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躺在床上的第三天,思索該何去何從的時候,還是一個鯉魚翻身,決定去異龍湖走一遭。而出門的時候是下午二點,天上的大火盤不斷的散發著熱騰騰的暖氣。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有時候自虐起來,連自己都不敢相信。

存好行李,有一下午的時間去浪蕩。沒打算直接搭乘公交去異龍湖,準備先去煥文公園,那裡可以看見整個石屏。登高一向是最為中意的事情,哪怕太陽熾烈了些,也是可以忍受的。

頂著紅紅火火,出發。

煥文公園,資料甚少,可卻是一個令人驚訝的地方。進入煥文公園是從學校旁邊的道路進去的。穿過“煥文公園”牌匾,就是直直往上的樓梯,抹一把辛酸汗,聽見旁邊學生們的嘰嘰喳喳聲,走吧。

好在兩邊樹木叢生,藉著樹影倒也不那麼燥熱,累了尚可在樹下小憩一二。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走到頂,就是今日的高處了,上面有一白塔,那絕對是登高望遠的最佳位置。了無人跡,有些許破落,好在有幾分膽子,晃悠悠的晃盪一圈,入目的石屏,盡收眼底,有風拂面,甚是舒暢。大咧咧地坐在石凳上,看雲捲雲舒,著實令人舒適。閉著眼睛小憩,似乎聞見了濃郁的茶香,不知道在這裡,席地而坐,酌一壺清茶,邀三兩好友,該是多麼仙人般生活。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馬不停蹄想要登上塔頂一看究竟,沿著塔壁旋轉而上的樓梯,欄杆弱不禁風,看得我瑟瑟發抖,猶如走華山棧道之感,就算能望到底,可是心裡卻是極其害怕的。不管三七二十一,總也要上去的,想像走至塔頂,看塔外風光無限。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只是才到一半,雙腿開始顫顫巍巍,總是擔心會掉下去,連人帶梯子一同墜落下去。怯生生地往下看去,不得了了,整個人開始旋轉了,快快,停下來。扶住牆壁,別看別看。可是似乎要掉下去了,掉下去了,下去了。

罷了,罷了,還是下去吧。倒是被嚇出心臟病,還是不算划算。

不過半塔上看見的異龍湖真真驚豔了,如此神仙居住的地方,怎敢不去瞻仰一番,著實說不過去。

沿著大路向前走去,這個似乎被荒廢的公園。路上橫七豎八的枯樹枝,不禁有種探險的衝動。不過心跳的加速,還是毫不留情地告訴我“膽小了吧?害怕了吧?”哪能,光天化日之下,還能怕了你們這些妖魔鬼怪不成?

往前走看見了樓臺,再往近些,原來是“文獻樓”。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文獻樓為一仿清初重簷歇山頂廡殿式建築,採用了民族傳統建築的裝飾風格,在採光、照明上獨具特色,加強了陳列展覽的效果。樓內陳列明清兩代石屏籍翰林、進士、名士94人的畫像和生平事蹟簡介,及民國至今的19位文化名人的照片和他們的著作及生平介紹,此外還陳列著許多石屏籍作者的書籍和文物古蹟的照片300多幅,再現了石屏文獻名邦風采。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當然風采不曾目睹,只見其大門緊閉,更是連個人影都不曾窺見一二,只道是無緣無分了。

只是門窗的花鳥蟲獸雕刻倒是栩栩如生,忍不住全部扒回家裡,好做珍藏。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再往前,就是狀元樓了。

狀元樓為三重簷歇山頂樓閣式建築,樓內陳列著清光緒二十九年經濟特科第一名袁嘉穀(相當於狀元)生平事蹟,再現了歷史文化名樓的風采。樓內未得進,只是外面有雕刻有傳記,訴說這裡的千古風流人物。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下山了,貌似主大門的地方,卻是荒草叢生,大門緊閉,嚇得以為不得出的時候,看見門邊上有一條“走的人多了變成了路”。

回頭一眼,蕭條又幾分破敗,可是真真是一個好地方,奈何沒有重視起來。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一遇喜歡的地方,就會如滔滔江水般,不停息起來。

穿過馬路,就是那個令人驚豔的異龍湖了。而此時的太陽也是真真的令人睜不開眼,將帽簷再使勁往下壓上一壓,期待能夠請涼些。

彝語“水城”,叫“異欏”。明初漢人到石屏,不解彝語,誤以為“異欏”是湖的名稱,於是把湖名叫作“異龍湖”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異龍湖為雲南五大湖之一,排名第四,小於滇池、洱海、撫仙湖,大於杞麓湖。吐口在東,稱湖口河,位於新街。河上築有攔水閣,樓臺玲瓏別緻。琉璃瓦閃閃發光。湖口河向東流經建水,會曠野河而為瀘江,匯南盤江流入珠江。

打開網絡,有這樣一段話“異龍湖上及湖畔,風景名勝極多,大水城海潮寺,小水城後樂亭及來鶴亭,白浪水月寺,龍港廣映寺,五爪山羅色廟,湖北邊的乾陽山。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其中以來鶴亭最佳。一年四季,遊人不絕,全憑小船飛渡。這裡有“第二西湖”之稱。借一葉扁舟,登此亭則湖山一覽,心曠神怡,清風拂面,水波不興。遠看青山為屏,炊煙裊裊,綠水託著藍天白雲。

看不盡湖面輕舟,水上白帆,更添得陣陣漁歌,一抹彩霞。風鈴鐺鐺,伴著鶯歌燕舞。彝姑打槳採菱,驚起群群鷗鷺。亭上楹聯極多,均為明清騷人韻士遺蹟。從來鶴亭向南橫跨湖面,可達五爪山。這是從南岸伸到湖裡的一帶山脈,形若五爪,故名。與陸地相連處窄如魚脊。島上濃廕庇日,村落隱現,景色絕佳。”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聽聞曾經尚可泛舟湖上,在煙波浩渺間,荷葉深處找一個唱海菜腔的少女泛舟,聽極美的音樂婉轉,著實令人羨慕不已。不過去的季節已經看不見荷花了,因環境原因也再看不見輕舟了。

只是在木棧道上,穿過小島,在掩映的大樹下,打開小音箱,靜靜聽聽音樂。還有些大嬸在那裡婀娜起舞。亦有躺在草坪上,閉著眼睛小憩的,才發現這裡的人著實會享受。緩慢穿行,風有些大,將熾熱吹散了幾分,應該帶些吃食,再帶上一本書,將偷偷從酒店偷出來的浴巾放在草坪上,再帶一瓶清酒好了,喝到微醺,晃晃悠悠等日落,應是“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啊”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穿過大大小小的島嶼,有一條很長的木棧道,橫跨島嶼與湖畔,風很大,呼呼的吹著。迎著風,在棧道上行走,沒有了荷花,也沒有紅嘴鷗,有的是三三兩兩的行人。不過與我何干,在棧道上奔跑起來,聽風吟。

湖很大,走上一圈著實很累,罷了留給下一次再來,再不是一個人來,必應帶上三五好友才算圓滿。

腳有些不舒適了,乾脆光著腳走在尚有些滾燙的地上,太陽依舊很大,可是卻感覺一身清涼。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石屏不得不去的地方,一個名“煥文”,一個曰“異龍”

我是十七,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分享些給你們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