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斬獲四獎的這部影片 到底是治癒片還是致鬱片?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愛看電影的遊娛論標兵。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揭幕,由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國際影片,這四個獎項足以說明這部影片的優秀。


寄生蟲:斬獲四獎的這部影片 到底是治癒片還是致鬱片?


《寄生蟲》圍繞兩個階層:窮人和富人,來自貧窮家庭的基宇通過擔任家教老師成功接觸富人生活圈,窮人四口像黑夜中行走的蟑螂,寄生在富人家,最奇妙的是富人家的地下室還藏著傭人的丈夫。

寄生蟲:斬獲四獎的這部影片 到底是治癒片還是致鬱片?


貧富差距、社會階級決定了不同的思想意識,因為貧窮所以為了生活可以不擇手段,因為富有因而善良且高人一等,一切都理所當然且合情合理。連身上的氣味、所吃的食物、甚至是愛好都是階級的象徵。

寄生蟲:斬獲四獎的這部影片 到底是治癒片還是致鬱片?


故事的最後,父親被困在了更深層的地下,用摩斯密碼寫給兒子的信中編織出一個美好的“計劃”,只要躋身上層階級便可實現。不得不問,兒子真得能打破階級固化,躋身上層社會嗎?


寄生蟲:斬獲四獎的這部影片 到底是治癒片還是致鬱片?


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人生七年》這部紀錄片,它驗證了導演的最初猜想:英國社會的階級難以逾越,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窮人的孩子依舊是窮人。優良的社會資源早已按照既定格局被瓜分殆盡,最可怕的並不是物質貧窮,而是精神貧瘠。

寄生蟲:斬獲四獎的這部影片 到底是治癒片還是致鬱片?


在目前階級仍未完全固化的中國,公平的受教育權或許是改變貧者命運的唯一途徑,如果社會底層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精神滋養,我相信“窮不過三代”的老話終有一天能夠實現。

電影所反映的社會現實讓人不免有些沮喪,大家有什麼看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