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叫停網絡授課,大家怎麼看?

沙漏裡的時光LIN


官方並沒有發佈叫停網絡授課的消息,只是對“停課不停學”提出了相關指導建議,以及提醒各地在正式開學前不要提前開始新學期課程的網絡教學。

跟題主說的暫停網絡授課不一樣。這也是綜合考慮了老師,家長和孩子的接受情況,還有就是網絡教學的教育效果等方面綜合做出的考慮,我覺得考慮的是非常周到的,也是非常嚴謹的。

01、部分地方統一集中的時間安排,使得網上出現了擁堵的問題。

在某一日,原定於上午的開學時間,也是很多學校集中開始網絡教學的時間。無論是個平臺,瞬間融入了大量的賬號和流量,使得各大授課平臺出現了卡頓,不順暢的問題。導致了網上授課非常的不流暢。智學網,希沃以及釘釘等平臺都出現了卡頓的問題,導致了一部分老師的授課出現了延後或者滯後。很多家長都登陸不了的問題,使得原本就在電腦或者手機上進行等待的學生和家長都有所怨言。在這樣的情緒影響下,授課的效果可想而知。

02、匆忙促成了老師的線上授課,增加了老師,孩子,家長的額外的負擔。

平時大多數老師都沒有意識到要進行線上授課,都是在疫情發生後,在教育部門和學校主管部門的通知後才著手進行線上授課的準備,從設備,平臺選擇,課件準備以及作業的設計安排都在短時間內快速完成。匆匆忙忙地上線,增加了老師的額外工作。同時,網絡授課從早上一直安排到下午,完全都是按照學校的上課時間進行安排。課後老師還要進行作業的檢查抽查,很多老師都工作到了晚上才能停下來。這些不僅僅增加了學生的負擔,也增加了家長的工作負擔,卻達不到老師想要的效果。

03、網絡授課對家長提出了一定的監督和教學的要求,增加了家長的壓力。

網絡授課的內容,我們發現會是提前教學的內容。這些內容孩子沒有學習過,通過網絡授課也不一定會學會,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輔導。暫且不考慮高學歷的家長,很多孩子的家長並不熟悉孩子的心理和接受能力,用大人的思維去教育孩子,聰明的孩子自然會學會,基礎稍微弱點的孩子就不能理解,也學不會。

另外,平時在學校上課的情況下,很多家長回到家都沒很好地監督孩子的學習,那些都是孩子學習過的內容,家長都不能輔導。更何況,現在是孩子沒有學習過的知識,家長更加頭疼了。

總結:從以上的三個方面的分析,既然不能回學校上課,那麼不如給孩子更多的時間進行閱讀,給家長更多的自由空間來根據自家孩子的水平進行輔導,這樣反而效果更佳。


正壹富華老師


教育部叫停網絡授課,我舉雙手贊成,尤其是對小學生來說還是課堂教學最好。我們家的情況是這樣的,我的倆外孫春節前走的跟著她媽媽,孩子是在跟著我們上小學,走的時候衣服書都帶的不多,本打算春節過後把孩子送過來,疫情嚴竣,回不來,我們又把書作業給她們寄去,前天學校網絡授課開始了,孩子媽要開會,孩子爸爸也要開會,剩下她爺爺奶奶也管不了孩子,因為聽課提前給她們準備好了倆平板,老師的班群,學習群都在我們這裡,老二還好登錄的是她姥爺的手機號,這沒事,老大是她媽給她找了另外一個手機號,問題來了,以前都是她媽媽把老師的要求發給她,今天不行了,我在這邊看到別的孩子都在交作業,怎麼我們的孩子也不交作業呢?我開始給女兒打電話,打了半天,來兩句,開會呢,沒空!我只好把我手機上的給孩子發過去,中午過後女兒打電話來了,說她奶奶逮住老大兩次都在玩,我很生氣,上課了,孩子看不到老師講得課,她不玩幹嗎呢?我們的孩子自律能力不強。有老師還好,沒老師管還不瘋了,沒有大人的陪伴,效果可想而知。一個孩子,必須有一個家長。在這疫情期間,大學生網絡教學還好,有自制力,對小學生來說課堂教學最好。在這期間可讓學生多讀一些課外書,擴大他們的知識視野。開學後可把閱讀課去掉,或者是暑假少放幾天,來補上疫情期間落下的課,我就到這裡吧。


