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豐臺“暖夕陽”服務隊疫情期間為15位老人服務70餘次

北京豐臺區和義街道北一社區第一支部有一支“暖夕陽”黨員為老服務隊,進入疫情防控一來,該服務隊先後為15位需要照顧的老人服務達70餘次。每位老人每天都能得到隊員的各種叮囑和服務,儘管是電話或者遠距離問候,但在每位老人心裡都留下了家人就在身邊的感受。

北京豐臺“暖夕陽”服務隊疫情期間為15位老人服務70餘次

每天早上,服務隊的劉淑華總會給被服務對象打一個電話。“桂芬,今天一切都好吧!通風了嗎?今天沒出門吧!我給您帶了盤餃子,順道給您捎了點兒菜,這些天先別出門,缺什麼您告訴我,我給您帶過來。”劉淑華,豐臺區和義街道北一社區的一名退休黨員。“雖然,目前疫情比較嚴重,社區也早就提醒我們儘量少出門,但是不去當面看看老姐姐我放心不下。”她不好意思的說著,提著飯盒匆匆走了。劉淑華口中的老姐姐,不是別人,就是她所在的“暖夕陽”為老服務隊的幫扶對子—孤寡老人楊桂芬。

據瞭解,該為老服務隊共29人,其中黨員17名,這些人均為退休人員。他們服務的對象是15個空巢老人,這其中有失獨家庭,殘疾人,他們的年齡在60到90歲不等。該小組採取分組服務方式,根據服務老人實際情況,每位老人安排2-3個隊員對其服務。

疫情發生後,社區要求減少面對面接觸,每天電話微信聯繫。通過電話瞭解老人需求,缺什麼,送什麼。一般送到門口,不進門。

初步統計服務隊隊員大概每三天給老人送一次菜,總計七十餘次。社區還為老人配發轄區企業捐贈的口罩並根據老人們的要求,為他們提供包括心理在內的服務。

北京豐臺“暖夕陽”服務隊疫情期間為15位老人服務70餘次

劉淑華作為北一社區“暖夕陽”為老服務隊的帶頭人,從2013年成立初,就帶頭與社區孤寡老人結對,今天去看望的楊桂芬老人就是她一直幫扶照料兩位孤寡老人之一,至今也有7年了。用劉淑華的話就是,“每天都是不要打個電話或是上門看一眼老人的話,自己晚上都睡不踏實。”7年來,劉淑華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陪老人們聊天、買菜買日用品、看病買藥…...儘可能得解決他們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劉淑華就往老人家中跑的更勤了,給他們買菜,提醒屋內通風,反覆叮囑他們儘量不要下樓活動,出門一定要戴口罩,用自己的真情實意和實際行動為她們服務。劉淑華在與筆者交談中謙虛地說道:“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雖然退休了,但還是想著能為社會做點兒事,我就想趁著自己還有力氣都能關心他們一些,讓他們生活容易點兒。”

記者從社區瞭解到,劉淑華所在的這支“暖夕陽”為老服務隊2013年成立至今,一直秉承“低齡幫老齡”的工作思路,力所能及的為社區孤寡老人、高齡老人提供服務。尤其是這次疫情期間,“暖夕陽”退休黨員隊伍更是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作用,協助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張貼《致居民的一封信》,摸排返京人員等等。

“我們都很心疼叔叔阿姨,說不需要他們幫忙,都讓他們趕緊回家,少出門,但是他們心疼我們,知道我們社區工作人員近期的辛苦,都說不怕,一定要和我們一起共同抗擊疫情。”北一社區工作人員王豔霞動情地說道。

越是困難,越是對黨性的考驗。疫情面前,這支社區退休黨員隊伍不忘初心,不懼困難,與一線的街道、社區工作人員一同奮戰在街頭巷尾,犧牲春節和孩子們團聚的時刻,與結對老人保持了更加緊密的關係,用實際行動書寫入黨初心,詮釋著共產黨員信仰的力量。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李強 通訊員 孫立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