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北京三里屯cabana▼


位於北京三里屯路三里屯太古裡北區N7座的cabana,這是一座具有四層建築的線下門店,是以多品牌集合店(multi-brand)的業態呈現,銷售來自全球的現代設計傢俱、燈具及生活風尚品牌的銷售渠道。


時尚、簡潔是cabana門面最大的特點。我們可以看到門店建築的外立面那顯眼的大塊玻璃,在夜幕中被內嵌的線型燈圍繞著照亮,能瞬間集中人們的視線聚焦點。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北京三里屯cabana門店外立面 圖源:龐磊


cabana門店的室內設計,還是存在著傳統的線下門店設計,以展示商品為主,通過陳列商品去吸引顧客。但它創新地在室內有限的崇高之內做了一個大的穹頂,並且運用大量的幾何設計來讓室內空間充滿時尚氣息,或者成為了一個新的“打卡點”。


圍繞室內設計,作為照明設計主案的龐磊,在穹頂的頂上就做了一個發光的膜,讓空間能夠成呈現出很強的儀式感。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cabana門店內的穹頂 圖源:龐磊

除了圓形穹頂的照明,還有菱形天花的照明設計。

菱形和三角形疊加的穹頂,龐磊的團隊在它的頂上也間隔著做了發光膜的照明。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cabana門店內的菱形天花 圖源:龐磊

整個空間包括天花的線條基礎照明,還有一些藏進去的壁龕,龐磊也都一一做了整合的照明設計,讓這個室內空間照明在傳統商品展示設計風格下,也能呈現不錯的照明效果。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cabana門店內天花的線型基礎照明 圖源:龐磊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cabana門店的室內設計 圖源:龐磊

在龐磊看來,這是一個完成度很高的商業項目。


▲上海外灘金融中心 ON/OFF▼

位於上海外灘金融中心BFC的ON/OFF,是一家時尚設計師品牌集合店。店鋪的室內設計風格充滿未來感,這種新潮、個性的設計吸引了很多時尚“弄潮兒”紛紛打卡,開業僅僅幾個月,就成為了上海必逛的時尚買手店。

ON/OFF門店的入口設計便是不同凡響,入口處左側的巨大銀球裝置,可開合的半圓銀球裝置率先吸引顧客眼球,當視線移至店鋪LOGO處,以透明、橘色兩色亞克力組成的logo,由於色彩的豐富表現力,再加上燈光照明的結合,將視覺衝擊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上海ON/OFF入口處 圖源:龐磊

入口處的左側還有一處小型的D形窗口,雖作陳列展示作用,但實際上陳列的商品非常少,被設計為洞窟空間的窗口,背景由線型洗牆燈將其洗亮,再佈置一些雲朵等小飾品的佈景,來吸引顧客,表明店鋪性質。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上海ON/OFF入口處 圖源:龐磊

在入口的另外一個角度中,左側的D型通道,燈光設計就是它最有趣的地方。在這裡佈置了巨大的曲面屏,並通過設計把屏幕“打碎”,被“切割”的曲面屏通過播放有規律、變化、節奏的圖像,給經過這個通道的顧客以破碎的影像。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上海ON/OFF的D型通道 圖源:龐磊


這個通道的設置,不是想要讓顧客駐步於此去觀看影像,而是讓顧客在這個通道穿梭的時候,能獲得時空穿梭感。

伴隨著這種時空穿梭感,進入到門店的內部,抬頭便能看到遍佈天花的線型燈,更像是指引方向的指向燈,引領顧客前往想要到達的區域。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上海ON/OFF的室內天花線型燈 圖源:龐磊

天花的線型燈延伸到地面上,貫穿整個室內空間。這是用不鏽鋼做成燈槽,再將柔性線型燈放置其中。

空間內無處不在的線型燈,被營造出在空間“到處飛”的形態,從收銀臺到服務檯,從天花再到地面,線條燈的靈活性將空間體驗變得有趣起來。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上海ON/OFF的室內天花線型燈 圖源:龐磊

在展示商品的燈光中,線型燈依然是主角。

展示商品的陳列區域,利用線型燈的特點來加強景深,用框架、或者嵌在牆中的線型燈將商品圍合起來,線型燈發出的光線就像是畫框的框邊,將商品框在裡面進行展示,突出視覺效果,結合天花的線型燈處理,營造出一種“光飄帶”的氛圍。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上海ON/OFF的室內陳列照明 圖源:龐磊

同時傳統的軌道照明被選擇捨棄,射燈點光源的出現,其光線特質來說,光線會有擴散,從而達不到光線均勻度的要求。在這個宛如太空船艙設計的陳列區域中,為了製造視覺重點效果,龐磊及其團隊利用面發光的形式,大量使用了發光膜以及磨砂玻璃,再加上配置亞克力的做法,來將這個空間照亮,並增加未來科技感。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上海ON/OFF的“太空艙”照明設計 圖源:龐磊


不同於之前展示空間照明設計師點加線的做法,在這個空間中,完全是由發光面來承擔照明效果。

在完成這兩個項目過後,龐磊也深感啟發,人們開始重視對空間的體驗感。他發現與傳統門店不同的是:一般門店的門頭設計往往是以商品為最重要的一個訴求。但是在這兩個項目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將它的重點空間,作為展示個性、品牌、形象的直接呈現。也就是說將顧客對空間體驗感推到了最前,而商品處於後方。

線下門店的設計意圖發生改變,他們先讓大家對這個店本身感興趣,對品牌本身感興趣,顧客進來之後再去挑選喜歡的商品,而不是像傳統的零售一樣,顧客知道這在賣什麼東西,顧客是對這個商品對這個物品有興趣,所以顧客才會到這裡來。

