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南極洲:大小接近亞特蘭大的冰山剛剛融化了冰川


外媒:南極洲:大小接近亞特蘭大的冰山剛剛融化了冰川

一座面積超過300平方公里的冰山,很快就破碎

一個有關世界邊緣冰川消散的故事,威脅到海平面上升,並有可能導致難以言喻的環境變化。

歐洲航天局(ESA)週二拍攝的衛星圖像顯示,一座冰山已經打破了南極洲邊緣的松島冰(PIG )。

這是一個很大的。這座冰山面積超過300平方公里(116平方英里),幾乎和亞特蘭大一樣大,大小與馬耳他差不多,儘管它很快就破碎了。

ESA地球與任務科學部負責人Mark Drinkwater對CNN表示:“您所看到的既恐怖又美麗。”

他補充說:“從這些圖像中可以明顯看出(松島冰川)正在對氣候變化做出巨大反應。”

雖然從冰川上產冰山是自然過程,但是Drinkwater清楚地表明,在南極西部看到的融化和產冰速度比在衛星記錄中觀察到的要大。

他指出冰川系統存在“不平衡”現象,這意味著溫度升高,海水變暖和降雪量減少的影響無法使冰川自我補充。


外媒:南極洲:大小接近亞特蘭大的冰山剛剛融化了冰川

歐洲航天局提供

派恩島冰川及其鄰近的Thwaites冰川有效地充當了連接南極西部冰原和海洋的動脈。據美國宇航局稱,該地區擁有足夠的冰層,可將全球海平面提高1.2米(或4英尺)。

本月初,ESA的哥白尼前哨衛星任務捕獲了出現了幾天並“迅速”增長的裂縫。

僅幾天後,冰川(也稱為PIG)“產卵的仔豬”,歐洲航天局說-在一個稱為產犢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大”冰山。其中最大的一個是如此之大,甚至被取名為:B-49。

飲用水錶明,這是由於冰架的持續不穩定性,冰川下的溫水含量更高,導致其底部的破壞更大。

據歐洲航天局稱,這種鬆動現象對於派恩島冰川來說並不新鮮。

PIG在2019年發現了兩次大裂口,科學家一直密切關注裂縫和變化。

但是在過去的25年中,它一直在流冰。美國宇航局在新聞稿中說:“自1990年代初以來,松島冰川的冰速急劇增加到每天超過10米(或30英尺)。”

歐空局說:“它的浮冰鋒面平均厚度約為500米,在過去30年中經歷了一系列的崩塌事件,其中一些事件突然改變了冰鋒的形狀和位置。”

自1990年代以來,由ESA建造的衛星繪製了冰川的變化圖,自1992年以來多次發生了產犢事件。

衛星圖像是作為南極洲尖端的研究基地記錄下來的,該記錄是該大陸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溫度。上週,西北部一個地區達到了攝氏18度以上(華氏65度),幾乎比五年前的最高紀錄高出一個攝氏度。

迪克沃特說:“海平面上升可能會對經濟和社會產生巨大影響。我們一直在呼籲像這樣的手段。” “這些衛星正在顯示已經損失了多少質量。”

他說,他希望這些圖像將繼續成為監測冰川變化和改善公眾知識的“空中之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