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球員值得用力關注?雄鹿伊戈達拉、印城小鄧肯、大帝怎麼了?

哪些球員值得用力關注?雄鹿伊戈達拉、印城小鄧肯、大帝怎麼了?


從“雄鹿伊戈達拉”看內部挖潛

熱火為了讓球隊進入爭冠狀態找來了伊戈達拉,而得到伊戈達拉的代價並不低,除了交易籌碼還有一份千萬級別的續約合同,雖然這份續約合同有限制性條件,但對於一名老將而言怎麼都算是極其優厚的待遇了,我記得整個聯盟裡也就只有詹姆斯、保羅、馬克-加索爾和伊戈達拉能夠在這個年齡還拿著千萬年薪。

但毫無疑問,伊戈達拉是每一支志在爭冠的球隊都想要的選手,一方面是爭冠經驗,另一方面是全能性和在場上做正確事情的能力,對於成熟的強隊而言都是稀缺人才。

不過,全聯盟也就只有一個伊戈達拉,而且使用成本高昂,屬於爭冠球隊的奢侈品。

那買不起伊戈達拉,就曲線救國自己培養唄,很多時候你可以把內部挖潛伊戈達拉式的選手看作是衡量一支爭冠球隊選材體系成色如何的指標,也就是說他們是否能做到內部挖潛。

談到內部挖潛,比較典型的教科書案例是前些年裡有公認統治力的勇士,而這個賽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雄鹿隊,兩者的共通點——在連續保持聯盟第一戰績的同時也有空間和方法去培訓適用於一線陣容輪換的球隊拼圖。

勇士因為要對付格里芬挖掘出了追夢的價值,然後又進一步開發追夢,把一個低順位新秀用成王朝拼圖,而雄鹿也把米德爾頓受傷期間,把在 NCAA 決賽才在球探面前打出 NBA 入場標準的迪文森佐用成了雄鹿的伊戈達拉。

當然了,一個二年級球員必然不具備伊戈達拉那樣的比賽經驗,但迪文森佐有贏球 DNA 的氣質,而且在場上做正確事情的能力,這兩人是共通的。

哪些球員值得用力關注?雄鹿伊戈達拉、印城小鄧肯、大帝怎麼了?

伊戈達拉離開76人後進入了職業生涯的第二個階段,這個階段裡他的個人進攻比例有很大幅度的下調,轉而把精力分散到更多方面以影響比賽,這個階段的伊戈達拉對於比賽的影響力是全方位的;簡單來說,這時候的伊戈達拉很球盲鑑定器。

迪文森佐也是如此,他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去影響比賽,可能在有些數據上不那麼起眼,但場上的存在感拉滿,比賽內容極其豐富;投籃、下快攻、防守、無球空切、持球推進、助攻、組織進攻……

某種程度上,你可以認為迪文森佐幹了上賽季布羅格登的活。而且效果很好,這賽季雄鹿在場與不在場每百回合正向差距最大的球員就是迪文森佐,而且他是全聯盟得分後衛裡真實正負值第三的球員,只比哈登和特倫斯-戴維斯少。

你看,特倫斯-戴維斯,也是一個猛龍內部挖潛出來的爭冠拼圖。

雖然說這兩位球員的真實正負值高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他們在強隊打球,但能夠在強隊打球並且打上主力輪換,不就是對他們價值的最高認可嗎?

雄鹿和迪文森佐,特倫斯-戴維斯和猛龍,邁克爾-波特和掘金,76人和塞布爾、科爾克馬茲,阿德巴約、納恩、鄧肯-羅賓遜和熱火……這些都是本賽季內部挖潛的正面教材。

還是那句話,有爭冠心態和實力的老將資源就那麼多,而且使用成本高昂,你看76人為了對付字母哥、或者還存在一定的防止競爭對手挖走霍福德的目的,花了超過一億的成本給恩比德找了個打不到一塊去的內線搭檔,同時透支了大量的未來資源,這多尷尬啊?

哪些球員值得用力關注?雄鹿伊戈達拉、印城小鄧肯、大帝怎麼了?


