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司退休以後,朋友給我介紹個門衛工作,說是不要在家閒著,對身心不好,你怎麼看?

職場幸福路


退休之後要不要再重新找份工作,不同的人肯定會有不同的決定,找與不找,其實都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定。



根據你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

從公司退休,一般人幾乎年齡都五六十歲,這個時候身體健康肯定不能和年輕人比,精力也大不如以前,身體各項機能也都在退化,要不要工作,能不能工作,首先肯定取決於你的身體狀況。

如果你自己身體還行,還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那你可以從事一些不影響你當前身體健康的工作,這沒有問題。如果你自己的身體有問題,很多工作都沒辦法去完成,那不妨放棄重新工作的念想,好好利用退休時間,把自己的身體維持好,畢竟身體健康才是一切的根本。

根據你自己的家庭具體情況。

你從公司退休,那你的另一半肯定也退休或即將退休,但不管怎樣,兩個老年人如果身體都健康還好,一旦有一個人身體經常生病,那必定會給家庭帶來一定的負擔。

同時,這個時候自己的孩子也都成家立業,可能都處於工作和事業的關鍵點上,而更下一輩正在上學,處在學業或身體的發展期,那麼作為老人,總想著要為子孫輩做些什麼,總想著要為子孫輩分擔一下經濟上的壓力。

如果家庭條件不好,那沒辦法,即使你身體健康不允許,那你也會出去找工作,哪怕微薄的收入也能稍微減輕一下整個家庭的負擔。當然如果你家庭條件好,你完全不用擔心所謂經濟上的壓力,你完全可以過自己退休之後愜意的生活。

根據你自己的對人生的態度。

人生態度這個概念其實有點大,但人到退休一般來說年齡都五六十歲,經歷過各種各樣的事情之後,很多東西都看得非常明白,都看得非常清楚。

有些人屬於天生閒不住,有些人屬於天生的工作狂,他一時一刻都離不開工作。當然或許他是因為想保持著和這個社會的親密接觸,不願意完全脫離這個社會,他要通過工作來維持一定的人際關係和人脈圈子,所以他總會想方設法的找一份他認為相對適合他自己的工作。

當然也有些人天天都在盼著退休,退休之後他們不願意再去工作,他們辛苦操勞了一輩子,他們需要時間休息,需要時間娛樂,需要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需要時間去完成自己的一些愛好,所以他們會把工作拋到腦後,他們要享受退休的這段時間。

退休之後不要在家閒著,對身心不好,這話沒有道理,同時不在家閒著,不一定非得要去找一份工作。

退休之後在家閒著,對身心不好,這沒有科學依據。當然這和人的個性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你平時喜歡熱鬧,喜歡與人相處,喜歡與人打交道,那麼退休之後這些統統都沒了,你有可能一下適應不了,長期以往有可能你會憋出毛病來。

所以你還是要走向社會,但走向社會並不是要求你一定要找份工作,其實現在有很多老年人的組織,各種各樣,什麼廣場舞,書法社,攝影會等等等等,你愛好什麼,你喜歡什麼,你想學什麼,你就可以加入哪個社團,你不僅能學到一些新的知識,你還能結交很多志同道合的老年人,而這些又是你新的人際關係,新的人脈圈子。

最後個人的一個建議:

不建議退休之後做門衛,畢竟你的年齡已經到那兒了,畢竟你的身體狀況擺在那兒了。門衛看似很簡單的工作,但其實在時間上相對消耗比較長,這對你的身體其實並不好。


陪娃樂趣多


朋友說“不要在家閒著,對身心不好”。這句話沒毛病,很在理,我非常贊同;但做門衛,也就是保安吧,我並不主張去。

首先,說朋友的話有道理的話題。

俗話說:“無事生非”。一個人如果整體無所事事,真的是不利於身心健康。

我有切身體會。

兩年前,我從一家公司辭職後,因為自己相當於內退吧,有退役金,生活有保障,也就不想再找工作了。

整體在家休息,無事可做。一天到晚,除了上網、看電視、睡覺,基本上沒有其他的事可做,整天萎靡不振。愛人見我這個樣子,整天擔心我會閒出什麼毛病來。

幸好,我在去年6月份結緣了《今日頭條》,成為了職場領域的創作者。從此,我就象變了個人似的,生活過的非常充實而快樂。

不僅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職場創作者朋友,自己也收穫了成功的喜悅。半年多來,在頭條創作中,自己先後加了V,開通了問答收益,儘管收益不大,但成就感卻是滿滿的。

