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快三歲了不肯脫尿片拉屎怎麼辦?誰有沒有好方法支支招?

許大嘴


小朋友從2歲左右就可開始進行如廁訓練,一般在3~4歲時能學會獨立上廁所進行大小便,入園時能更快的適應幼兒園生活。

孩子快3歲了,還不肯脫尿片拉臭臭,說明孩子對尿片的依賴心理過重,另一方面家長沒有及時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也是主要原因。

快3歲的孩子如何訓練獨立拉臭臭?我們可以通過鼓勁與引導的方式來進行。

1、寶寶長大了

小朋友都喜歡被人誇長大了,因為長大了就能些做大人才能做到的事情,比如坐馬桶上拉臭臭,爸爸、媽媽是這樣做的,寶寶也一定可以做到。

2、坐在馬桶上拉臭臭舒服

快3歲的孩子,對大人的話有一定理解能力了,我們可以反覆地跟孩子說坐馬桶上拉臭臭非常舒服,臭臭既不會粘在屁股上,而且拉完後直接用水就可以沖走了,鼓勵孩子去嘗試。

3、專用小馬桶

讓孩子選擇一個喜歡的專用造型小馬桶,讓孩子先把小馬桶當玩具來玩幾天增加熟悉感,讓孩子坐上去玩一玩,再鼓勁孩子在上面大小便。也可以選擇兒童專用馬桶墊放在馬桶上,既衛生又安全。

4、利用玩具、故事、視頻引導

市面上有專門針對如何引導小朋友上廁所的玩具、故事書與教學視頻,形象生動又容易讓小朋友接受。

總之,對快3歲的小朋友進行拉臭臭訓練,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心理反應,給孩子足夠的耐心與信心,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孩子一般都能適應使用馬桶。如果孩子有長時間依賴紙尿片拉臭臭、不用就不拉的情況,家長需要高度重視,這純屬就是孩子的心理因素引起,必要時要看醫生,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


育兒生活快樂多


我家孩子正在經歷這個過程,孩子已經三歲多了,年前還一直用尿布溼,後來學校放假後,在家一直給他穿開襠褲,訓練了大概2天,他就知道大小便自己去衛生間坐他的小馬桶,大便後會喊我幫他擦屁股。過了大概10天左右,有一次要睡覺了,我幫他穿上尿布溼,準備睡覺。他在床上躺了一段時間一直沒睡著,後來自己坐起來了說要尿尿。然後我就帶他去衛生間尿尿。我覺得這就是進步,至少他穿著尿布溼也知道要尿尿了不會再尿在尿布溼上了。我想趁他開學前,再利用10天的時間訓練他穿整襠褲,他自己可以大小便脫提褲子。我覺得以前的人們還是很聰明的,小孩兒小時候一開始穿開襠褲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捂臉]


平凡美麗在路上


我的孩子也是馬上滿三歲了,是去年冬天脫尿不溼的,具體說是在去年夏天就開始做準備了,剛開始白天給脫,再是晚上脫,白天時,經常嘮叨,提醒孩子要拉尿尿了,這個很重要,因為有時候孩子玩著就會忘記這事,因而導致脫尿片失敗,過一段時間就會適應的,相信寶貝適應能力很快的,晚上的話還是先給他穿尿褲吧,整個冬天我是給孩子穿的,因為怕萬一尿床,不過,很欣慰寶貝幾乎沒有尿過,第二天起來片片都是乾的。孩子脫尿片是要一個過程的,慢慢來,如果現在實在不願意,等天熱一點再脫也是可以的,再等寶寶一段時間,到天熱的時候你給他穿那熱的他都不願意穿呢,主要是夏天時就開始項冬天過渡做準備。相信你寶寶很快就會脫的。


yanjin812


我家以前也是這樣。不管何時一定要包尿布才拉大便,後面,我們把尿不溼藏起來,他要拉的時候就說尿不溼用完了,等下去買,急的話就拉小馬桶。他憋不住了就會同意。後面一段時間記得藏好尿不溼,慢慢就好了。記得早上醒了第一件事就是把尿不溼脫了。