內部挖潛對於每一支球隊都是重要的,越來越多的球隊也投身於此也證明了這一點。尤其是爭冠球隊,因為除了之前全盛時期的勇士,在爭冠的主體陣容上大家的水平都差不了太多,那在有限的條件下創造額外的價值,就是爭冠路上的勝負手了。

然後,內部挖潛在長遠的建隊計劃中更是存在積極意義,一是帶來可持續的發展空間,二是可以作為優質資源向上交易的機會——猛龍能夠在倫納德離開後不推倒重來,因為他們有值得信賴的建隊核心西亞卡姆,而西亞卡姆也正是上賽季猛龍內部挖潛收穫的果實呀。

哪些球員值得用力關注?雄鹿伊戈達拉、印城小鄧肯、大帝怎麼了?


雄鹿雖然現在強勢繁榮,但他們不是沒有隱患,其中之一就是字母哥潛在的離隊可能,對於一支小球市隊伍而言,這是必須要兩手準備的問題;越多的成功內部挖潛不但能降低字母哥離隊的可能性,同時也給了雄鹿即便在字母哥離隊後也能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休賽期他們已經放走了布羅格登,這對於一支需要即戰力的爭冠球隊來說非常可惜,而且雄鹿存在一個現實問題——雖然他們現在是聯盟最強球隊,但隊內的高價值資產真的不多,結合性價比和發展空間來看,說實話就只有字母哥一個。

哪些球員值得用力關注?雄鹿伊戈達拉、印城小鄧肯、大帝怎麼了?

而你看極其頭重腳輕的湖人隊,除了詹姆斯,還有和字母哥類似的安東尼-戴維斯,然後還有拿著新秀合同的庫茲馬。

雄鹿雖然薪資總額不高,但短期內沒有在自由球員市場上做動作的可能,而且2020年還要給字母哥一份頂薪續約合同,加上現有的主力輪換合同也都被長年限鎖死,雄鹿基本上也不存在在未來招募強援的機會。

這也是為什麼不少球隊都憋著在2020年招募字母哥,因為這支雄鹿的侷限性其實很大,在目前這個狀態下,他們沒有什麼有效補強的機會,基本上就是通過爭冠的可能性在市場上撿漏老將,但這些老將有多少作用呢?很難講……然後,能帶來高收益的補強操作就是成功的挖潛,但雄鹿隊的潛力補充又很有限,在迪文森佐之後,他們還能挖誰呢?這也是一個比較嚴峻的問題。

畢竟,彩票不是每次刮都能中獎的。

哪些球員值得用力關注?雄鹿伊戈達拉、印城小鄧肯、大帝怎麼了?


小薩博尼斯、小鄧肯、小基本功先生

各位看看小薩博尼斯一月份的數據:場均19.2分11.6籃板6.1助攻;二月份場均19.9分10.4籃板6.4助攻。

我一個懂球朋友和我說,這數據不就是小約基奇嗎?

雖然小薩博尼斯沒有約老師那樣豐腴的可樂肚,但本質上是一樣的,只不過約老師的技能包和靈性更強一些,如果說小薩博尼斯是 PS4,那約老師可能是 PS4 PRO,或者是即將要發售的 PS5。

不過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PS4已經夠用啦。

哪些球員值得用力關注?雄鹿伊戈達拉、印城小鄧肯、大帝怎麼了?

拋開約老師妖異的傳球視覺效果和控衛屬性,本質上他是一個運用簡單基本功支撐起進攻體系的內線,而小薩博尼斯也是,並且小薩博尼斯外部的修飾基本沒有,非常直給,就是一個用簡單基本功創造價值的球員。

恕我愚鈍,這種觀感我不知道怎麼具體地表達,我覺得可能舉一個足球場的例子會更為形象——這種用大量簡單有效的基本功支撐進攻體系的內線,就像個技術流中場(比如哈維、卡里克)那樣通過洗球承上啟下,傳球、停球、跑位,簡單的幾項技巧就能創造出大量的比賽內容。

而小薩博尼斯也是如此,通過低位進攻、肘區接應、掩護,幾項中鋒的基本功,返璞歸真、不帶修飾地創造大量有價值的比賽內容,本賽季步行者在場與不在場每百回合進攻得分正向差距最多的球員,正是小薩博尼斯。

沒有太多華麗鏡頭的小薩博尼斯像樸素版的約基奇,但我覺得更像小鄧肯,小基本功先生。

哪些球員值得用力關注?雄鹿伊戈達拉、印城小鄧肯、大帝怎麼了?