我每天從早到晚都忙著寫問答。每當自己的問答得到朋友的點贊時,那種成人之美、為人解惑的自豪感就別提了。

愛人見我有了自己喜歡的事做,也不再擔心我會閒出什麼毛病了。說真的,如果我沒有這份事做,說不定還真可能會得抑鬱症什麼的。

其次,說為什麼不建議做門衛工作。

心語在公司工作時,分管過多年的保安工作,太瞭解保安工作的不容易了。

因為,目前來看,絕大多數的用人單位,要求保安人員的工作時間大都是12小時、兩班倒,而且大都沒有休息日和節假日。

熬夜是最傷身體的事。退休了,年齡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了。大多數這個年齡段的,不少有高血壓等慢性病。這種病是最怕熬夜的。

我一個鄰居,也是退休了,朋友給找了份門衛工作,上班沒多久,也是因為熬夜,誘發了腦溢血,差點沒有搶救過來。不但沒有掙到錢,還搭進去了好幾萬。

不讓自己閒著,有事幹是對的,朋友的心是好的。如果家中不缺那幾個錢,我覺得還是不去做的好。

既然退休了,就應該好好享受生活,把自己的身體保重好,能多拿幾年的退休金比什麼都強。

其實,讓自己生活充實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象心語我這樣,可以學著頭條創作,旅遊、健身、書法、繪畫等,都是有益身心的活動。

總之,退休了,不讓自己閒著,讓退休生活充實起來,有益身心健康就行;門衛的事,還是要謹慎選擇吧。

【歡迎關注我@職言心語,20年職場工作心得,樂於與您分享。】

職言心語


退休之後,有個門衛工作很好

所說門衛,有的叫保安,得在門口站著。有的叫收發,在室內一坐,瞅著外來人。還一種叫更夫。

我退休後,從05年開始先後在一箇中學的實驗樓,體育舘打更,在一個學院的培訓點打更,在一銀行打更,2011年在一供熱收費廳打更。

退休後不能無所事事,整天宅在家裡不出門。如果是這樣,對身體健康不利,各種疾病找上門來,會加速衰老,加速死亡。

找個打更的活,掙錢不多。05年一個月才300元,06年400元,2011年900元。對企業退休職工來說,打更能增加點收入,補貼家用。

上下班騎車子,打更負責打掃門前衛生,冬季清雪,室內幾層樓走廊拖地,對身體也是鍛練。

有閒空時可以學習,如在供熱收費廳下班後關門,學會了看電腦,使我開闊了眼界,精神也愉快。這是我打更的最大收穫。現在能在"悟空問答"上答題,與這叚經歷有很大關係。


用戶6096一帆風順


大家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在工廠上班,我的同事有好多退休的,上班的時候,都盼著趕緊退休,趕緊退休,可以不用緊張的來上班了,在家裡好好的休息一下,因為在我的工廠比較嚴格,經常的進行,學習考試,又是四班倒,想出去玩一會就沒有時間,所以說到了一定的年齡會覺得挺累的,有的同事退休後,當時剛退休的時候,覺得挺高興的,可以在家休息了,想上哪去就可以上哪去,他們的孩子都大了,有的剛參加工作,有的還在上大學,一般都還沒有結婚,所以說不用哄孩子,久而久之,在家裡帶的沒有意思,覺得好無聊,一般男同事,有點技術,比如說在工廠,上班的時候乾電工,他們就會找一個電工的活來幹,沒有技術的呢,就上小區,找個保衛,也不算是很累,女同事呢,一般都上飯店,或者是那種售樓處幹清潔工,大部分不是為了經濟困難去幹活,一般人都是覺得在家待的時間長了,覺得很無聊,這樣去上班。可以打發一下時間,還可以有一部分收入,但也有一部分是為了孩子,有的孩子學習比較好,在大城市上班,需要在那裡買房子,經濟壓力比較大,在我工廠退休後的工資不算是很多,所以要來補貼一下加用,所以說不管幹什麼工作都不丟人?只要做不違法的,有利於健康的都可以。




