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具技术含量的观影姿势:透过文艺作品窥探社会人文

更具技术含量的观影姿势:透过文艺作品窥探社会人文

一到节假日,绝大部分人的固定活动就是宅在家里看剧,特别是这段特殊的日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用来煲剧是再好不过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看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呢?不少人肯定会莫名其妙,怎么?看电影看电视谁不会?难道这有什么技术含量?

如果我们只看到电视或电影那最表面上的一层故事情节的话,那么这就纯粹是打发时间,徒然的消耗我们的生命。欣赏文艺作品,当然包括电影和电视剧,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最浅层次,而是要去挖掘文艺作品中更深的含义,怎么去欣赏文艺作品呢,有多种方法和角度,我现在要讲的,是透过文艺作品去窥探作品中的社会人文,这远比作品的故事情节更生动有趣。

文艺作品,不仅电影电视剧、还有音乐小品舞蹈等等,它是我们现实生活浓缩之后的戏剧化表现形式,艺术创作源于生活,所有的文艺作品,无论它的题材情节多么荒诞,都是创作者所处现实社会的折射。

创作者将自己所处社会生活所经历所感,经过艺术化的加工,浓缩成一个时间或长或短的文艺作品。我们作为文艺作品的受众,在欣赏作品的时候得到了极大的精神满足,而后呢,我们更可以将这部作品稀释为支撑它的社会人文现象,或事件,通过这部作品,我们足不出户就可窥探一个与我们当前社会有着极大差异的世界。

以印度和日本的文艺作品为例。

更具技术含量的观影姿势:透过文艺作品窥探社会人文

以《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为代表的印度电影,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在市场上有很好的反响,让观众对印度电影产生里浓厚的兴趣。印度电影有个极为显著的icon,就是歌舞,反映出了印度人天生的乐天派,而且电影里面的情感情绪,非常的饱满。一般我们都是当做猎奇,觉得好玩,但是这些情绪饱满的电影它的社会土壤是什么呢?人类进入21世纪了,印度的种姓制,这种上古的落后制度依然根深蒂固,种姓制造成了社会的极大分裂,中下层人民极难通过自己的奋斗实现种姓翻身,既然这样他们就基本是认命了。所谓我们看到印度电影中,不少主人公的翻身,并不是通过正常的奋斗,而是彩票式的天降大运。

那么日本作品呢?我们看到电影中的日本人的生活,处处安详平静,人人平和礼貌,一派社会大同的景象,但是,诡异的是,日本人对于上级或长辈,那种无条件的顺从和听命,即使是对于平辈之间的小心翼翼,在我们看来有着太多说不出的不适和别扭。日本早就进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行列,社会高度发展,生活水平远高于中国,我们现在看日本三四十年前的电影,其里面的外景街道以及室内布景,至今看来都不会觉得过时。而与日本高度资本主义发达社会矛盾的是,它还有相当的封建社会残留,封建社会是等级制的,所以我们看到日本人对于长辈和上级唯唯诺诺毕恭毕敬,还有日本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他们骨子里的不安全感,这是与日本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的,频发地震海啸,在这种环境下,试问怎么会有安全感呢。

更具技术含量的观影姿势:透过文艺作品窥探社会人文

须知,文艺作品的故事情节,只不过是他的表现形式而已,一个文艺作品他在情节上引人入胜,当然是成功的,但是他所表达的并不只如此,包裹在文艺作品外衣之下的,是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他的价值观等等。

文艺作品故事之下的东西,才是更加有趣又意思的,可以让我们琢磨许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