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朝不讓吃鯉魚的禁忌,探索全國第一大姓——李姓的發展史


導讀:中國古代有很多禁忌,特別是帝王家的名諱格外的要注意,如果不知避諱,甚至有殺身之禍,輕的也要挨個幾十大板。比如李唐王朝的國姓為李,全國就禁食鯉魚;開國皇帝李淵的父親名叫李虎,全國就禁食老虎,甚至帶虎的傢伙式都得改名字。

那麼李姓是怎麼來的?

李姓經過了怎樣的發展?

現如今是什麼樣子呢?


從唐朝不讓吃鯉魚的禁忌,探索全國第一大姓——李姓的發展史

李字


眾所周知,李姓統治者多集中在唐朝,這也一度使得大唐李氏成為當時最顯赫的家族。不過這一姓氏既給歷史帶來尊崇的身份和地位,也給平民百姓帶來不少不必要的麻煩。


根據《酉陽雜俎》的記載,由於唐朝時期李為國姓,所以當時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要遵守一條奇怪的禁令,那就是禁止食用鯉魚,每當漁夫捕捉到鯉魚,按照相關律例必須將其放生,倘若漁民敢在市面上兜售鯉魚,一經查處一律重打六十大板。與接下來的禁忌相比,禁食鯉魚倒還算高雅。在唐朝時期,普天下的老百姓禁止食用老虎,就連虎這個字,也是禁忌說不得。何故如此呢?


從唐朝不讓吃鯉魚的禁忌,探索全國第一大姓——李姓的發展史

老虎


原來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父親名為李虎,為了避其名諱,朝廷自然會在虎上大做文章。唐代規定但凡遇到虎字,一律以馬代替,在此之前老百姓通常管如廁用具叫虎子,在此之後虎字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馬子。到後來這種物件又被改名為馬桶,並沿用至今。


從這些典故來看,李姓堪稱古往今來最威風的姓氏,甚至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中國老百姓的風俗習慣,那麼李姓源於何處呢?今天就讓我們看看李姓的由來,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李姓的來源史學界不一而足,其中較為浪漫的一種說法為,李氏源出於贏氏,血緣先祖為皋陶,皋陶是何許人也呢?此人便是舜時期負責刑法的大官,當時皋陶的職位被稱為理官,由於皋陶盡忠職守深受舜信任,所以後世的理官均由皋陶的後人世襲,久而久之皋陶的後代開始以理為姓,在古代"理"與"李"相通。

段玉裁《說文解字·木部》曰: "古李、理同音通用, 故行李與行理並見, 大李與大理不分。


直至商王帝辛時期,皋陶的後代理徵(字德靈,封為中吳伯,是上古帝王顓頊之後皋陶後代,為李氏得姓始祖李(理)利貞的父親),因秉公執法、鐵面無私而得罪了紂王,慘遭殺身橫禍,理徵的老婆帶著孩子理利貞為了避難,逃出朝歌,在逃難的過程中母子二人險些餓死,幸虧路上的一棵李子樹救了二人性命,他們靠著食用李子果腹存活下來,為了躲避接下來的災禍,同時感謝李子樹的救命之恩,理氏後人將姓氏改為李。


從唐朝不讓吃鯉魚的禁忌,探索全國第一大姓——李姓的發展史

老子李耳畫像


然而另一種說法卻與李子樹沒什麼直接關係,根據《姓氏考略》周朝以前中國並沒有李這個姓氏,李氏最早出現在史料中是老子——李耳,我認為李耳或許就是理氏的後裔,只是這一姓氏從理到李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圖騰說。相傳在商朝的時候,有巴人居住在鍾離山(在今天湖北長陽西北一帶),周武王把商朝滅掉後,封巴人於巴(在現在的重慶巴南區一帶),稱巴子國。古代巴人以虎為圖騰,在古代巴語中,把虎讀作李,當虎圖騰演化為姓時,巴人崇仰漢人之姓,就以讀音為準為李姓。我認為這種說法沒有什麼說服力,只是一種傳說而已。