時代的荒唐


有報到說,現在網上下載量最大的軟件就是在線教育軟件,網上教育熱鬧異常 。

我朋友家的兩個孩子現在都在進行網上學習。大女兒上大學,每天上午8點開始網上打卡學習,大學生有電腦,有手機,學習起來也方便。學校安排的課程也不多,每天網上學習時間分上午、下午兩個時段,共三個小時,學習時間也不太長。大學生自律性強,網上授課也知道該怎麼學,還是比較好的。

但對於剛上初中的我的兒子來說,網上授課就成了一種負擔。初中生學習的科目較多,許多老師佈置學習任務,每天學習的時間都很長,而且有很多作業要完成,他就比較急躁。如果再遇到網絡不行,就更為煩躁。

家長群裡抱怨的,發脾氣的都有。家長們是既擔心學生學不會,又擔心學生的視力下降。教育部的新要求,能及時調整現在網上授課的亂象,為學生考慮,非常好,家長們非常贊同。

由於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寒假時間延長,具體的開學時間無法確定。許多老師、家長擔心學生在假期裡沉迷於玩遊戲,開學後,可能會由於教學時間縮短而影響學生的學習。

針對這種情況,教育部就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各學校也積極響應,在原定的開學日期到來後,要求教師開始 網上授課,學生開始網上學習,並按老師要求完成學習任務。

本來教師在放假期間能指導學生學習是好事,但如果過度、過量、公式化要求,真的會加重老師、學生、家長的焦慮。

所以不太建議特殊假期裡學生網上上課



工程華仔


我女兒今年讀七年級、兒子讀二年級,所以這個問題也是我比較關心的!疫情的蔓延迫使全國不得不停課,現在已經過了正常開學的時間了,作為家長我確實有點著急了,我覺得在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下網絡授課還是有必要的!


坐井觀天zds


作為在職老師對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 網絡授課的條件還不成熟。

一是因為網絡授課對於全國大部分地區來說是,是個新鮮事物,師生的接受程度,也是不盡相同。特別是一線教師因為在傳統教學中摸爬滾打多年,對這個很難接受,當老師都覺得意義不大時,怎麼去讓老師去做好工作。

二是現在很多學生還在農村,農村的網絡並不是每家每戶都裝了寬帶,據我的瞭解,大部分農村家庭並沒有裝網絡,並不是經濟原因,而是很多農村人根本還用不著

三是網絡授課對家長的要求比較高。家長不僅要掌握的一些必要的操作,最重要的是很多家長沒有時間陪學生學習,沒人陪,大部分學生是沒有這麼自覺的,學習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可能還有一部分家長有時間也沒有這麼上心去輔導監督,因為有一部分孩子可能家長在學習從來沒有管過。


基於以上四個原因我覺得網絡授課的條件還不夠成熟。

  • 網絡授課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當前全國疫情還不十分明朗,學生如果過早開學,導致疫情在學校出現大規模流行的話,對學生是一個非常不負責的,對於社會的安定也是不利的。但如果長時間不開學,學生規定的課程無法完成,特別是面臨中高考的壓力學生和家長更是無法接受,也很難找到辦法解決。再者很多家長面臨上班問題,如果不開學,又無法讓孩子有事可幹,孩子教育問題也是大的挑戰。

修心兒


不少網友說:教育部叫停網絡授課,真的太及時了,解放了不少“被逼瘋”的學生、家長和老師。網絡授課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了偏差,狀況百出,老師很累、家長很累、孩子也表示很累。

1.教育部要求網絡授課的初衷是好的

教育部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停課不停學”,原因是,疫情防控期間,延遲開學,孩子居家學習缺少規劃和指導,家長可能感到焦慮。教育部門適時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能解決家長的實際困難。這也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從目前來看,各學校對“停課不停學”的具體內涵,把握得不是很準確。有些教育部門片面地理解為按課程標準網上開課,以致工作上出現走偏現象。