用戶23093225589


我小孩之前也是這樣,大便的時候非要穿尿褲才行,要慢慢耐心的教,後來不給他穿尿褲,他可能暫時就不拉,憋急了就拉褲子裡了,或者等他在拉的時候讓他坐坐便器,平時也可以拿坐便器讓他坐一下,讓他適應,多坐幾次習慣了就好,教他大便的時候要跟大人說,坐這個上面拉粑粑就不會弄髒屁股啦,穿紙尿褲拉粑粑,會弄髒屁股,屁股會很臭的,一開始要做好心裡準備,也不要怕他拉褲子裡,怕收拾,越是這樣越難改變他的這個習慣。還有就是拉褲子裡也不要去責怪寶寶,而是耐心教他要怎麼說怎麼做。


梅韻清殊1


我小孩,當初就是這樣,後來因為要上幼兒園了,沒有辦法,只好慢慢的引導他,比如會問一問他想在哪裡拉便便?如果他想在房間或者是客廳都可以,然後我們當時是在地上放了一張紙,讓他拉在上面,記得要及時的鼓勵他,只要成功了一次就可以了。


森林與松鼠


不願意=不信任,安全感對於孩子來說是心理成長的養料

改變孩子的行為,我們就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動機,而孩子不願意脫尿片拉粑粑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但是動機只有一個:對周遭環境的不信任。

  • 孩子不願脫尿片的原因:

1. 尿片給他帶來了便利性,即穿尿片拉粑粑給他帶來了心理上的舒適感;

2. 尚未嘗試過脫尿片拉粑粑,即沒認知到有新的方式;

3. 脫尿片拉粑粑給他帶來了困難,即沒體會到、沒適應脫尿片拉粑粑的便利性;

4. 逃避責罰,即脫片拉粑粑的時候做不好、做錯了被責罰;

5. 逃避羞愧,即脫片拉粑粑的時候做不好、做錯了乃至做好了,仍然被恥笑,建立了脫片拉粑粑=丟人的認知;

......

但無論何種原因,其心理底層因素,就是寶寶對周遭環境的不信任,不信任脫片的好處,不信任新方式優於舊有方式,不信任父母,總而言之,寶寶覺得脫片拉粑粑“很不安全”。

  • 孩子不願脫尿片拉粑粑的心理動機

在心理學上認為,肛欲期(1~2歲)的孩子會視排洩物為自己的一部分,排出等於把“秘寶”貢獻出去,當寶寶對周遭環境不信任乃至拒絕的時候,就會選擇保留“秘寶”,拒絕獻出。

拒絕獻出秘寶的這類寶寶會選擇憋著,直到忍不住了才排洩,並且伴隨著排洩會產生負面情緒及行為(例如明顯帶有情緒的大哭大鬧,相反嬰兒時期的孩子拉粑粑而大哭的情緒是不滿,更多的是通知父母要及時清潔)。

  • 3歲了,還在肛欲期範圍嗎?

而家長會有疑惑:“我家寶寶已經三歲了,不在肛欲期的範圍之內呀!”

要知道,任何一個心理發展區間都有可能延後或者停滯發展,這份可能性包括了以下三個原因:

1. 因人而異的滯後性,肛欲期的範圍是1~2歲,但實際上每個孩子的發展情況不同,稍晚一些也是正常的一個現象;

2. 被過度滿足的滯後,每一個心理發展區間如果被過度滿足,都會有停滯發展的狀態;

3. 缺乏或不被滿足的延後,延後和滯後不同,滯後是停滯發育了,而延後是時間被延長了;

換言之,孩子的肛欲期心理發展區間,並沒有順利過度。

  • 孩子並不拒絕拉粑粑呀?

孩子並不拒絕排洩,但是用尿片緊緊兜住排洩物,與自己的肌膚緊貼,仍被孩子視為沒有離開自己;

另一個層面則是孩子可能視尿片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就像自己的可脫落組件一般;

  • 小結

解釋了那麼多,其實就只有一句話:孩子缺乏安全感,對周遭環境(包括人事物)的不信任。

那麼我們怎麼樣幫助孩子呢?畢竟3歲要上幼兒園了,可不能戴著尿片去。


讓孩子脫掉尿片,從其表因入手,逐步修復孩子的安全感

讓孩子脫掉尿片並不難,態度強硬點、手段剛點就可以了,也就是俗稱的“揍一頓打一頓”,但這些方式僅僅是解決了表面的問題,這份不安全感可能被武力鎮壓,但並不會消失,始終需要一個宣洩口。所以,打罵只能解燃眉之急,而不能治標。

真正要解決孩子的問題,需要從表因入手,核心是逐步修復孩子的安全感,讓他順利度過肛欲期。以下建議,可供參考:

1. 從表面原因入手,建立新的認知

對於123點表因,我們需要做的是給與孩子新的方式,並讓孩子體驗到這一方式的有效性。

我們需要為孩子準備一些必備品:兒童廁具,可愛的兒童廁具可以引起孩子的興趣,只要孩子願意坐下,就是一份嘗試,我們需要在一開始就給孩子強調他的興趣:“坐在這裡拉粑粑,好像很有趣的樣子,你要試試嗎?”

