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千里,两个人通过视频隔空订婚

2月2日,农历正月初九,一个漂亮的女孩与一个帅气的男孩,相隔千里,通过视频,完成了人生旅途中的一件大事:订立婚约。

这个女孩,名叫赵益。她是山东省教育厅2018届省优选计划选调生——省派乡村振兴驻栖霞市亭口镇服务队队员、亭口镇挂职干部。

当天,在位于大山深处的亭口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她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坐在办公桌前,细心翻阅着此前在大山里拍摄的婚纱照片,与视频电话那头,千里之外的男朋友,如约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订婚仪式。

回忆起拍摄这组照片的始末,她和情深意笃的男友眼中时而满是笑意,时而泪光闪烁,一幕幕场景回闪,他们郑重地对彼此说出了那句“我愿意”。

相隔千里,两个人通过视频隔空订婚

大山作证,赵益和男友留下了一张美丽的合影。

奋斗:写在大山里的青春之歌

春节刚过,赵益第一时间赶赴所服务的乡村,将工作重心转入到配合县乡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上。每日例行的巡查,也顺便成了这一年来难得的乡村振兴工作检验。是的,走进村里,踏上的是刚修好不久的水泥路;走进村委会,看到的是新修建起来的村委会办公房;村支委们也都忙活起来,没日没夜地穿梭在村委会办公室与田间;当年臭气熏天的垃圾沟也早已变成贯穿各村、由拱桥石块砌成的风景河。

更让人自豪、让村民心花怒放的是保证果树灌溉的微喷管网,想到刚来时看到田里干枯的果树和果农们的愁容与叹息,不由得感慨万分。如今,8眼吃水井、10眼灌溉井星罗棋布,成了村民们致富的心中依托;修建或扩容的水库池塘已三倍于以前的库容量,银镜似的把村民们照得踏实明亮;现代化节水节能的微喷管网在树下欢快喷洒,让村民们的摇钱树大旱时节也开花。

虽然早已入选山东省文明家园示范村,但打造的资金一直让村书记和村主任眉头紧锁。在服务队协调下,去年9月复兴村乡村旅游项目参加了山东省扶贫开发基金会“扶贫创客培育计划”,通过吸引企业、社会爱心人士捐款,加上公益平台配捐,共募集善款53.7万元,如今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建设起民宿食堂。

走在衣家村的愚公路上,一路更是惊奇感叹,水库、水塘、藏香猪养殖场,还有白如雪原的9个玉木耳种植大棚,每个项目的开展过程都是那么难忘——与服务队同志一起跑手续,筹资金,谈合作,实地考察,请教专家——这是一条用艰辛蹚出的致富路。

懂我:请到大山里来

从名校的优等生,到过关斩将考入省直机关,自然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然后,一下子到农村待两年,这个落差太大。一年多以来,队长的教诲、同志们的教导,让赵益学到了不少,悟懂了很多。农民的憨厚朴实与勤劳热情感染了她,乡村的农田“套路”与“经济课”又让心气颇高的她一时汗颜。

赵益懂了,可省城那开始谈婚论嫁的警官男朋友还是不明白,因为约定在省城拍婚纱照的事一直推迟,电话中经常出现,“有那么忙吗,怎么就回不来了”的诘问,在一次一次的不快中,赵益终于向心爱的男友发出“巡山”的邀请。

让男朋友吃惊的事一个接着一个。首先是装束,一身粗厚的工装。走着走着,一个又一个大嗓门又吓了他一跳,“丁书记,樱桃市场门前的路清理一下,别堵车了”,“李书记,樱桃示范园该浇第二遍水了”,“衣书记,木耳大棚的材料准备得怎么样了?”

相隔千里,两个人通过视频隔空订婚

非常时期,赵益无暇多想自己的个人生活,想的是如何更好地防控疫情。

婚纱:大山为衣,青春着色

这个决定,却让当地有名的婚纱摄影师为难了,在烟台开了这么多年的影楼,有顾客提出到大山里拍婚纱照这还真是破天荒第一次,而且是在遥远偏僻的栖霞,上山爬坡过沟也不方便。但当细细听了他们的故事和心愿后,摄影师答应破例将设备扛进山里,将相机架在山间。

一身庄严的警服,一袭洁白的轻纱,开启了人生最隆重的记录。从衣家村的高山水塘,到田家水库的滩涂;从复兴村美丽的山巅,到充满乡情的山间小巷,他们拍摄着走过的每个地方。

2月2日,与万千爱侣一样,它曾经是赵益与男友约定结成连理的日子,如今却也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好防控工作的紧张而忙碌的一天。这个本应结成“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日子,因为抗击疫情而未能如愿。

赵益笑着说,虽然领证不成,但婚还是要订的。在工作的间隙,他们拿起手机看着彼此,依然郑重地说着举行仪式的誓词,慷慨得允诺一生。这里没有簇拥的鲜花,没有满桌珍羞的宴席,没有众多的亲朋好友,只有一张一张地共同看着两人在大山深处拍摄的婚纱照片。

农村大众报记者陈建志 通讯员言芳 海超 帅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