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評天下|蹭著“雙黃連”熱點減持,讓積極增持者情何以堪?

金評天下|蹭著“雙黃連”熱點減持,讓積極增持者情何以堪?

金評天下|蹭著“雙黃連”熱點減持,讓積極增持者情何以堪?

金融投資報評論員 劉柯



增持與減持始終是資本市場繞不開的話題,即便是在正常交易時段,增持回購也是偏利好消息,而減持則是偏利空的消息。而在目前“戰役”的關鍵時期,上市公司增減持股份的任何一個風吹草動更容易讓市場關注。


春節過後首個交易日,資本市場大幅震盪,航錦科技、葛洲壩、上海臨港、海蘭信、中金環境、格林美、交大昂、山鷹紙業、玲瓏輪胎等多家上市公司挺身而出發佈增持公告。


而且從增持金額看,很多都不是應景了事,玲瓏集團的計劃增持額達到1至4億元。海蘭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更是兜底增持,承諾凡2月5日至2月11日期間淨買入的海蘭信股票,且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並在職的員工,若因在前述時間期間增持海蘭信股票產生的虧損,實控人將以個人資金予以補償,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


有公司積極增持和取消減持計劃的,也有上市公司積極減持的,而且是蹭著熱點減持。


日前,蹭著“雙黃連”概念大漲超70%的太龍藥業發佈公告,稱持股6.02%的公司第二大股東吳瀾將在半年內減持不超600萬股,而且強調是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交易減持。


從公司基本面看,太龍藥業雖然蹭上了“雙黃連”概念,但業績難如人意,2019年預告也僅僅只有4200至5000萬淨利潤,目前估值已經超過90倍。從這個角度看,對公司經營知根知底的二股東選擇減持並不意外。


當然焦點並不在於減持行為本身,而在於減持行為選擇的時點與方式。誠然,增持與減都是市場行為,只要沒有違反法律法規,就沒有對於錯之分。


但增減持的時點和環境還是很關鍵。每到關鍵時刻,為什麼管理層會呼籲大股東實控人增持呢?為什麼管理層要嚴格限制融券賣出呢?道理很簡單,現在是需要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保持金融市場穩定,這個時候你當逃兵,從道義上講是行不通的。最關鍵的是,蹭了熱點再高調減持,這與趁火打劫有什麼兩樣?再缺錢再難,能不能挺過這一關鍵時期再說?


資本市場就是一個信心市場,上市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基石,相關股東有自己的利益訴求是正常的,但要擇時度勢,要綜合考慮,說穿了就是要在關鍵時刻不掉隊,至少不要添亂。


其實,在目前這種特殊時期,管理層對上市公司減持應該有相關的措施,以減少市場不必要的恐慌。而且管理層也應該吸取過往的經驗教訓,在重要股東減持上出臺一些逗硬的規定,比如短期漲幅過大的典型公司,就不允許重要股東立馬減持,更不允許以“改善生活”等奇葩理由減持。


就像短期波動過大的公司再融資會受限制一樣,嚴格限制重要股東套現的衝動,讓他們認認真真經營公司,長線股權投資,而不是在短線投機中毫無顧忌。



註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