而當孩子做到了在廁具上排洩的時候,我們就需要給他強調新方式的舒適性:“哇哦!在這裡拉臭臭是不是很舒服?粑粑不用粘著小PP,皮膚乾爽對嗎?”

對於4、5點表因,我們要做的就是向寶寶保證,不再懲罰他、取笑他,並積極鼓勵他進行排洩。最重要的是要說到做到。孩子必然會經歷一個觀察的階段,他會試探父母說的是不是真的。

當然,如果孩子非常抗拒,家長如何保證都不作效,那麼我想你要回想一下自己曾因此給孩子帶來多大的陰影,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反思自己怎麼在孩子面前建立了光說不做的形象--對年幼的孩子而言,父母是最值得信賴的人,而如果出現不信任父母的情況,那必然是遭受到了嚴重的傷害。

2. 走出肛欲期,從對排洩物的認知開始

前文所述,孩子抗拒周圍環境的時候,他就不願意獻出自己的“秘寶”。讓他接受環境,或許短時間內不能做到,但對排洩物的正確認知則可以。

當孩子認知到這不是他身體裡的寶物,而是身體排出的廢棄物時,他自然就不會對此產生留戀的感情。

而對此,我們可以通過繪本、動漫、甚至實物(需要父母克服噁心,從氣溫、外觀等方面讓孩子去感知),讓孩子認知到這一點。

3. 修復安全感,從擴大安全感獲取源開始

肛欲期的滯後,意味著孩子仍然把安全感獲取源建立在括約肌的控制上,但毫無疑問,這種單一的獲取方式並不適合孩子的發展。就如孩子只從媽媽身上獲取安全感,就會賴上媽媽一樣。

因此,我們需要讓孩子獲得新的安全感來源,這就是我們常強調,父親(及其他陪伴者)的作用。增加孩子的陪伴人物,以及陪伴時間,拓寬孩子的活動範圍,讓他逐步從其他人身上獲取安全感,讓他從其他探索世界的方式中,獲得自信,把安全感建立在自身能力上。


淅爸育兒記


孩子三歲了不肯脫尿片拉粑粑,倒也不是個例,很多孩子就是幼兒園前後才學會自己獨立坐馬桶拉粑粑。

這個問題一分為二來看。

第一種情況:你平時有給他做這方面的引導,但沒有成功。就是說你平時教給過孩子摘了尿不溼拉粑粑,但是孩子不願意接受。那你就注意看一下孩子是什麼原因不願意接受。

兩歲左右是孩子的“肛欲期”,就是孩子會通過糞便的排洩獲取一種快感。這個時候就可以對孩子進行排便的一個訓練和引導。根據我家孩子經歷給你建議:

1.家長示範,耐心引導。可以讓孩子看爸爸或媽媽蹲馬桶上廁所,讓他明白拉粑粑是正常的一個舉動。

2.看一些繪本或網上找一些小視頻,讓孩子瞭解,我們當時就是看了小熊系列繪本里的《拉粑粑》,繪本是很直接向孩子傳達知識的一個途徑。

3.買一個可愛的小馬桶,讓孩子先當小玩具玩,我們家的一開始就是坐上面玩,後來習慣了接受了,就順其自然在上面拉粑粑了。

4.給孩子適應的過程,切記不要用一些語言來刺激傷害孩子,更不要訓孩子,這樣的話他可能會更加排斥。

第二種情況,如果你平時沒有給孩子做過相關的引導,孩子肯定習慣了用尿不溼了,從現在開始訓練吧。

因為孩子太小了,他認知這個世界的途徑太少,所以很多時候就是模仿加學習的一個過程,父母在養育的過程中稍加註意,適時引導就可以。

具體方法參照第一種情況就行。這個算不上什麼大的毛病,放鬆心態慢慢引導孩子,一定會沒問題的。但切記不要太嚴厲的對孩子,如果讓孩子感覺緊張,心理會產生壓力,會影響他對大小便的控制。

我是彩虹媽媽,是媽媽也是老師,歡迎一起交流,共同成長。


彩虹媽媽有能量


孩子自己知道大小便,是小寶寶走向獨立的第一步,也是許多新手爸媽非常關心的議題之一。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訓練寶寶自己大小便?又該怎樣訓練呢?

