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過去那麼久,實在太久了,再次大爆炸的可靠性有多少?

都市過客


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在1946年,他正式向人們提出大爆炸理論,他認為宇宙是由大約140億年前,發生了一次大爆炸而形成的。當宇宙大爆炸學說剛出現在人們視野的時候,一段時期還陷入了爭議之中,而人們隨著對世界瞭解的進步,對宇宙瞭解的越來越多,已經有部分人都不相信宇宙大爆炸之類的言論。

然而,宇宙大爆炸其實是人們通過對宇宙觀測,得到大量證據支撐的理論,也是目前令大多科學家們都信服的,宇宙起源於137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的假設。

但通過對宇宙的觀察,我們知道,恆星燃燒達到其生命終點時,就會小質量的坍縮成白矮星,或者再大一點坍縮成中子星。我們的太陽最終命運也逃脫不了燃燒至盡,最終變成一個寒冷的星體,會佈滿厚厚的冰雪,所有恆星最終都不會逃脫此種命運,整個宇宙能量耗盡,不會再有光源會變的一片漆黑而寒冷。

霍金1991年1月,在劍橋大學的一次對《宇宙的未來》的演講,從古代巫師的預言,談到近代宗教預言,再過渡到對宇宙未來的討論,主要探討了宇宙未來的兩種命運:一是繼續膨脹下去,一是收縮以至於坍縮成一個點。膨脹還是收縮,取決於宇宙的平均密度。

眾多理論表明,宇宙發生再次大爆炸可能性很小。





破天曉


關於宇宙大爆炸

“大爆炸宇宙論”是1927年比利時天文學家勒梅花特第一次提出的。它是現代宇宙學中話題最多,也是最吸引人的一個論點。主要論點是認為宇宙曾經有過一段冷熱演變史,在這個時期裡宇宙物質不斷膨脹炸裂開來,就像一次大爆炸一樣。

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在1946年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論,他認為大約在140億年前宇宙發生一次大爆炸形成了今天的宇宙空間。

但是波爾教授和尼爾教授認為大爆炸後暗能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但是根據現代科學的結論:宇宙正在一直逐漸的變小,縮小的過程中空間變小能量聚集,在聚集到一定程度上能量會瞬間爆發,便會再次發生宇宙大爆炸。當然了,無論是我們還是子孫後代目前生存在地球的人們應該是不可能看到的。因為再次發生都不一定是多久以後,可能是幾千萬上億年以後的事情。


Miasion科學世界


宇宙形成了很久只是你的一個想象,用宇宙尺度來說它只是才剛開始,既然宏觀的你沒法想象,那就用微觀的形容一下,宇宙就好比生物的一個細胞,生物經過受精成型到出生長大衰老死亡,細胞就是這個過程參與者,這才是宇宙最後的歸宿


不變如亙


準確地說,就是與距上次宇宙大爆炸的時間一樣。這是依據“測不準”理論預測的最準時間段。


閒雲逸飛


久不久那是以我們的時間概念來度量的,人類的認識水平實在是太有限了!


神秘代碼856


正在爆炸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