欣睿寶媽


隔壁王叔,去年從企業辦理了退休手續,和老伴天天在家養老。可是,他和老伴是歡喜冤家。王叔喜歡安靜,沒事喜歡看書練字,而老伴,喜歡動,特別愛乾淨,每天不是打掃這裡,就拆洗被褥,一整天都在忙忙碌碌。

有時候,老伴看到王叔光在那裡看書,不幫忙做家務,就和王叔理論,要求王叔幫忙幹活。王叔也有理由,家裡很乾淨了,沒必要天天這麼打掃。倆人總是因為芝麻綠豆的事情吵架。

後來,王叔經人介紹,在小區裡當起了平安志願者,相當於保安,工資不高,幾百塊錢的樣子。幾個老同志一起,每天在小區裡巡邏,發現問題,及時報告物業保安和公安局,鄰里有糾紛了,也幫忙調解。王叔每天忙得不亦樂乎。老伴也支持他有個事情幹。

自從王叔找了這個平安志願者工作,老伴忽然像是變了一個人,對王叔關心更加周到,每天負責做好飯,洗好衣服,噓寒問暖更是不斷。倆人也不吵架了,每天樂呵呵。

其實,退休以後,我們從每天的繁忙,一下子進入了無事可幹的狀態,會非常的不適應。無所事事並不利於退休人的生活,也不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

保安工作不是很累,就是每天在單位或者是小區裡巡邏,巡邏也是分時段進行,並不是一直在運動。每天上班的巡邏路線,其實就相當於自己的鍛鍊。路程不長,幾個保安結伴,一起圍著單位巡邏,既工作,又鍛鍊身體,兩全其美。

當然,退休了,也說明自己的年齡大了。隨之而來的,就是自己身體素質的降低,反應能力的降低。再就業,必須充分考慮自己的身體素質。身體好,可以考慮從事一些門衛、保安之類的簡單工作。如果身體不好,不要勉強自己,能不幹就不幹,身體最重要。

綜上所述,對於從企業退休的人,如果身體素質允許,可以繼續從事一些簡單的工作,緩解一下自己退休後的生活,讓自己的不至於太過於清閒。但是, 一定要注意身體,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


職場百靈鳥


這個應該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而定,有些人身體比較好在家裡也閒不住的話就可以去做份工作,當然不一定非要是做門衛也可以做其它的工作。有些人身體不是那麼的好話,那就可以享受一下退休的生活。那也是挺好的。


我的父親今年已經70多了,從一大型國企退休後在廣州住了幾年。現在回到江西老家每天種花種菜過著田園生活。因為我的家鄉現在搞風景區,有一個園藝公司請我父親幫他管理一下那些務工人員。我父親感覺身體不錯還能行。我也沒有阻止他,只要他老人家開心就好了。現在看來還是乾的不錯的。

我的岳父也是70多了,他的身體就一般,所以從教師隊伍退休以後就過著退休生活。每天打大小麻將和小牌。看看新聞練練書法。我看生活也很快樂。

所以每個的退休生活都是不一樣,最重要的是你需要什麼?那就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做就可以。


請關注【職場江湖人】,大家一起分享職場的各種喜怒哀樂。


職場江湖人


這個問題其實還是因人而異,不能一刀切,否則還真可能會得不償失!

給題主分享一下我朋友的事情。

我有一個熟人朋友,他的妻子是一名中學高級教師,我們都知道女教師在55歲就應該退休了。但是如果是女高級教師,則可以申請到60歲退休。

而我朋友的妻子在將近55歲的時候,覺得自己的身體素質還不錯沒什麼毛病,也覺得自己現在退休之後沒事可幹,還不如繼續上班。

於是便申請想要工作到60歲再退休,可就在他的妻子提出申請之後,工作不到一年時間,就出現了意外事故。

他的妻子是一個工作比較認真負責的好老師,教學經驗也非常的豐富,學校可以安排她做高三老師兼班主任。

可能是由於高三的工作壓力比較大吧,他的妻子在一次高三診斷性考試閱卷時,閱卷的時間過長,在去洗手間的路上,不幸從樓梯間摔了下去。

當場人事不醒,很快被學校送到了醫院,幸運的是人搶救過來了,但是卻從此只能癱坐在輪椅上。原來她是由於閱卷座的時間過長,突然起來上廁所時,引發腦溢血而摔倒在地。

現在他的妻子隨時都要有一個護工來料理,她幾乎沒有任何自理能力,哈喇子隨時長流,只好在她胸前掛了一個口水兜,說話也是含糊不清。

而且她還大小便失禁,隨時只能穿著紙尿褲。特別是在夏季的時候,身上總是有一股怪怪的尿味,讓旁人只能遠遠的避而遠之。

我的朋友也只好主動申請辭去校長職務,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來照顧他的妻子。前不久我碰到他的時候,看到他的頭髮已經差不多都已花白了,往日滋潤的臉色也變得十分的憔悴,滿眼的憂鬱。

