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讀書筆記方法,讓學生通過寒假讀書幫助成績突飛猛進

隨著國家教育部對語文閱讀的越來越重視,假期中安排孩子們進行閱讀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項作業。尤其是這個特殊的“長寒假”,閱讀更是成為重中之重。

但是如何閱讀才能讓閱讀有效果,是很多家長和學生困惑的地方。大部分學生平時也閱讀,但是總是覺得讀了也記不住多少,記憶力好的多少記一些,但是又不怎麼能用上。

在很多家長和學生看來,閱讀對於幫助學生提升成績好像並沒有太多的作用,其實這完全是由於讀書方法不正確造成的。

宋·朱熹《訓學齋規》:"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可見,讀書這個事情,絕不是單單的讀這麼簡單,法國思想家布韋說"讀書不做記號等於不讀書",不僅僅是做記號,做讀書筆記也是歷史上眾多成功人士閱讀效率高的不二法則。

那麼讀書筆記應該如何做呢?今天就把三種最受歡迎的讀書筆記方法詳細介紹給需要的朋友們參考。

3種讀書筆記方法,讓學生通過寒假讀書幫助成績突飛猛進

第一種,摘錄

摘錄法,就是通過劃重點、摘抄、剪報等方法,把閱讀過程中書籍中精彩的、富有哲理的語句、重要的片斷摘抄下來。

摘錄法尤其適用於初開始進行閱讀的低段學生,但同時也適合各個階段的閱讀者。

那麼,摘抄式的讀書筆記到底該怎樣摘抄呢?

1、摘抄到底摘什麼?

由於摘抄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寫作文更好做的積累,出於這樣的目的,摘抄的重點是兩個部分:

一是描寫與修辭,二是思考與抒情。

摘抄重點摘抄文章中精彩的描寫語句,一些有哲理的詞句,一些優美的抒情段落,會對作文有很大的幫助。書

2、摘抄原則

首先要選擇相應年齡對應閱讀水平與閱讀興趣的書。

其次以兒童文學名家為主,比如金波、曹文軒,沈石溪,湯素蘭等。

最後建議多選擇童話,寓言,兒童文學故事類的書。

3、適合做摘抄的圖書舉例

小學生:《城南舊事》《呼蘭河傳》《草房子》《毒蜘蛛之死》

初中生:《邊城》《我與地壇》《千年一嘆》《周國平散文集》

3種讀書筆記方法,讓學生通過寒假讀書幫助成績突飛猛進

第二種,心得體會寫作

每個人在閱讀一本書之後都會有一些屬於自己的心得、想法,如果能成為寫下來,就會幫助自己對所讀書籍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還能鍛鍊寫作能力,通常叫讀後感。

但是讀後感的寫作需要避免大量的引用原文,更多的是需要發表自己的一些體會和觀點,適當引用原文的一些案例來做例證。

這種方法非常適合初開始練習寫作的學生,不知道日常生活中該些什麼,怎麼寫,那麼可以從讀後感來進行練習。

有一種很好用的讀後感的寫作模式可以用"簡引述—亮觀點—講道理—結現實"來概括。

"簡引述"就是用敘述的方法簡述原文有關內容。

但"引"不是照抄,而應用概括的語言簡明扼要原文的內容概要。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

"亮觀點"就是開門見山的說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作為讀後感的全文主旨。"講道理"就是圍繞觀點進行

擺事實講道理,使發表的感想有各種示例、現實支撐。 "結現實"就是圍繞觀點聯繫實際,可以是聯繫個人的思想、經歷,也可以是現實社會現象。

通過這四個內容,一篇觀點鮮明的讀後感就完成了。

3種讀書筆記方法,讓學生通過寒假讀書幫助成績突飛猛進

第三種,提綱歸納,思維導圖輸出

這種方式的前提需要閱讀者擁有較強的閱讀能力,整理梳理書目的框架,對文章主要內容、層次結構進行梳理,通過列目錄、繪製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幫助對圖書的記憶。

提綱歸納並輸出思維導圖的讀書比較方法,可以幫助閱讀者對所讀書目的基本邏輯進行整體掌握,有助於閱讀者站在作者的角度上看待文章中所闡述的問題。

可以說,是否能夠複寫目錄,輸出一個邏輯清晰,結構完整的思維導圖,是考察一個人是否讀懂了一本書的最簡單的方法。

通過複寫一本書的目錄,與原目錄做對比,能夠很快的瞭解到自己對這本書的閱讀吸收情況,而思維導圖則就是對我們閱讀、理解、思考之後的成果展示,同時思維導圖也能夠幫助學生鍛鍊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

3種讀書筆記方法,讓學生通過寒假讀書幫助成績突飛猛進

最後,讀書還需要反思,通過不斷的問自己"通過這本書我學到了什麼?哪些知識是你過去從來沒有聽說過的?這本書對我的幫助是什麼?"等問題來提升自己的閱讀水平。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相信隨著閱讀時長的增長,不斷選擇適合的讀書筆記方法,無論是哪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自己的閱讀和寫作方面有很好的提升。

更多學習技巧、方法,點擊我的頭像,免費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