一般而言,大多數寶寶可以在 2 歲左右開始接受如廁訓練。

家長應該採取相對溫和的方式來進行訓練,並且記住:寶寶對大小便的控制是有反覆的,要從內心深處接受這件事,並允許寶寶在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逐漸學會自己大小便

對於寶寶的如廁訓練,碗兒媽建議如下:

1. 紙尿褲乾爽衛生,寶寶舒服,大人省力,最重要的是不會影響睡眠大事,嚴重推薦!

2. 如廁訓練宜晚不宜早。早開始未必早成功,當寶寶身心沒有準備好,那些強迫、一會一次的嗡嗡提醒以及挫敗感可能造成心理陰影。

3. 準備好與否如何判斷?時間大致為大便訓練1歲左右,白天清醒時小便訓練2歲左右。但絕對因人而異,不要比較,只尊重自己寶寶。準備好的信號:告訴你她有尿了或剛尿過了;想擺脫剛溼了的紙尿褲;有模仿大人上廁所的行為;觀察紙尿褲發現兩次排尿間隔較長在兩、三個小時……這時,小心的“引誘”她邁出這一步,如發現她不情願很牴觸,真的,再等等!








洋蔥媽媽的生活錄


以中國的教育制度來說,孩子在三歲前脫離紙尿褲是最佳時期,也就是孩子入園前要脫離紙尿褲,這樣更利於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目前你家孩子三歲,也是來的及的,剛好離入園還有半年的時間,趁著夏季就可以有意識的進行如廁訓練。

那麼我們究竟該怎麼做?

1、挑選合適的季節

個人認為如廁訓練的最佳季節是在夏季,夏季訓練有幾個好處,孩子尿褲子不怕著涼、換洗的衣物易洗易幹、孩子也會比較樂意脫掉紙尿褲!這邊強調下,不要給孩子穿開襠褲,不管男孩女孩,穿開襠褲容易讓孩子私密處直接接觸細菌和灰塵,不利於孩子健康!

2、平常心對待孩子尿褲子

剛開始訓練如廁,父母不能操之過急,要平常心對待孩子尿褲子的行為。我家孩子在計劃如廁訓練前,我準備了至少10條褲子,就是做好他尿褲子的準備。如廁訓練切記不罵孩子、不打孩子,如果在訓練之初就責罵孩子,孩子會對如廁有恐懼心裡,如廁=被罵,一旦這個設定形成,只會越難完成如廁訓練!

3、通過其他途徑讓孩子理解如廁行為

有些寶媽訓練如廁就乾巴巴的行為上訓練,實際上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讓孩子理解什麼是如廁行為,這樣訓練起來更容易些。比如一些關於如廁的繪本,可以跟孩子講講,還有一些如廁演示玩具,可以陪著孩子玩,讓孩子更快的理解如廁的流程,待到實際如廁訓練的時候,孩子會比你更積極!



4、準備好孩子的坐便器

如廁訓練得有工具,家裡的馬桶在孩子眼裡看起來可能有點危險,總怕自己掉進去😂。所以建議買了可愛的兒童坐便器,買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樣式,這樣孩子對自己的所有物就不會有過多的排斥,訓練就順手多了!


5、可以給孩子找個自主如廁的同齡夥伴

孩子有很強的模仿力,不要忽略了他們這個強項。如廁訓練也是如此,假如他有個小夥伴能自主如廁,你家孩子跟他一起玩久了,他也會模仿著做,這未嘗不是一種途徑!

最後如廁訓練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要輕易放棄,別訓練幾天發現不行又給他穿上紙尿褲,如此反覆反而不利於孩子脫掉紙尿褲,要堅持到底,要相信孩子很快就能脫掉紙尿褲!

我是楷媽談育兒,育兒路上與你分享,喜歡我就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