所以作為退休的老年人來說,為了讓自己的老年生活過得更加充實,不一定非要繼續找工作幹,完全還有更多的有意義的事情可做。保持身心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結合題主的這個問題,建議退休老人從二個方面來分析。

1、想要保持老人的身心愉快與健康,就要學會走出家門,融入老年群體生活之中。

有些老人由於在年輕的時候,並沒有養成其他的一些興趣和愛好。以至於他們退休之後都喜歡宅在家裡而無所事事,甚至還會讓他們變得比較抑鬱或者是性格怪異。

所以很多人在退休的時候,都會出現一種“退休適應期”。由於自己長期養成的工作習慣,突然一下子不在上班了,心裡很難適應這種空落落的生活節奏,從而會讓他們的心裡變得茫然不知所措。

那麼退休之人就應該積極的走出家門,融入到老齡群體的生活節奏之中,從而去找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以此來替代自己失落的空虛心理。

譬如和其他的一些老人下下棋、打打牌、跳跳廣場舞或者是打打門球等等一些老年活動。如果自己不喜歡動而是喜歡靜,那麼則可以參加一些老年大學的活動與學習。

這樣老年人便可以交到一些新的朋友,從而讓自己的老年生活過得豐富多彩。

2、可以選擇外出旅遊,帶上自己的老伴,到全國各地去走一走,不僅可以調節自己的心情,而且還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

這主要是針對那些有一定的經濟條件,又喜歡遊山玩水的老年人而言的。畢竟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自己辛苦了一輩子,現在退休了,也有時間可以出去走一走,放鬆放鬆自我的心理。

通過外出旅遊,不僅可以調節我們自己的心情,而且還可以在遊覽祖國大好河山秀美景色之際,陶冶我們高尚的情操與人格。

只要我們能夠保持一個良好的身體與身心的健康,其實就是對子女最大的幫助。

所以作為退休老年人來說,保重自己的身體健康才是最根本的任務,也是他們留給子女最好的一筆財富。

所以那些退休的老年人,最好不要去繼續工作了。畢竟我們的身體機能不再像年輕人那樣良好,有些時候只是我們的身體問題沒有表現出來而已。如果我們不好好保養自己身體,可能會給自己的子女帶來巨大的困難,甚至是家庭的災難。如果真是為了調節我們的心情,那完全可以選擇其他的一些活動方式,而不是繼續去工作。

好了,我就簡單的分析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視職場


我姨夫今年65歲,現在就在一個單位做門衛。他家在北京郊區農村,年輕時候種地打零工,後來隨著城鄉一體化改革,家裡的地被集體徵收,他年紀也大了,就在家裡待著。北京對60歲以上農民的扶持政策不錯,他每月能領到幾百塊錢,和我姨加起來有一千多。

他家裡有個院子,可以自己種菜,還有幾顆果樹,國家再發點養老金,他們的生活倒也沒什麼問題。可問題來了,自從不種地了,姨夫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後起床看看電視,村上轉一轉,整天無所事事。然後他就玩上了麻將,一開始小賭,時間久了就開始多了,老是輸錢。




輸了錢回家也不敢和我姨說,就自己喝悶酒。我姨夫本來就愛喝酒,加上心情鬱悶,每天基本上要喝三頓。而且,抽菸、喝酒也比以前勤了,後來還犯了高血壓就,吃藥都控制不好。我姨知道他賭博輸錢,氣得要和我姨夫離婚。

後來兒子好勸歹勸總算勸住了,還給我姨夫找了一個門衛的工作。每天也沒多少事,就是陌生人來了做下登記,來車了負責安排車位什麼的,每個月差不多兩千來塊錢。有事做了後,姨夫也沒時間去玩麻將了,每天早出晚歸,在外曬曬太陽,活動活動筋骨也挺好,最主要的是還有收入。

