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思維,決勝未來的六大能力》讀後感


《全新思維,決勝未來的六大能力》讀後感

這本書的作者叫丹尼爾·平克,是著名的未來學家、趨勢專家,他被稱為21世紀商業思潮的拓荒者。

我們都知道,左腦負責的是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過去我們一直覺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目前左腦思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只是已不足以滿足人們的需要。

根據最新研究,智商在影響職業成功的因素中所佔的比例是:4%~10%

《人類簡史》那本書上說,工具的攜帶讓我們成為了人,人類發明了越來越多的工具,來代替人力;在可重複和可計算的工作中,機器智能總是會戰勝人類。人工智能也將逐步替代我們人類去做更多的事情。

人工智能不是無所不能的,至少人類在共情,直覺,第六感這些方面是有優勢的。

三感三力是未來每個人的必備技能:設計感、娛樂感、意義感、共情力、故事力和交響力,接下來我們說說三感三力

第一是設計感,不僅是實用。如果僅僅是實用的話,成年人十年不買衣服不買傢俱也沒多大問題吧?

第二是故事力,比如說,國王死了,王后也死了。這是事實,故事是國王死了,王后也傷心而亡。這就是故事,顯然故事更能打動人。書上說存在沒有汽車的社會,卻不存在沒有故事的社會。其實,我們都只是手提公文包的穴居人,等著別人講故事給我們聽。

第三是交響力,交響力就是綜觀全局的能力。就好像中醫把脈抓藥,考慮的是全身,而西醫看病只是看生病的那個器官。擁有交響力的人最具有創造力,能夠看到被其他人所忽視的事物之間的聯繫。

第四是共情力,不僅要有邏輯。我們是喜歡聽道理,而是喜歡被傾聽呢?顯然是後者。

第五是娛樂感,幽默感和遊戲力被綜稱為娛樂感,用命令的方式和用幽默的方式溝通顯然都喜歡後者。遊戲力我就不說了,《遊戲改變世界》這本書講的非常詳細。娛樂的對立面不是工作,而是沮喪。

第六是意義感,我們不僅僅是在追求財富。意義感也接近於馬斯洛的自我實現。人們越來越重視在平凡的工作中,發現自己的價值

書裡還講了培養這六種能力的方法和技巧,這裡我就不詳細和朋友們分享了,夥伴們有時間可以翻看一下這本書。

全新思維不僅僅是右腦思維,而是如果左腦的理性和右腦的精神性相結合,效果會很好。

其實我們人類天生具備這些技能,只是在成長過程中把這些天性給壓制了。像我們祖先早就會在洞穴裡講故事、早就會自己設計工具、早就會發明創造。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運用知識的同時,要注重情感的東西,把失去的東西拿回來。

最後,我們以曾鳴教授《智能商業》的一段話來結尾。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兩面性,網絡和智能一方面使得更有創造性、更有價值的工作擁有了更低的進入門檻、更多的實現渠道和更好的收入水平,這是我們的希望所在。但另一方面它們也使得很多簡單重複且缺乏創造力的工作崗位被大量替代,從這個角度看,無疑又是絕望之音。

縱觀歷史,我們要看到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如果說農業時代是經驗的時代,工業時代是知識的時代,那麼互聯網和數據時代就是創造力的時代。未來,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將由人類的想象力驅動向前,一切都將圍繞創造展開。

經濟學家周其仁有一句話概括得非常到位:“文明的一次次傳承和復興,就是一步步找回對人的尊重。”人不應該做那些重複性的工作,而應該多做創造性的工作,這個想法一脈相承,一直引領著人類的文明之火綿延至今。

人類的整個歷史進程,就是以更新的技術,在更大的群體範圍內,共同尋找更優的解決方案,積累更大的文明成果。

日記本

小禮物走一走,來簡書關注我

讚賞支持

相關推薦

二婚,說不完的痛心

閱讀 5080

5天純賺1萬人民幣,抖音不再只是娛樂軟件,更是一個變現工具

閱讀 5212

為什麼是樊登?

閱讀 1709

九個值得練習的社交技巧

閱讀 4323

我不明白,為何公婆對兒媳的要求如此的高?

閱讀 9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