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會治理迎來“疫情”大考,深圳市交出科技抗“疫”答卷

“外地回來的小夥伴們注意了,回深圳後要進行自主申報,個人可通過“深i您-自主申報”微信小程序或者“i深圳”APP疫情防控專區找到,自主申報欄。”

“小區進出,需要刷‘i深圳’申報後的二維碼了!”

“我們家寶寶前幾天發低燒,全家人最近幾乎沒有出門接觸什麼人,所以也不敢帶他去醫院,有個朋友提醒我上‘i深圳’的疫情防控在線問診平臺諮詢醫生,醫生說建議觀察,可能是長牙引起的發燒,不必去醫院,後來寶寶果然自己就好了。”

疫情期間,深圳市統一政務服務平臺“i深圳”APP,成為了市民的一個高頻使用平臺。

大年初二起,深圳依託“i深圳”APP,短短几日內上線了“深i您-疫情防控服務”專區和“深i您-平安在家服務”專區等,為市民提供權威的疫情資訊、居家防護指南、在線政務生活辦事等疫情防控相關服務。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其中就提出,促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深圳市政府正逐步綜合應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加快建設智慧城市。

疫情當前,城市的社會治理能力迎來一次大考。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深圳,在以智慧城市促社會治理方面,交上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數字化建設助力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曹文煉曾在深圳解讀,理解先行示範區的精神,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關注深化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全面改革。中央之所以選擇深圳,是基於深圳所處的獨特地理位置、發展基礎,積累下來的改革經驗以及人才和體制優勢等。

對於深圳而言,過去40年是經濟騰飛的40年,站在新的起點上,如何從單項標兵到全能榜樣,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探索新路徑,成為深圳新的歷史使命。

而在5G時代,治理能力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尤其離不開智能化和專業化,需要依託智慧城市建設和政務服務平臺的技術手段支撐等。

一直以來,深圳被譽為“最互聯網城市”,並且,作為國家首批智慧城市的試點城市,深圳在諸多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從基礎設施的保障方面來看,深圳工信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深圳光纖接入用戶新增41.5萬戶,累計達508.2萬戶;當年建設4G基站10999座,累計達58601座;完成建設5G基站10293座,全市新建多功能智能杆2289根,全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政務信息服務領域,深圳已形成全市統一公共信息資源庫和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早在2013年,深圳就成為了全國第一個被國家發改委等五部委授予“政務信息共享國家示範市”稱號的城市;國家信息中心發佈的《中國信息社會發展報告2016》顯示,深圳信息社會指數為0.85,居於地級以上城市首位。

深圳一位政府官員曾總結,相比於其他一些城市,深圳的人口更加年輕化,這使得數字化的應用更容易推廣開來。

前述所提及的“i深圳”APP,正是深圳的數字化應用在政務服務領域的一個範例。截至目前,“i深圳”已進駐7000餘項服務事項,95%以上個人政務服務事項和60%以上法人政務服務事項可以實現掌上辦理。

此次疫情恰好也是深圳推行數字化政務服務的一次實戰檢驗,在“i深圳”的防疫相關服務上線後,每天有近70萬人使用防疫服務。

具體來看,防疫專區提供了哪些服務?

比如,24小時在線義診服務,由專業醫生接診,解答市民疑問,最大程度避免讓市民去醫院;疫情自查服務,以智能對話的形式進行新冠肺炎疫情自查;在線心理諮詢服務,為一線醫護人員、一線防控人員以及市民提供心理危機干預和援助,緩解恐慌和緊張心理等。

這也意味著,通過科技的力量、數字化的力量,深圳儘可能地讓市民能夠做到“不出門,線上辦”,既提高了效率,更有效降低了疫情期間的感染風險。

“深圳特色”抗疫背後的科技力量

除了為市民提供便利,減少出門,政府掌握準確的人員流動信息,無疑是疫情防控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

相比於有的地方採用“人海戰術”開展摸排工作,深圳運用了更數字化的手段,在“i深圳”上線了自主申報服務,進入深圳的市民自主申報相關信息,並憑申報信息進入小區,如此來幫助政府精準把控人口流入流出,從而加強疫情防控。

此外,以交通為例,對於疫情相對較輕的地區,排查疫區車輛有助於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然而,在實際的工作中,交警的排查難度較大,且存在重複舉報、重複核查等浪費資源的可能。

深圳通過一套“防疫重點車輛核查系統”,協助交警快速精準採集舉報信息,並實現舉報信息從採集到核查、反饋的線上跟蹤全流程閉環;還可有效排除、過濾重複信息,全面提升車輛核查效率,有效減少警力資源的浪費,幫助交警高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深圳特色”抗疫的背後,離不開科技力量的支撐。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深i您”為主題的系列服務,包括“深i您-疫情防控服務”專區、“深i您-平安在家服務” 專區、“深i您-自主申報”以及AskBob疫情平臺提供疫情自查、疫情問答、藥品問答、在線心理諮詢等服務,開發者正是深圳明星企業中國平安旗下智慧城市生態圈的主要建設載體——平安智慧城市。

在此次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平安智慧城市是如何迅速開展工作的?

以上述“防疫重點車輛核查系統”為例,大年初二,平安智慧交通緊急承接研發任務,團隊僅用48小時即完成需求對接、全功能設計、研發、部署等全部工作。1月29日晚,系統順利上線並投入使用。

隨後,平安智慧交通再次迅速響應各地政府部門號召和防控要求,打造“疫情防控平安出行一體化系統”。該系統藉助高精儀器和平安智慧城市的核心技術,可實現無感、無接觸高精度體溫檢測,快速篩選識別高溫人員,同時將相關信息同步推送至現場執勤工作人員與後端監控中心,實現聯網在線異常預警,有效提升通行效率、降低防控成本、避免人員交叉感染。

不止深圳,該系統也在山東地區迅速推廣,已對章丘高速服務區、濰坊火車站等單位完成現場調研,定製化解決方案,部分已經樣機安裝調試、培訓完畢開展應用,最大限度降低了因車輛積壓和人員滯留導致的感染風險。在此基礎上,平安智慧交通持續響應廣東、廣西、四川、湖北、深圳等全國多個省市需求,為返工潮保駕護航,強化疫情防控科技力量。

此外,以AskBob疫情平臺為例,平安智慧醫療大年三十正式集結,36小時推出AskBob“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速遞”第一版,陸續推出了疫情自查、疫情分析、疫情問答、藥品問答和在線心理諮詢等服務,並以最快的速度上線了i深圳、健康深圳APP以及深圳健康網,在疫情期間為深圳市民提供了權威的實時疫情動態、專業的智能醫療服務和可靠的心理諮詢。

同時,AskBob疫情平臺也已在重慶市、湖北省、黑龍江省、遼寧省、北京市、山東省、福建省、江蘇省、廣東省等地200多個官方新媒體平臺上線,幫助廣大居民及時獲得健康評估和專業指導,線上輔助疫情自查指導就診,緩解線下醫院壓力,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參加此次戰“疫”的一線工作人員表示,“雖然犧牲春節假期和雙休日,犧牲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但能夠為‘戰疫’出力,我們心甘情願。”

平安智慧城市聯席總經理胡瑋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應用,平安多年來在金融及科技領域積澱了深厚的經驗,有技術、數據、場景等方面的積累,可以將其運用到為市民提供服務的智慧城市實踐中。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