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感的大悟縣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人和事?

侯挺


湖北可以說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歷史上的湖北也是人才輩出,但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是湖北孝感市的一個縣城,這個縣城便是大悟縣。這個地方也是非常的有名,70多年前,這裡是我們的中原軍區司令部駐紮的地方,是我們重要的一個革命的根據地。

大悟縣

大悟縣是我們中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從這裡培養出了三十多位的開國將軍,這裡的人民都是為新中國的成立而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前前後後有15萬人參加了革命,並且有一半的人把自己永遠留在了戰場,這裡是嚴肅的,因為有太多的英雄在這塊土地上沉睡著。

徐海東

中國近代革命時期的一員大將,著名的軍事家,他在1925年就參加了共產黨,曾經也是擔任過各種的軍長和團長甚至是司令員,在領導才能這方面,徐海東絕對是一個人才。他最大的功勞就是保衛了陝北革命的根據地,為新中國的成立貢獻了他的所有。毛主席曾經對於徐海東的評價是:“他是對中國革命有著大功的人,是工人階級的一面旗幟。”

劉華清

革命時期的中國領袖,他是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中國的原軍委副主席,現代的海軍之父和中國的航母之父,對現代的中國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曾經給自己的評價:“作為公民,他為國家和民族貢獻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才智,作為軍人,也是一直衝鋒陷陣,沒有讓軍裝染上汙點,作為下屬,更沒有辜負鄧小平同志的重託,人生沒有任何需要汗顏。”

中國的歷史上從來就不缺英雄,在這個大悟縣的徐海東將軍和劉華清主席包括那15萬的革命先烈他們都是英雄,如今美好的中國都是他們的生命鋪墊而來!!!


司徒歷史


湖北大悟是革命老區,也是有名的“將軍縣”,在1955年共和國授銜中,從大悟縣走出了1名大將、3名中將、33名少將。當時被授予少將軍銜的劉華清,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軍委副主席。今天我再簡要介紹一下共和國大將徐海東。

徐海東(1900-1970),湖北大悟縣新城鎮人(原屬於湖北黃陂縣),窯工出身,192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北伐戰爭,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他對黨忠誠,能征善戰,歷任連長,團長,師長等職,在紅軍時期就大名鼎鼎,人稱雅號“徐老虎”。

徐海東是紅四方面軍的一員猛將,1934年4月,任紅二十五軍軍長,在一年多時間,建立了革命政權,使隊伍發展到三千七百餘人。他率領紅軍從皖西到鄂東北,經陝南、甘肅,一路征戰,長征率先到達陝北與劉志丹會合,組建紅十五軍團,鞏固陝北根據地,為中央紅軍提供了落腳點。

徐海東身經百戰,先後參加了橋林橋、勞山、直羅鎮戰役和紅軍東征,是紅軍一線的指揮員。在抗日戰爭中,他先後任八路軍115師344旅旅長、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指揮兼第四支隊司令員,創建了根據地,粉碎了日軍的圍剿和掃蕩,狠狠地打擊了日寇和偽軍。解放戰爭中,他因病休養。

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中寫道“中國共產黨的軍事領導人中,恐怕沒有人能比徐海東更加‘大名鼎鼎’,也肯定沒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 毛澤東曾說過:徐海東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1955年共和國授銜吋,他位列十大大將第二名。





zj史海拾貝


十大將軍縣中大悟縣排名第七,但是知名度可不比其他先少,出的一員大將名列十大將第二名,他是誰?是徐海東大將。徐海東大將是哪裡人?湖北省大悟縣人。湖北省大悟縣歷史上出過不少名人,但最著名的莫過於37位開國將軍,其中包括1名大將、3名中將、33名少將。

大將徐海東的事蹟很多人都已經熟悉了,紅四方面的軍團長,在其他紅軍部隊面臨困難時拿出幾千大洋資助,堅定地執行正確的革命路線,取得很多戰役戰鬥的勝利。不過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要是第三野戰軍十虎將之一的周志堅。

周志堅,湖北省大悟縣夏店鎮周家灣村人。在剛參加革命的時候,周志堅只是個普普通通的戰士,負責過部隊的通信。由於機智靈活,作戰勇敢,周志堅很快擔任班長,此後又擔任了排長、營政委、副團長、團長、師長等職務,抗日戰爭時期擔任過團長和旅長等職務,參加過關陽戰鬥、朱樂山戰鬥、禮南戰鬥、尹家集戰鬥等戰役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周志堅曾是華東野戰軍縱隊司令員,華東野戰軍改編為第三野戰軍之後,周志堅擔任第三野戰軍31軍的軍長,被稱為三野的“十虎將”之一。周志堅原來是中原軍區的將領,在中原突圍時,他先是率部掩護大部隊突圍,多次衝破敵人的包圍圈。雖然成功跳出了敵人的包圍,但是為了營救掉隊的同志以及失蹤的一個團,周志堅又再次返回,不幸被敵人重兵包圍,與上級失去聯繫。

後來,周志堅經過重重磨難,在武漢找到上級,並由上級安排至南京,再從南京到延安。在回延安的路上,他在山東遇到了新四軍,便直接留在了新四軍帶兵。後來部隊改編,他便成了華東野戰軍13縱隊的司令員。