小薩博尼斯場均18.3分12.5籃板4.8助攻的背後,其實還有很多能反應中鋒比賽基礎環節的數據領跑聯盟,比如他是全聯盟肘區觸球最多的球員,超過了約基奇;通過掩護創造得分的數量排在全聯盟第2,只比戈貝爾低;做掩護擋拆的數量聯盟最多。

其實我相信沒有多少人最初會認為小薩博尼斯可以撐起步行者內線,因為乍看起來他就是一個角色球員的模板,而且出道的時候在雷霆完全沒有體現出什麼消化球權的能力;反而是和約基奇同一屆的天賦選手邁爾斯-特納,在新秀時期就展現了成為全能內線的天賦。

但從今天往回看,特納和小薩博尼斯的發展路徑完全調轉了方向,小薩博尼斯開始朝著全能內線的方向發展,而特納則開始朝著 3B 內線的方向前進。不要被兩名球員的外表誤導,小薩博尼斯才是場上能做更多事情、更清晰閱讀比賽的人,特納反而只能專注於比較簡單的事務,不太有在複雜情況下處理球的天賦。

雖然小薩博尼斯球風並不華麗,給人一種單調的觀感,但這完全是刻板印象,小薩博尼斯在應對防守時其實可以看出思維很敏捷,只是處理手段比較簡單直接罷了,很多時候在處理球上你能感受到小薩博尼斯的靈氣,這也是很多美國本土內線沒有的。(雖然小薩博尼斯也是美國大學籃球體系出來的)

畢竟,小薩博尼斯還是名門之後呀。

哪些球員值得用力關注?雄鹿伊戈達拉、印城小鄧肯、大帝怎麼了?

我曾經對步行者提前高薪續約小薩博尼斯存在一定的疑惑,但現在看來這真的是打臉了,小薩博尼斯完全值這個價格。不過,小薩博尼斯雖好,但他也吃配置,如果小薩博尼斯像看起來那樣極度百搭,那為何在雷霆他打不出這種效果呢?小薩博尼斯不是即插即用的空間型內線,反倒是特納才更即插即用,因為後者提供的比賽內容相對簡單。

換言之,小薩博尼斯需要有人喂球(不是喂餅),需要在三分線內有充足的活動空間讓他衝搶籃板和施展腳步,然後就是要有個能策動擋拆的球員和他一起牽扯防守(小薩博尼斯的一大進攻武器就是掩護後拆開接球的雙威脅)。

但在進攻端還挺吃資源的情況下,小薩博尼斯做不到傳統意義上攻防雙向的內線支柱,儘管進攻端有小鄧肯的味道,但防守端卻要弱很多,因為受身高臂展的限制,小薩博尼斯在護筐方面不存在很強的威懾力。

而這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防守端的小薩博尼斯也吃配置,他需要有人給他擦屁股,但步行者剛好有曾經的蓋帽王特納,在護筐方面有一套的特納可以幫小薩博尼斯擦屁股。當然,小薩博尼斯防守端不是漏勺的形態,他的優勢在於機動性,在防擋拆和延阻方面有比較強的執行力,他每回合防擋拆的失分超過了聯盟75%的球員,這也是為什麼小薩博尼斯的真實防守正負值可以排到全聯盟的第17位,鋒線球員的第3。

其實,特納給小薩博尼斯護筐擦屁股,反過來也可以說小薩博尼斯的存在補全了特納不擅長的事情,攻防兩端都是這樣,他們可以均衡分配場上的空間,定位和技術環節都屬於互補的狀態,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可以和諧共存。

哪些球員值得用力關注?雄鹿伊戈達拉、印城小鄧肯、大帝怎麼了?


不過呢,特納和小薩博尼斯的共存僅限於首發,因為特納使用上的侷限和步行者側翼厚度的增加,大部分時候步行者都是在決勝時刻用小球陣容,你也可以看到特納本賽季第四節的平均出場時間只有5.3分鐘,而且出場時間也在呈現遞減的狀態。

同時在步行者選中比塔澤的情況下,特納並不是非賣品。

如果步行者未來選擇交易特納,改打小陣容,那這也表明薩博尼斯要應付不少關鍵回合——而本賽季所謂的關鍵回合,小薩博尼斯打了全隊第2多的98分鐘。

但是小薩博尼斯的護筐能力足以應付嗎?畢竟在98分鐘的時間裡,他只完成過1次封蓋;雖然可以靠著側翼防守和小薩博尼斯的機動性打出可觀的防守,但如果在高強度的比賽裡遇到有強悍突破能力的後衛呢?比如肯巴-沃克。

當然,還是那句話,小薩博尼斯現在已經夠用了,但如果步行者對標的是爭冠球隊,那麼肯定還不夠,你看快船的鋒線如此豪華,也照樣無法掩蓋哈雷爾的護筐短板呀。

哪些球員值得用力關注?雄鹿伊戈達拉、印城小鄧肯、大帝怎麼了?