後來我姨在他兒子家接送孫子上學,給家裡做飯,姨夫每月掙些錢也夠家裡花銷了。兒子媳婦也很高興,他們老兩口也和睦了許多。我姨夫每天樂呵呵地,看起來身心舒暢,似乎也找到了存在的價值。

所以說,退休了以後如果身體狀態不錯,找一個清閒一點的工作繼續發揮餘熱,既充實了自己的業餘生活,又賺取了一些收入,同時與外界交往也滿足了身心需求,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本身身體不太好,就不要硬逞強了,多花一些時間調理休養身心,好好鍛鍊一下身體,觀賞一下名山大川,努力過上健康快樂、豐富多彩的老年生活,享受享受天倫之樂。


職場小龍女


跟你分享一個情況很類似的案例:

我舅公退休後,他退休的早,當時60歲不到。他熱愛工作,因為他曾經當過兵,精氣神特別足。退休後還是閒不下來,去嘗試做了一份稍帶有“體力”的兼職工作。

但不服老都不行,就是因為退休後,還在工作上打拼,有一次工作,一步小心弄傷了他的腳,直到現在還沒緩過來。

現在他有一段路程就得歇息一下,還是挺難搞。

從上面案例,再延伸到你的問題:

我是不認同退休後還繼續工作的。本來人到了年齡,各方面身體機能都會有所下降,有幸提早退休,那麼就應該享受退休生活。

門衛的工作是挺累的,一個雜事多,一個是工作時間長,上了年齡未必hold的住。

有一個選房表弟,去富士康當門衛,天天跟他老爸抱怨工作累,想回老家進廠去。

這也說明,門衛並沒有想象中輕鬆。

再說了,老年人退休生活真的是豐富多彩,甚至比年輕人節目還多,天天參與其中,怎麼就對身心不好了。

就是在家閒著看書,不出門也更有利於身體呀。

好,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啟發。

關注@華迪說,每天與你分享職場、銷售思維與方法論。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華迪說


我認為你的朋友說的“不要在家閒著,對身體不好”,這點很對,但是要不要去門衛工作,可以再考慮下。據我所知,門衛工作都是兩班甚至三班倒,如果需要經常熬夜的話,對身體不是很好,不太建議去做。

分享一段我的經歷

我現在還年輕,沒有退休的經歷,但是在2016年的時候,因為厭倦了長期出差的生活,想辭職換份工作,加上那段時間工作特別辛苦,所以計劃先休息一段時間,再出來找工作。

剛開始的時候,不用早起上班,天天睡到自然醒,想幹嘛幹嘛,王者玩的飛起,電影、電視劇一看一天,每天都很開心。但是,一個月以後,那股新鮮勁一過,感覺幹啥都沒意思,尤其是你想找個人聊天都找不到,別人上班都有事,就你自己閒著,漸漸有種被社會拋棄的感覺,讓人感到既無力又無助,很孤獨。於是我趕緊開始投簡歷找工作,找到工作後,才從那種無助、焦慮的狀態中走出來。

後來,我瞭解到這種症狀叫退休綜合症:

從群體生活的大天地轉向家庭小天地,從忙人變成閒人,容易使人萎靡不振、意志消沉和情緒低下。具體可表現為坐臥不安,行為重複,往返猶豫不決,整日不知幹什麼好;有時還會出現強迫性定向行走。由於注意力不能集中,常做錯事;性格變化明顯,容易急躁和發脾氣;對什麼都不滿意;多疑,當聽到他人議論工作時常會煩躁不安,猜疑其有意刺激自己。平素頗有修養的當事者,有時候也會一反常態而不能客觀地評價外界事物,常有偏見。

所以,通過我的經歷,以及對退休綜合症的瞭解,我建議您不要一退休就馬上閒下來,最好先找點事情做,可以是您感興趣的娛樂活動,比如:書法、畫畫、寫作等;可以是體育活動,比如:羽毛球、乒乓球、釣魚等;當然也可以再找份輕鬆點的工作,既能打發時間,又能有一定的經濟收入。

我是@職場探索者1號,如果我的回答有幫到您,歡迎關注、點贊,期待與您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