在濟南戰役中,駐守濟南城的是名將王耀武,曾經在抗日戰場上打得日軍膽戰心驚,況且濟南防守工事堅固,還有很多重武器以及11萬大軍。面對敵軍的精銳部隊,許世友、周志堅等將領指揮軍隊衝破敵人的層層防線,其中周志堅帶領的部隊採用爆破技術連續突破敵人的防線,為濟南戰役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淮海戰役中,華野大軍面臨的是敵軍精銳中的精銳,大部分都是敵嫡系軍隊,如黃百韜、黃維、邱清泉等。為了打贏淮海戰役,華野各縱隊以及兄弟野戰軍部隊將士浴血奮戰。其中粟裕六調周志堅成為克敵制勝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時傳為美談,比如第一次調周志堅是為了切斷黃百韜與其他軍隊的聯繫,二調周志堅是為了阻擊敵援軍,三調是讓其追擊敵軍,四調是追殲杜聿明,五調是為了合殲黃維兵團,六調是對雙堆集發起總攻,並最終消滅了黃維兵團,贏得了淮海戰役的勝利。

當然除了周志堅,大悟縣還有很多名人,比如中將聶鳳智和程世才,少將甜厚義、寧賢文、仿毅華、鄧紹東等33人。大悟縣不愧是將軍縣,英雄輩出美名揚!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大悟縣出了不少的55年授銜的開國將軍,比如中將程世才、聶風智,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軍委副主席的劉華清也是開國少將,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不過要論大名鼎鼎的大悟人,還得說是開國大將徐海東了。

徐海東(1900-1970),湖北大悟縣新城鎮人(原屬於湖北黃陂縣)。原名元清,著名軍事家,1955被授予大將軍銜,排名第二。



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後任紅四方面軍獨立師師長、紅25軍軍長、紅十五軍團軍團長等,保衛了陝北根據地。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4旅旅長,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總指揮兼四支隊司令員。率部參加了平型關戰鬥,指揮四支隊取得對日寇皖東周家崗戰鬥勝利,後因病長期休養。建國後任中央軍委委員等。



1935年底。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陝北,正值冬天到了,由於經費嚴重匱乏,衣衫襤褸的紅軍官兵還沒有禦寒的冬衣。憂心忡忡的毛澤東提筆給已經先期在陝北的紅十五軍團軍團長寫了一封信,信的主要內容就是倆字:借錢。之所以說借錢,原因是毛澤東知道十五軍團經費也很困難,此外,徐海東是張國燾的老部下,而張國燾此時已經已經走上了分裂黨和紅軍的道路,與中央分庭抗禮!

徐海東讀到毛澤東來信後,找來供給部部長問:軍團還有多少錢?答曰7000塊大洋。徐海東毫不猶豫地說:給中央5000,我們留2000,中央來信肯定比我們更困難,我們就是挨凍受餓也要保障中央!這五千塊錢起了很大作用,解了中央紅軍燃眉之急!毛澤東說:徐海東是為革命立了大功的人!


磨史作鏡


我是晏子於野!我來回答。

大悟縣原名禮山縣,建縣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952年更名為大悟縣,建縣歷史也不過86年,歷史感比較單薄。然而,大悟縣在近代史上卻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是革命老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腹心地帶,周恩來、董必武、李先念、徐向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在大悟留下戰鬥足跡。

大悟縣原名為禮山縣,為紀念大悟人民在抗戰中的功績,建國後才將其改名為大悟縣。大悟縣曾是革命根據地,在那裡駐紮著中原軍區司令部。解放戰爭爆發前,在大悟宣化鎮曾進行過談判,周恩來、蔣介石的代表與美國人三方就中國的未來探討解決方案。恰好五月時節,大雨將橋樑沖垮。美國人與國民黨不肯自己過河,最終讓群眾背過河流,而共產黨卻與群眾共進退。這場談判最終不歡而散,但共產黨的成功卻已顯端倪。

大悟縣的偉大之處還在於它為祖國輸送了一批軍事人才,在國家亟待拯救時,大悟縣出了三十七位將軍,其中包括1名大將、3名中將、33名少將。

“中國海軍之父”劉華清上將便是大悟縣人。他出身農民家庭,卻一直學習進步思想,後來加入了共產黨。他加入的隊伍在長征中與黨中央失去聯繫,甚至錯過了遵義會議,但是他們卻堅持不叛黨。在與大部隊匯合後,劉華清負責《戰士報》的編輯等工作,對解放區建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在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中,劉華清屢立功勳,但他最大的貢獻是對海軍。他將後半生都用來建設中國海軍,中國航母的出現更是離不開他的推動。


晏子於野


民國初總統黎元洪也是大悟彭店鄉黎河村人,,


舞劍心


大悟建縣歷史短,1933年才從前河南羅山,黃安,黃陂,孝感各抽出一地建縣,名人多為近代,且名人當時出生時尚未建縣,如黎元洪為黎黃陂,徐海東為黃陂人。


手機用戶58732229734


劉華清上將是大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