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經社直擊」阿里本地生活與中飯協等發佈防護指南

2月4日,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中國飯店協會、康奈爾中國中心聯合制定《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期間餐飲商戶食安防護行動指南》(以下簡稱《食安防護行動指南》),並率先倡議對配送餐品使用“食安封籤”,增加外賣信息追溯卡。

「網經社直擊」阿里本地生活與中飯協等發佈防護指南

(網經社訊)建議到店就餐先測溫登記

《食安防護行動指南》指出,餐飲企業應對員工進行檔案管理,並按當地規定登記、報送。一旦員工有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以及存在其他潛在風險的,還應按規定居家觀察14天或及時就診,待確認傳染風險排除後再行返崗。此外,餐飲企業還應對在崗員工每日進行體溫檢測,在崗期間應按照規定佩戴並更換口罩。

為避免出現無症狀攜帶者的隱性傳播,對體溫正常的消費者,在徵得顧客同意及私人信息保密承諾的基礎上,建議登記至少一人的姓名及有效聯繫方式,建立可追溯制度。

在餐食安全上,禁止經營、貯存野生動物或野生動物製品;不採購、使用需現場宰殺的活禽畜動物。菜品需燒熟煮透,加工製作菜品時的中心溫度應達到70℃及以上,以保證食品安全。

餐廳大堂和後廚的環境管理上,具備條件的就餐場所也可以採取減少桌椅擺放、加大就餐者之間空間距離的措施,儘量阻隔病毒傳播。

倡議商家給外賣加貼“食安封籤”

對於就餐方式,《食安防護行動指南》提醒,防疫期間各單位可儘量通過線上開展外賣配送服務,在確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以外賣配送方式為消費者提供就餐服務。配送員應全程佩戴口罩等防護用具並定期更換,盛放食物的送餐箱,應在平時清潔消毒要求的基礎上增加消毒頻次。

《食安防護行動指南》在行業率先倡議商家使用“食安封籤”對配送餐品進行密封,建議增加外賣信息追溯卡標明製作人、裝餐人和送餐人姓名和體溫狀況。

據網經社獲悉,1月30日,餓了麼在全國推出無接觸“安心送”服務。用戶通過APP下單,訂單備註欄選擇“無接觸配送”,備註要求外賣小哥把商品放在指定位置,避免直接接觸。餓了麼還聯合眾多大連鎖品牌在行業首推“外賣安心卡”,明確餐品的製作者、送餐員信息及其體溫情況,做到每一份餐均可追溯。

【小貼士】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引發舉國上下關注,1月21日起疫情升級,各大電商責無旁貸紛紛通過啟動應急預案和獻愛心等舉措先後援助。如:1)OTA:攜程、同程藝龍、馬蜂窩、去哪兒、飛豬、驢媽媽、美團旅行、途牛等;2)零售電商:京東、拼多多、蘇寧易購、唯品會、寺庫、貝貝、樂信、蜜芽、途虎養車、達達集團、網易嚴選、得物APP、返利網、每日一淘、小米有品、什麼值得買、微盟、斑馬會員、叮咚買菜、阿里巴巴(淘寶、天貓、1688、盒馬、支付寶)、美菜、便利蜂、三隻松鼠、52TOYS、華米科技、名創優品、每日優鮮等;3)外賣:美團、餓了麼、瑞幸咖啡等;4)出行:滴滴出行、哈囉出行、高德打車、e代駕等;5)在線醫療: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春雨醫生、丁香醫生、叮噹快藥等;6)跨境電商:行雲全球匯、亞馬遜、eBay、阿里國際站、思億歐、豌豆公主、55海淘、洋碼頭、wish、Shopee、敦煌網、Joom、洋蔥、小紅書、蘭亭集勢等;7)在線教育:阿卡索、網易有道、VIPKID等;8)產業電商:一畝田、盤石集團、用友、卓爾智聯、阿里1688、銳錮商城、藥師幫、工品彙、國網電商、能源E購、找煤網等;9)物流快遞:京東物流、順豐、貝海國際、貨拉拉等;10)此外,貝殼找房、蛋殼公寓、新氧科技、58同城、途家民宿、58到家、淘票票、貓眼電影等生活服務電商也紛紛響應。

“使命召喚,責無旁貸”。對此,1月22日起,網經社啟動武漢疫情直擊行動,全面跟蹤報道電商平臺針對疫情最新動向,如有最新動態、舉措或是相關稿件及時提供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