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對書法都是什麼感覺?

素心瑜伽


非常有幸被邀請來回答這個問題,謝謝

這裡沒有正確答案,也許可以從幾個對比角度來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1.

古代書家對文房四寶非常挑剔,非精品不用“蔡邕自矜能書,非得紈素不妄下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張芝筆、左伯紙及臣墨,皆古法。兼此三具,又得臣手,然後可以盡徑丈之勢,方寸之言。”

在古代書法是有錢人家玩的,筆墨紙硯都非常昂貴,尤其在紙張大小的限制下,留存下來記錄的作品字跡都不大,尺幅都比較小,到明清以後,造紙術極大發展之後降低了書寫成本,才出現了大幅的作品。紙變得不那麼貴了,才能飛入尋常百姓家。

2.

碑帖拓片被影印大量發行,書法資料得來容易。從前碑帖拓片被稱為黑老虎非常貴,書貴宋元,精良的刻本和真跡都是收藏在帝王將相家中,古代普通老百姓沒機會看,就算有盜版,粗糙的摹本也無法學到真髓。

直到民國時期出現了珂羅版(玻璃版印刷,它是照相平版印刷工藝的一種。)能夠逼真還原原作,書法碑帖才能廣泛地開始傳播。

所以此刻我們是處在書法學習的最好時代,信息資料獲取很方便,交流平臺很多。

3.

古人更喜歡小幅作品,捧在手裡把玩的手卷冊頁,能夠和人朝夕相伴,而今人更喜歡追求展覽效果要大,要震撼,顯示國力的昌盛。欣賞的視角更加寬博兼容。

但有點不敢苟同,小楷都要寫成很大的篇幅掛起來,老人家帶著放大鏡貼著牆看字,不方便不說,個人認為這有點失去了意趣和味道。

4.

質以代興,妍因俗易。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何必易雕宮於穴處,反玉輅於椎輪者乎!~摘自書譜

保持寫字的自然狀態,取法乎上,古樸典雅才是高級。矯揉造作,拋棄傳統自以為是的寫法,始終是妍而易俗,書法還是讓他回到書寫的本質中去,好的內容,好的文房,好的字,還是少夾雜一些花裡胡哨的東西吧。




書法小梅子


現代社會真正懂書法的人太少,一知半解的人也不少,不懂的人太多,門外漢太多。審美書法沒有一個權威標準,對太多數人而言,不知怎麼才叫好書法。網上的議論魚龍混雜,莫衷一是,褒貶不一,給書法審美蒙上一層朦朧面紗,誤導了太多人!怎麼評判書法美呢?小生認為必須分檔,一檔,二檔,三檔。檔次不同,代表藝術水平上的差異。很多人評論田英章老師的字不美,為什麼呢?我不想知道,那是個人品味。田老師的字當然美,很美,這是不用懷疑的。你說田老師的字不美,你寫幾個與田老師一樣的字看看,比一下,看你的字怎樣?問題就很容易知道了,所以說,亂彈琴的庸夫是很多的。我認為田老師的楷書為第一檔美,學書法的人必須要過楷書這一關,楷書寫好了就剛好入門。田老師的楷書與古代四大家有差距嗎?差距當然有,但是,不是我們這些低水平人能探討的。學會了楷書,你就會覺得田老師的字可以有很多變化、寫法、不同等等,又是另一種美,或說書法藝術昇華了,再上一個檔了!而不能說田老師的楷書不漂亮!這是我對一些網友評論的一些看法、心得體會。當然,更高層次的書法藝術就要推薦古代大書法家了!對書法審美要逐一認識,一步一步來,各有各的美,要區分開來,是對藝術的尊重。男人挑媳婦有句名言叫:“各花入各眼”,書法藝術也同樣有“各花入各眼”的情況出現,不足為奇,有句口頭禪叫:“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莫闕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非常複雜。