76人應該交易恩比德嗎?

相信大家都看到了76人最近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也衍生出了交易恩比德的可能,再加上恩比德在社交媒體的反應,應該不少人都認為恩比德將會和76人分道揚鑣。

但我在這裡想唱個反調,我不覺得76人會在夏天輕易地把恩比德出手,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交易大概率是向下交易,而能夠匹配恩比德價值的等價球星,也基本上是各支球隊的非賣品。那76人為什麼要做這種對球隊建設沒有幫助的交易呢?

恩比德和西蒙斯不是完美搭檔,這一話題已經是從他們正式作為建隊核心時就一直被提及的,但細想一下,整個聯盟有多少雙核能像詹姆斯和安東尼-戴維斯那樣呢?

哪些球員值得用力關注?雄鹿伊戈達拉、印城小鄧肯、大帝怎麼了?


誠然,相性完美兼容的雙核搭檔是值得球隊努力追求的目標,但我覺得球隊並不能為了百分百兼容而百分百兼容,每一支球隊都不是完美無缺的,這就需要有人為了團隊做出犧牲和妥協,全盛時期的勇士也是這樣的,進攻端的三名持球核心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犧牲。

而且退一步說,76人的問題根本也不在於西蒙斯和恩比德無法共存,他們互相之間也沒有私人關係的問題,利用比賽空間的情況也沒有水火不容,即便是西蒙斯沒有三分射程是個假後衛真內線,但偌大個籃球場還是能容下1.75個內線的——其實西蒙斯和恩比德之間還是有一定化學反應的,至少他們知道互相都知道怎麼讓對方打得舒服些,在自己用球時不影響對方。

哪些球員值得用力關注?雄鹿伊戈達拉、印城小鄧肯、大帝怎麼了?

76人現在要解決的問題不在西蒙斯和恩比德,而是西蒙斯+恩比德+霍福德實在太擠了。

其實一些數據也能體現這個問題:當恩比德、西蒙斯、霍福德同時在場,76人每百回合的淨勝分為-1,而恩比德和西蒙斯雙核帶隊的時候,這個數字是+4.6。

而現在的76人也在解決問題,讓霍福德打替補就是他們在紛爭之後做出的改進。

換言之,76人要解決的、影響球隊結構的問題是如何使用霍福德,而不是西蒙斯和恩比德如何共存——西蒙斯和恩比德當然有他們共同搭檔時產生的問題,但這不是影響球隊基礎的根本性問題,而是球隊如何探索變好的增值問題。

所以,甩賣恩比德其實非常本末倒置,即便是交易,那麼也是出售霍福德不是嗎?

哪些球員值得用力關注?雄鹿伊戈達拉、印城小鄧肯、大帝怎麼了?


我個人的看法是,76人要做的是先解決問題,而不是解決人。如果他們能妥善使用霍福德(比如和恩比德拆開使用打替補),那麼就不需要貿然的交易,因為霍福德在對上大個持球人確實有他不可或缺的價值所在——只是76人在考慮恩比德+霍福德+西蒙斯的化學反應時有點太過理想化了。

其實76人這次鬧劇也符合一個理論上的假設——雙核需要配的是一個不同的第三持球點,而不是三個有相同活動區域的球員;比如利拉德和麥克勒姆需要努爾基奇和安東尼,莫蘭特和賈倫-傑克遜需要一個鋒線……

總的來說,我不認為76人會交易恩比德,尤其是在西蒙斯和恩比德之間並不存在什麼實質性的個人矛盾的情況下更不應該如此,因為恩比德和西蒙斯各自本都是聯盟食物鏈頂端的稀缺資源,湊在一起就更不容易了。76人的補強方式應該是,如何把其他有價值的資源兌換成更適合與西蒙斯和恩比德搭配的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