2.網絡授課實際效果如何?有益處,但是的確狀況百出

網絡授課,個別學校要求老師人人錄課,或者直播上課。錄課和直播,是需要一定信息技術能力作為支撐的,年齡較大的教師更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學校在軟硬件建設上也有不足。

網上某中學一教師在直播時,因操作失誤,播出了與教學無關的不當內容,造成不良影響,被當地教育行政部門通報批評。還有網絡卡頓、學生隨意聊天,教師直播結束忘了攝像頭,當著學生的面抽菸,等等。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謂狀況百出。

除此,教師也身心俱疲。有位老師說得很形象:如果你是十八線主播+教師+家長+網管+廚子+清潔工,是什麼感受?告訴你,我就是這樣。


3.老師很累,家長和孩子感覺如何?

教師感覺不佳,家長的體驗也不樂觀。有家長反映,語數外三科老師,上午和下午都要求孩子打卡簽到簽退,一天下來要打卡四次。看了視頻課,又要輔導孩子做作業,做完拍照片上傳。一天上萬條微信消息,手機內存已經不夠。

更重要的是,孩子有了使用手機的藉口,稍不注意,可能偷著玩遊戲。長時間盯著屏幕,也會影響視力。

所以,現在的情況是,學校吃力不討好,家長也怨聲載道。“停課不停學”這本好經,生生給念成了勞民傷財的歪經。


4.停課不停學=網絡授課?不是這樣

早在教育部通知“停課不停學”之初,反應最快的是便是幾大主流在線教育平臺,紛紛以“助力疫情防控、為千萬學子送福利”的口號,推出免費課。阿里釘釘更是為了應對蜂擁而來的巨大流量,緊急上線了兩萬臺服務器。

不能說在線教育平臺在借勢炒作,但爭奪用戶、擴大市場份額,才是他們的主要目的。這段時間,所有人都呆在家中,只能通過看電視刷手機打發時間。在線教育平臺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在很大程度上引導了大家“停課不停學就是網絡上課”的認知。


5.停課不停學的方式還有待探索

日前,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中小學延期開學有關問題答記者問時提到,“停課不停學”指的是一種廣義上的學習,包含課程學習、疫情防控知識、愛國主義教育、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學校應該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探索組織切實有效的學習方式。

開展網絡教學,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課程資源。確有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組織優秀教師錄一些新課作為補充,在區域內共享。要求全體教師參與錄課的做法,不但質量無法保證,也增加了教師負擔,造成資源浪費,必須立即停止。

學生方面,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打卡、上傳作業。建議結合學段特點,低年級不將網上學習作為統一要求,高年級也要限時限量,避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疫情防控期間,要保證學生勞逸結合,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抵抗病毒。

此次,教育部綜合考慮了老師與家長在網絡教學中的實際困難,及時叫停了“教師人人錄課”“學生每天打卡”的錯誤做法,贏得了各方一致好評。


考研東住佛小仙女


大家好,我是華老師,座標南陽,目前是一家輔導機構英語老師。說實話,就我個人而言,也是不想上網課的,畢竟不是我的強項。目標教育部叫停網課,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們來分析下。

首先,教育部一定是為家長考慮,但是隻能考慮大部分家長的利益。我瞭解所有家長,只能通過我自己所在機構的家長給大家反饋下,目前我們學校已經上2次網課了,我個人帶的是6-8年級孩子,課堂效果還不錯,我們逐一做了回訪,發現大部分家長還是支持開網課的。經分析,主要原因是這部分孩子年齡大,自律性比較強,另外家長已經瞭解如何配合老師,所以對她們而言,就算不開網課,他們也在自主複習和預習。

但是剛進入機構不久的家長,家長是支持開課,但是孩子不想上,主要原因是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孩子坐不住,家長很頭疼。針對這部分原因,教育部叫停網課也是正常的。

其次,針對學校老師,普遍對網課不熟悉,正在摸索階段,目前已經成熟的更多的是校外輔導機構,所以老師們也覺得難度大,也擔心效果不好,造成不良影響,所以教育部考慮到這裡,叫停網課。