一、整個社會都在呼喚將我中華民族的書法藝術傳承和發揚光大,大方向上的態度是積極向上的,這是值得肯定的。

二,從行為上,提出了書法學習進校園,各小學也都在做,各地的各種書法興趣班,書法培訓班,培訓機構也應運而生。

三、社會各級別的書法協會,書畫研究會,書畫院等等到處都是。有與政府的相對機構有關的,也有民間自辦的,也有經地方民政部門審批的,辦的都很活躍。

四,各種規模,各種形式的書畫展各個組織團體都在辦,並緊跟我國的重大活動,重大節日,舉辦書畫展並出書出報紙等,也可以說是形式多樣,名目繁多,出現一遍繁榮的景象。

從人群上來看,無感的佔80%。

喜歡的,但是自己又不寫的佔19.8%。

自己喜歡,自己又練習的,包括院校生,這類人可能只佔O、2%。

而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書法藝術的學習和研究的則少之又少。

在所謂的書法愛好者的圈子裡,真正能拿出手的書作則了了。

我是標準的草根,在書法愛好者的群體裡,我應該是最差的那一類了。







楊炳升66


書法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淵源流長,從象形文字到鳥蟲文字,都是歷史長河的文明的符號!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文字社會無法進步!也就沒有了文明社會! 如今書法已經成為一種典籍,廣泛應用於大雅之堂,成為一種美學!讓人們知道書法作品,繪畫,篆刻的博大精深,奧妙無窮的力量源泉!現代書法作品大多數以臨帖,仿摹為基礎的,真正成為大家,恐怕“前有古人,後無來者”……。 古今書法不可數,猶如丹青存於經。 先賢稚子必有毫,儒士貨郎於寒窗! 前賢科舉考試,必以文筆流暢,工整,取其金榜提名,策馬御街! 現代的人對於書法的瞭解,當然沒有古人執著!深遠!現代人書法幾乎是一種愛好沒有了前賢的“仙風道骨”,造就一些非議所思的章法,但是“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書法整體是比較好的,湧現出了一名家,大家!從各界書法作品展覽方面,‘以小博大’,縣,市,省,最高層論壇,展覽,評比,大賽,發現了些有志之士,好的作品,這也是對書法藝術的真,善,美的鑄煉!不論是個人的愛好和興趣,只有認真學習領會書法藝術,才能真正體會到書法的魅力! “筆端步履風塵落,氣韻江湖勢如宏,入木三分明暗爭,不識其人故如舊!


用戶538636137925


書法延續到現代早已上升為一門藝術,卻也不可避免的淪為了小眾文化。

在硬筆取代毛筆之前,讀書人之間的交流主要是毛筆字,寫一手好字是讀書人的基本功課。書法的最初概念如同今天幼兒園的小朋友看圖識字、看圖寫字差不多,所不同的一個是軟筆,一個是硬筆。

書法成為藝術是毛筆被鋼筆圓珠筆鉛筆等取代之後的事,毛筆被取代之後,書法也就無從談起,即便談也是談硬筆,假如毛筆不再有人使用,書法從此失傳不需要很長時間。

好在熱愛和堅持傳承書法藝術的人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從民間開始,師傅教徒弟,當一門手藝口傳心授,如今一些大學也開設了書法課程,專門研究和學習書法。

在許多人眼裡,書法和繪畫差不多一樣重要。所謂的書畫同源說的就是書法和中國畫,僅僅有一副畫是不夠的,能夠有書法作品和畫作相配才相得益彰。在書畫圈子的人都承認,三五年難以出一個書法家卻很容易出一個畫家,這就說明書法比繪畫的要求更高一些。

書法畢竟是祖先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藝術,離我們很遠卻也很近,近得拿起毛筆都可以劃拉劃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書法藝術走進家庭、走進書房走進我們自己的生活不是奢望。


