優質的適合孩子們閱覽的繪本,學校的教導主任向大家介紹了線上閱讀的方法,“我也在荔枝App上按時給孩子們讀故事,他們只需要用父母的手機就可以聽,還能跟老師們交流讀書體會。”

疫情暴發至今,周國平已經在公號上發佈了13篇疫情相關的文章,其中有一半都在講述生活的多姿多彩。他分享童年看露天電影的經歷,講述小時候用黑白電視看《封神榜》《射鵰英雄傳》《西遊記》等電視劇的快樂,介紹學校裡的“00後”“10後”沒有見過的廣播,“網絡和智能手機讓我們學習和生活更便捷,我希望孩子們除了用它們來‘上網課’外,還能學到更多有趣的知識。”

學校有一門獨特的獨輪車課,全校3-6年級的學生會騎,“我們安排了一個課程表,督促大家在家練車、跳繩,按時鍛鍊身體。”記者注意到,除體育課程外,學校還為學生們安排了家政課程,讓學生們學著燒菜、洗碗、掃地、整理房間。

“我和孩子們約好了,等到疫情結束,春暖花開了,我們一起騎獨輪車出遊。”周國平說。

新京報記者 楊亦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