最後,針對學科而言,部分學科不太適合網絡授課,高年級的生物課,或者理化生實驗課,這種實操性強的學科本身不適合網上授課,所以教育部考慮叫停網課。

總結一下,針對教育部叫停網課,有三方面考慮,家長 教師還有學科特點。我是華老師,歡迎留言交流。



Summer問題學生專家


這個事情主要是很多學校把網絡授課想得太簡單了,以為老師一個人,用一臺電腦甚至手機,就可以像平時那樣完成教學直播。但實際上直播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事情。作為頭條創作者,我平時偶爾也會在西瓜視頻上直播,所以對此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現在網絡授課基本上是直播的形式,它的一個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直播時教師無法像在教室裡一樣,看到所有學生的狀態。因為大部分直播平臺是不會讓播主查看觀眾的前置攝像頭的。所以老師一個人在電腦前直播,學生究竟有沒有聽講,老師根本就不知道。所以大部分老師只能照本宣科,按照事先準本好的講義授課。一堂課下來,老師和學生的互動基本上為0,這樣的授課質量可想而知。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教師可能壓根就不會使用直播平臺。如果是平時倒還好,可以請懂這方面的親戚晚輩來幫忙。可現在是特殊時期,人人都在自我隔離,根本就不會有人上門來為這些老教師提供幫助。所以這部分教師就算勉強開通了網絡授課直播,也很難達到平時的教學水平。

而如果使用錄播的形式進行網絡授課,雖然對老師的壓力小了,但學生們看到的只是一段段乾巴巴的教學視頻,同樣沒辦法和老師互動,學習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學生身上,很多學生都是回老家過年,而老家可能沒有網絡,也沒有電腦,能夠觀看網絡授課的工具只有手機而已。甚至一些偏遠的地方連4G信號也不穩定。這種情況下,想要這些學生跟上網絡授課是很困難的。這就造成了一種不公平:家裡條件好的學生,可以用電腦、平板等各種方式來跟上老師的網絡教學進度。而家裡條件不好的學生,只能抱著手機用卡頓的網絡上課。尤其是現在學生用眼非常頻繁,如果在家裡每天上10個小時對著手機屏幕,非常影響視力,得不償失。

所以作為家長,我是比較反對現在中小學進行網絡授課的。如果學校覺得教學進度跟不上,可以延長上學期的課時,縮短接下來的暑假,並且將期中、期末考試的時間順延。這樣一來學生既可以在非常時期獲得更好的休息,保證身體健康,也不用擔心落下課時。大學倒是可以嘗試一下網絡教學,但是時間也不宜過長,也不能過於依賴。我覺得學習還是要在真正的課堂上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凹凸剪影


作為一個一線老師,沒有看到教育部叫停網絡授課,學校也沒有停止網絡授課。

與“停課不停學”剛出臺一樣,教育部也沒有說一定要求要網絡授課,更多地是強調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

作為一個教育部的要求,不可能把要求具體到一個地區,甚至於一所學校。

需要的是各省、市、縣甚至學校採取適宜的辦法。

可作為長期以來聽從上級安排的學校來講,要自己來開發課程、想出合適的辦法真是太難了。

省級拿不出教材,以前至少是省裡才有資格拿出教材。

市裡不敢具體說出“教什麼”,也不敢說“不教什麼”。

縣裡只能是按教材來了,否則學校來問你"教什麼“,怎麼回答。

一層有一層的難處,一級有一級的壓力。壓在老師身上的最後還是歸結到家長身上。

於是,一個一個的補丁打上去,其實解決不了問題。

因為這個問題最終在落實的時候是要靠每個任課老師的。

什麼樣子是最適合的?

(教師能給孩子什麼樣的+孩子家庭能接受什麼樣的)除以2-教材的內容=適合的教育。


呆呆教數學


“教育部叫停網絡授課,大家怎麼看?”去冬今春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在安享太平的我們面前,也給家長,學生和老師們帶來了“網課”的困擾。



一.疫情防控引爆線上教學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的日益嚴峻,人們的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巨大影響。於是,以線上教學為特點的網絡直播課,錄播課,在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主導思想引導下,“忽如一夜春風來”,遍地開花,家家“觸網”。

  • 尷尬的老師

老師們一夜之間變身“主播”,不少學校領導出於某種考慮,要求老師不但要上網課,還得直播或錄播課程。大部分教師也都是“術業有專攻”,對自己專業之外的東西,比如直播軟件的使用,資源的收集,直播設備的操控都不熟悉,甚至是第一次使用。

於是,疫情嚴重的湖北仙桃一名教師上物理課時,電腦感染病毒,直播了20秒“不雅”音頻,老師被處理,學生被驚嚇。都是拜直播所賜!