惟生


現在的人對書法藝術的感覺有些矛盾。好的說成壞的、壞的說成好的;大家說是好的、少數又說是壞的;出現這種亂相的主要原因是手機可視頻,以前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看不到大師的作品,大師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大家心中的“神”!如今大師的作品被曬到了手機視頻裡,大家終於見到了“廬山真面目”,終於知道了自己寫的字比所謂的大師還要好。因此也就開始懷疑人生!!!也就有了現在人對書法藝術認知紊亂、錯亂…………要想讓大家對書法藝術的認知迴歸理性,還是那句老話,從楷書練起,不要幼稚的認為“楷書比其它書體出現的晚,某些古人沒見過楷書一樣能寫好其它書體”!這種認識是非常荒謬的。因為,古人拿毛筆寫字比我們拿筷子吃飯還熟練!所以練好楷書,提高對書法藝術的理解和認識,提升品德修養,戒嬌戒躁,為繼承書法藝術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書法藝術盡微薄之力!最後發幾張習作,拋磚引玉!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周輝明心跡



周桂春


我對這提問的回應當算是接地氣的。現下的老年,若能加入到老年書法協會或老年大學書法班,也算得上是老有所好老有所學,以書法結識老年同好,尋個樂,尋個熱鬧,也可計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娃娃們學書法,是絕大多數家長和孩子們的無奈,放寒暑假,甚至連週日,不少孩子們都缺人帶,為了孩子別"離家出走",於街頭巷尾找個書法班去學書法去,全不理會孩子喜不喜歡書法,只當付錢寄託孩子是了。其實,絕大多數孩子,半點兒也不喜歡書法,太不好玩兒。但書法班的收費相對於其它類型的培班便宜,能不送孩子去學當書法家嗎?至於中青年人學書法,可能性有多大?連孩子都得送書法班去學書法,能有閒去寫書法嗎?在書法界上行來行去的絕大多數是體制內的大師專家教授

。在網上嚷嚷的多為我等閒雜。書法也在閒雜之列。


林慶逢358


我是一人。現在的人對書法的感覺其實和過往都一樣。

書法是我們人生中的一部分,有些人把書法當成他們的人生的全部。

自唐太宗推崇和推廣王羲之為書聖,整個唐朝書法大發展。自那以後,書法就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

書法就是人生的全部,各種方式靠書法吃飯的一種人生。

古代書法還是比較重要的,我們當代科技發展,印刷術和電子產品極大的消弱了書法的重要性。

古代有人因為字成名的人,靠字吃飯的人是可能的。但是在我們當代,想要以書法寫字為生,比古代要難很多。

在我們當代,想要通過書法為生,最正常的路徑,先要獲得認證,最好是進入書法家協會。

有些人對“書法家協會”不以為意,但是如果在我們當代想要靠書法吃飯,通常情況下還是要有“書法家協會”的認證。

如果想要靠書法吃飯,我個人也是非常建議加入“書法家協會”,因為“書法家協會”的大部分人都是有一定水平的。

書法是我們人生中的一部分,不靠書法為生,但是能以書法為樂。

有一群不以書法為生的人,以書法為樂。這群人有的字不錯,有的字還可以,有的基本上不怎麼會寫字。但是這群人喜歡書法。

這一群人,有些人只知道王羲之,有些人能知道王羲之《聖教序》,有些人能夠非常好的臨寫《聖教序》。

以書法為樂,書法水平有高有低,但是都非常喜歡書法。

一人有感

有人以書法為生,有人以書法為樂,有人完全對書法沒有感覺。什麼事情都會有這三種情況。

以書法為生的人,還是要真才實學。

以書法為樂的人,不要過於執著。

對書法沒有感覺,不要輕視書法。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


一人筆記


這個社會里不會很好寫硬筆的人大有人在,更何況書法,有些大學畢業前規定大學生必須學會一種書法字體才能畢業,我為之高興。

然而好多人也只是在簽名上下功夫,或者略懂一些書法,其造詣差之甚遠,不懂草行隸篆何以談書法,中國書法博大精深,古代大書家們為一筆飛白忘已廢寢是太正常了。

我學習的是草書,狂草是我一生所追求的,草書變化大,神韻竒。

現代人追求文化也在不斷提升,但民間缺少很多書法類的協會,民間活動較少,現代人缺少慢生活和很強的書法文化傳播個體及民間組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