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黨徽閃耀在疫情防控的一線(深圳市康寧醫院黨建工作系列報道之六)

親情在左,職責在右,防控"守門人"劉寧漢

讓黨徽閃耀在疫情防控的一線(深圳市康寧醫院黨建工作系列報道之六)


2020年1月16日上午,“叮叮叮……,叮叮叮……”,不間斷的電話鈴聲,讓在坐診的醫生心裡稍有不快,因為同事家人朋友甚至病友都知道,在門診坐診時間不方便接聽電話,所以大家都不會這個時間段打電話來,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出現了緊急情況。

他很快接聽了電話,“孩子,你爸爸又住院了,大面積心梗,已經住進了ICU,你趕緊找時間回來一趟”,電話那頭傳來了老母親略帶哽咽的聲音,醫生心裡咯噔一下,老父親今年都84歲了,老話說“73,84,閻王不請自己去”,84歲的關卡,不好過啊,平時沒有時間陪伴身邊,關鍵時刻,一定要盡孝床前,“好,我馬上訂票”。

此時的醫生掛斷電話後還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年關將近,離過年只有1周,離開深圳的返鄉潮,票可不好買啊。通過多方聯繫,總算搶到了一張1月23日深圳到武漢的機票。

心裡的一塊石頭剛落地, 1月19日,廣東省經國家專家組確認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首例患者,1月20日終南山院士對外宣佈新型冠狀病毒可以人傳人,疫情的發源地正是醫生的家鄉——湖北武漢。

出於職業的敏感,又讓他多了兩分擔憂,一是擔心在武漢的家人出現感染問題,二是擔心疫情蔓延擴散,作為臨床一線人員,可能需要嚴守防控一線,不能回去照料老人。1月21日,醫院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專組、臨床診療小組和醫療救治專家組,他的名字毫無意外出現在小組成員名單裡。門診部作為醫院防控一線,責不容貸,義不容辭。

一邊是親情呼喚在疫情一線,一邊是黨徽閃耀在防控一線,此時的他,即使是醫生,但身為人子,內心有多麼糾結掙扎,都毫不過分。

但他還是毅然決然噙著淚給老母親打了電話“媽媽,對不起,武漢暴發傳染病,我可能回不來了”,滿懷期翼的老人頓時傷心不已:“你這個不孝的東西,還怕回來被感染啦?”。聽到媽媽的話,他耐心解釋了當前疫情防控的形式嚴峻,自己作為醫生可能無法離開工作崗位。一直以兒子是醫生而自豪的老人知道自己誤解兒子了,但老伴的病情嚴重,獨子不回,說不定連兒子最後一面都見不上啊。

此時的他,已經請遠在甘肅的姐姐回了武漢照料老人,自己悄悄的退了票,這一退,說不定和老父親就是天人兩隔。但心中2個聲音在不停迴響,一個是平時老父親叮囑的聲音“做一個有仁心有仁術的醫生”,一個是學醫時宣誓的聲音“我志願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於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

讓黨徽閃耀在疫情防控的一線(深圳市康寧醫院黨建工作系列報道之六)

劉寧漢主任在門診部培訓指導、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1月23日疫情再一次升級,多地啟動公共衛生應急一級響應,武漢宣佈了封城令,他再次懷著忐忑的心情聯繫老母親,電話那頭傳來的是老母親理解寬慰關心他的話:“幸虧你沒有回啊,不然就困在武漢啦,你父親有人照顧,你就安心做好自己的事吧”。滿懷愧疚之情的他,全身心投入到醫院疫情防控戰役之中,在醫院防控第一關口門診部,始終有一個堅定而忙碌的身影,帶給整個團隊信心和希望。

讓黨徽閃耀在疫情防控的一線(深圳市康寧醫院黨建工作系列報道之六)

黨委書記王建紅(中)慰問劉寧漢同志(左)及其團隊


讓黨徽閃耀在疫情防控的一線(深圳市康寧醫院黨建工作系列報道之六)

發熱門診培訓中

這位醫生,就是門急診主任劉寧漢同志,他僅僅是醫院疫情防控一線的普通一員,還有許許多多像他一樣舍小家為大家,行進在防控一線的領導專家和醫護人員。

讓黨徽閃耀在疫情防控的一線(深圳市康寧醫院黨建工作系列報道之六)

劉寧漢同志的工作得到王建紅書記的肯定


供稿:熊海兵(醫務部)

審稿:陳 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