  • 忙碌的家長

筆者所在的江蘇地區,學校要求老師學生上網課,是2月10日正式開始的。此前,筆者已經陪孩子上了一星期的“閱讀寫作”線上付課,聽了不少教材同步免費直播課。

2月10號,老師安排學生9點開始在網上聽“江蘇省名師空中課堂”的網絡直播課,早早打開網頁,進入直播間,豈料九點沒到,就被擠下線了。忙碌一上午,也沒聽完整。只好晚上看回放。整個過程,本人都得陪著孩子,忍受孩子對卡頓掉線的吐槽。

  • 漸漸疲沓的孩子

二月十號學校要求統一上課前,筆者家孩子對網課還是興致勃勃,除了早就報名的付費課,還試聽了好些免費看課。

2月10號以後,因為學校介入網課學習‘,孩子的學習熱情反倒減弱了。因‘為整整一上午,孩子都得坐在電腦前,二十分鐘一節課,要上五門以上。加上課間休息,一上午都在忙上課,能不厭倦嗎?

還好我們不佈置作業,不打卡。很多家長都被這些額外負擔煩透了。

二、教育部及時叫停網課中的五種情況

“停課不停學”,網課都在學。甚至有的地區連幼兒園都上網課了,讓幼兒在家玩玩不好嗎?跟風跟的太厲害了。

不僅如此,很多地方的網課要求老師自己準備,本來教師假期在家備課, 資料、工具不足,還增加了“主播”身份,真是苦不堪言。

家長們對網課中各種形式主義的做法,也是深感不滿。

於是,教育部根據形勢變化,及時叫停網課中的五種亂象:

1.按照課堂教學模式,排課表上課。

2.強制學生每天上網打卡學習。

3.每天要求學生完成作業,並上傳。

4.強制學校老師錄課,並給本班學生播放。

5.講授新課內容。

禁令出來了,世界並沒有消停。家長,老師,學生們遇到的不少問題依然存在,一些新問題還在產生。


三、如何看待叫停網課

(一)關於網課有沒有必要上,網民們的意見出現了嚴重的兩邊倒:支持者理由充分,反對者言之鑿鑿。概況起來,正面作用如下:

1.中小學網課有存在的必要。

開學時間一再推遲,疫情防控形勢不明朗。假期一再拉長,學生在家,需要學習。相對於學生自學,網課是一種應急的辦法。

2.孩子不上課,或許更難管

目前情況下,家長孩子禁足在家,如果孩子一直處於散漫自由中,玩手機,看電視,無事生非都可能是常態,家長管起來更能。某種意義上,網課成為管理孩子的抓手。

3.讓孩子有學習意識和氛圍

線上教學儘管有各種不足,畢竟可以給單家獨戶的孩子們提供一個共同學習的氛圍,讓孩子對學習保持關注。

當然,網課學習也有很多不足,教育部“叫停”網課,也跟這些不足不無關係。

(二)叫停網課亂象,起碼有三方面作用。

叫停網課的五條禁令,有針對學生的,也有針對老師的。對家長學生和老師來說都是實實在在的減輕網課負擔和壓力的舉措。

1.減少形式主義,比如各種各樣的打卡做資料令人不勝其煩。

2.減輕家長和學生負擔。花樣百出的作業,苦的不僅是學生,還有學生家長。

3.切實減輕教師的負擔。網上明明有很多優質的在線課程和錄播課程,但是有的學校領導偏偏怕老師偷懶佔便宜,明確要求教師必須直播,教師苦不堪言。禁令可謂及時雨!


【結束語】

在線教學井噴式增長,帶來不少問題。教育部叫停網課中的五種現象,非常及時,對規範網絡教學,減輕教師、家長、學生的負擔,減少形式主義,都有積極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