這樣的設計思路同樣也能應用到改造項目當中。


▲上海制皂廠▼


上海制皂廠位於上海楊浦濱江,在黃浦江邊,這一座具有歷史意義價值,曾經生產過蜂花牌肥皂等國人耳熟能詳的肥皂產品舊廠址在2019年底迎來了新生。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上海制皂廠園區分佈圖 圖源:龐磊

在改造區域裡,有零售空間,有酒吧,有展覽中心,有餐廳,這樣一系列的商業空間,在龐磊和他的團隊跟室內設計一同做方案的時候,他們便想著要從項目本身的歷史來找一個故事線,從肥皂是怎麼被生產出來開始:

首先它有原料,這就有了綠色植物的概念。第二,植物它是要經過經過萃取,萃取之後,然後才能夠形成我們現在用的皂原料,這是一個從植物到了萃取出來的精華液體概念,然後液體再經過加工和結晶,變成固體後,就是我們能夠使用的皂,總體工序形成的過程,也就成為了改造項目中整個室內設計和燈光設計的脈絡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制皂元素 圖源:龐磊


主入口的通道設計應用了萃取、流動的概念設計。入口處的通道是一個直徑有2.2米粗的鋼管,利用地平面來呈現流動畫面,並將地面平延伸至入口端頭,有一面鏡面豎起來,相等於將地面平的影像進行反射,呈現流動的視覺效果,能讓遊客身在其中感受到身邊的物體在“流動”。這樣的通道設計結合戶外的綠色景觀植物,便能與植物原料這個概念配合,達成“萃取”的展示。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制皂廠主入口概念圖 圖源:龐磊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區域共用的戶外綠植區域概念圖 圖源:龐磊


酒吧區域空間中,因為原始建築空間的限制,它是陷下去的,地下還有比較高且深的空間。但比起設計為讓人體驗下陷感,還不如給人以泡沫在半空中漂浮的感覺。

酒吧的內部空間被設計架空的,但並不是完全的架空,在頂端邊上留有一些空間。用玻璃鋪蓋住些許下沉的地面,並在下邊加了燈光進行照明,形成漂浮的視覺效果,讓遊客感覺自己在漂浮的島邊上,環顧四周還能看到遺留的工業痕跡。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酒吧區域燈光調校圖 圖源:龐磊


酒吧的空間佈置更是將玻璃的透明感概念玩個徹底,吧檯是以玻璃磚建造,咖啡廳和後面的廚房的隔牆也是用玻璃磚砌起來的。整個空間呈現晶瑩剔透的透明感,給人一種這是漂浮的很輕的空間體驗。這個空間裡面充滿了光,光通過玻璃反射讓空間更顯透明感。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酒吧區域 圖源:龐磊


這樣的“漂浮”概念其實也延續到了旁邊一個名為皂莢島的空間,而它實際上是進行商品展示的空間。


皂莢島的天花是用具有良好透光性的ETFE膜構成,來增加自然光線投射到室內。它的地面則是將“漂浮島”的概念又玩了一遍,地面中間做成小島的島嶼,在周邊鋪設玻璃地磚,玻璃地磚可以加強縱深,提高視覺效果。


他們還選擇在室內佈置綠色植物,在綠色植物中間豎起的小杆子,則配套了一些小的商品托盤,用來充當商品展示架。這樣的人工造景形成綠洲,綠色植物再一次與整個項目結合起來。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皂莢島”示意圖 圖源:龐磊


這個空間的燈光設計,通過大膽地使用“撞色”營造氣氛。下面是藍紫色的燈光透過玻璃映上來,上面的暖色燈光去打亮ETFE膜和木框架,形成ETFE的膜頂上好像有一些燈籠或者孔明燈這樣飄起來的感覺。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皂莢島”燈光撞色 圖源:龐磊


但這還不是令龐磊最印象深刻的設計,在談到這個項目當中最令龐磊印象深刻的,是連接各個區域的管狀通道,燈光照明設計能在這樣產生更多的新鮮玩法。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視覺效果展示圖 圖源:網絡

就像圖示這個動圖,兩組物體在向相反的方向旋轉,這樣的視覺效果,會讓人在看它的時候找不到定點,如果應用到實體空間中,這樣的雙向旋轉就好像是扭曲了人們對距離的感受,讓人感覺空間被不斷拉長。

雖然管狀通道不能旋轉運動,但是燈光可以辦到!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管狀通道施工圖 圖源:網絡


管狀通道是由許多的不鏽鋼管組成,不鏽鋼管裡面又加了一根套管,然後在套管上面開細槽,燈具被放置到槽內,通過兩組的RGB燈光控制,通過控制像素去控制燈光呈現。一組像是順時針旋轉,一組是逆時針旋轉,遊客走進去之後,就好像身處時光旋渦裡面,兩組燈光是在向兩極這樣慢慢的環繞的。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網紅店”的燈光怎麼做?

▲管狀通道效果示意圖 圖源:龐磊

管狀通道的內壁噴成黑色,外層增加黑色窗孔網把燈具遮罩起來,來達到視覺的和諧。

//////////

在龐磊看來,這三個項目各有自己的特點,但是他在這幾個項目中感想最深的是,除了人們從賣商品到賣體驗的思想轉變外,還有照明設計師逐漸掌握話語權,得以實施自己的設計方案。

從室內設計到照明設計,當設計師們意見一致地將體驗推到線下門店的最前端時,空間體驗便得到了最好的體現,各個“打卡點”的誕生也體現著線下實體店的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