我更相信第二種說法,在史書記載上第一次出現李姓就是李耳——老子。李耳正好活躍在先秦時代早於孔子,李耳是李利貞的後代,在商朝帝辛時代,李利貞隨著母親逃難來到了今天的河南鹿邑附近。歷經幾百年繁衍生息,人口在現今河南地界居多。到戰國末期,李姓的活動區域逐漸的擴大到今天的山西、河北、陝西、四川、湖北等地,這是一個主要的繁衍活動時期。

而秦漢時期是李姓進入了重要的發展階段,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開始了平定南越與西甌,由於當時人口較少,只能是在中原地帶往偏遠地帶移民,從這時起李姓開始進入現在的兩廣地區。而李耳的後代輾轉進入隴西發展成為了當地的望族,遷移的河北的李姓成為了趙郡的名族大家。


還有一種李姓的由來就是由統治者賜予而來或者是統治者被漢化後改姓而來的。

在東漢末年,諸葛亮在平定南方蠻夷後,見當地原住民大多沒有姓氏,便賜了許多中原姓氏給他們,如趙、張、楊、李,其中便有李這個姓氏。

南北朝時期,北方少數民族佔領中原,為了很好地管理中原地區的百姓,統治階級逐漸被漢化,其中北魏孝文帝就恢復了鮮卑族複姓吒李為李姓。

西夏的拓跋氏原為李陵的後裔,在唐朝末年恢復了李姓。

從唐朝不讓吃鯉魚的禁忌,探索全國第一大姓——李姓的發展史

唐朝疆域圖


李姓在中國歷史上進入鼎盛時期是從隴西的李姓在南北朝後期進入統治階級的行列開始,直到李淵建立大唐。李唐王朝享國289年,貴為國姓的李姓,在全國都有其宗族,也就是從這時起李姓開始在全國繁衍生息,人口迅速增長,李姓人口開始膨脹式的發展。

遷徙人口最多的是宋朝的靖康之變,北方人遷往南方,此時人口的分佈相對來說更廣,在南宋統治的百年間,李姓在南方的繁衍生息範圍變得更廣了。

到了明初,人口遷徙開始往海外遷移,這其中就有李姓人口,據《明會要》記載,明洪武二十五年,明朝曾賜給琉球國"閩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來朝貢",其中就有李姓。琉球國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許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華人。

到了清朝末及民國,李氏遷往海外的也不再少數。

從以上的例證以及人口分佈與發展來看,李氏的血緣並不簡單,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李姓的人口中有的還有猶太人的血統。這件事或許李姓的朋友根本就不清楚,唐朝時期曾有許多猶太商人來到中土經商,與中原進行了友好的交流並持續到宋朝。到了北宋時期來到中原的猶太人越來越多,他們主要生活在各大城市中從事經商,在這些猶太人中,李姓者居多,其中緣由已不可考。我推測早年唐朝統治者賜猶太人為李姓因此一千年後才會出現許多李姓的猶太人,時至今日李氏已開枝散葉到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成為了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


從唐朝不讓吃鯉魚的禁忌,探索全國第一大姓——李姓的發展史

2019年中國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姓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中國大陸李姓人口多達9500餘萬,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是當今中國第一大姓,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姓氏,世界上大約有2至3億李姓人口。在韓國越南和朝鮮李姓都是大姓,僅次於金姓和阮姓。在華人佔少數民族的美國李姓竟排到22位。並且根據統計,李這個姓氏中僅在中國就出現過六十多名皇帝,可以說無論從人口數量,家族的顯赫程度和對社會的貢獻和影響,李姓都堪稱全球第一姓氏。

我姓李,因此感覺此時格外的自豪,自豪的原因就是因為我的姓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吧!而且因為李姓的原因,統治者竟然讓百姓避諱而因此改變了百姓千年的風俗習慣,還流傳至今。你是姓什麼?你的姓氏有什麼發展史?歡迎評論。

總結:中國歷史上存在著很多的姓氏,每個姓氏的發展史都是一段精彩的故事,李氏的發展只是在這眾多的姓氏中發展的最多的一個而已。古代姓氏的發展蜿蜒曲折,戰亂、災難、人為改動,都是姓氏發展的不幸,但是姓氏的傳承卻不會因此而斷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