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在中醫方面怎麼解釋?

空間中的微光


很多屬於脾虛症。食慾不佳,心悸,手腳發涼,頭暈目眩等。脾喜甘味,蜂蜜,冰糖,豆沙等甜品能幫助緩解


popotantan


大家好,這裡是四季養生密碼苑!很高興能夠參與回答這個問題。

低血糖中醫把它叫做氣血虛,或者叫做氣血不足。那麼低血糖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從中醫養生理論上來說又是怎麼解釋的呢?

低血糖其實就是身體內陰陽失調,導致陰虛陽亢、體內虛火過旺的症狀,低血糖的人往往在飢餓時反應尤為明顯,常常會有大量出汗、並伴隨著心慌、精神不集中、易怒、躁動、顫抖等表現,患者往往面色蒼白,低血糖患者嚴重時往往會出現昏迷休克的症狀。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中醫養生理論上來說 ,說的是“津血同源”,血糖就是溶於血液中的營養成分,什麼原因會導致血液中的養分過度地損耗呢?這就是“陰虛火旺”的結果,在《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之中說道:“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

中醫所說的津血就是陰液,假如陰液的運行過於急迫和快速的話,那就是“陰不勝其陽”,陰液就會很快乾枯。打個比方來說吧,用一個銅壺燒開水的時候,下面的火一直燒得過旺,乃至於銅壺裡的水大量的蒸發,水分幾乎已經接近乾涸了,可是水壺底下的大火還是在一直不停地燃燒,這樣,如果一直沒有往水壺裡加水,或者沒有調整火焰的燃燒程度,那麼水壺中的水分肯定會燒乾的。

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出現在陰虛體質溼熱體質這兩種人中,因為低血糖患者往往會大量的出汗,無緣無故地大量出汗帶走了血液中來不及利用的糖分,肝火過旺是主調,肝火過旺導致肝功能異常,所以低血糖患者往往喜歡發怒,並且大量的出汗,腎水過虛導致患者心慌意亂。交感神經的錯亂胡亂擴張了皮膚表面的汗腺,腦細胞的缺氧導致了昏迷休克。

按照中醫的方法來調理,應以滋陰降火補腎陰為主調。

問題回答完畢!敬請賜評!謝謝!


四季養生密碼苑



豹蹤潛行


低血糖症屬中醫的“暈厥”、“虛風”等範疇。低血糖症的病因多為稟賦素弱,或病後體虛,脾胃不健,氣血乏源,致心肝失養,元神失主,故而發病。


小小黃芪


中醫主要辯證認為:低血糖是氣血虧虛,正氣不足,引起相關臟腑功能下降,治應正常飲食,補充能量,注意休息,適當鍛鍊


溯源52


低血糖常見於脾氣虛證;糖轉為三磷腺苷 (ATP)為脾胃氣的一部分;糖不能轉為三磷腺苷而導致糖尿病主要為氣虛。   細胞外糖的性能是溫熱的,可能是中焦“熱分”的一部分。在前驅糖尿病常有低血糖(氣虛的表現),且有胰島素抵抗。有胰島素抵抗和高血胰島素時,常見虛寒表現。這種情況也常發生於前驅糖尿病。胰島素是一種陰性的激素。胰島素不足時能出現陰虛表現 如:夜尿, 盜汗,五心煩熱, 咽喉乾燥,等陰虛症。胃(脾)陰虛時, 常見胰島素不足或有胰島素抵抗。陰虛是糖尿病出現和發展的最主要條件,沒有氣陰兩虛就很難發生糖尿病


徐瑾彥


我就知道中醫裡的消渴症是西醫的糖尿病,別的不懂[呲牙]



這就是消渴病,治法以病證而治。


用戶9819503328064


餓得心頭慌


喂有人沒得


中醫認為機體出現低血糖症可能是心脾兩虛或者肝虛風動、痰熱鬧竅等病機導致的,在治療時通過辨證用藥才能夠徹底根治。比如說心脾兩虛低血糖症的患者,治療時應該採取補益心脾的治療原則。可選擇的方藥為歸脾湯合天王補心丹加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