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大學畢業上班工資比不上同村小學畢業做生意老闆,算不算失敗?

淮左拍攝VLOG


幾個方面談一下吧

一、倖存者偏差

如你一樣名牌大學畢業的人,上班工作,待遇普遍都不會差,可能佔比90%,

如你同村小學畢業做生意掙大錢的人,會有幾個,可能佔比1%。

二、行業屬性

2004年,電子商務

2005年,第一次房地產高潮

2006年,股票牛市

2008年,債券逆襲

2009年,微博成功

2010年,黃金潮

2011年,藝術品交易火爆

2013年,互聯網金融

2015年,微商興起

2016年,第二次房地產高潮

如果你只是上班的話,把我住行業,也是可以混的風生水起,

如果你的同村小學畢業做生意,但凡把握住一次機會,就會比你多賺太多的錢。

三、工資對比資金流

如果你兢兢業業上班,每年漲薪,晉升,算你一年可以存20萬,五年你存100萬,你就有100萬的可支配現金,

如果你同村小學畢業做生意,五年底,會有多少可支配現金呢?可能50萬都拿不出來,每年的利潤也就剛剛夠還銀行的貸款。

四、價值的不同

舉個例子,可能不是100%的恰當,但是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拿湖北疫情事件下幾個人對比一下(工資只是一個參照書,題主不要較真)

鍾南山 60萬/年,孫儷 10000萬/年(片酬+廣告+投資—個稅)

李蘭娟 50萬/年,鄧超 5000萬/年,

各前線醫生 50萬/年,潘石屹 50000萬/年,

各前線護士 20萬/年,楊穎3500萬/年。

後面這幾個人,即使掙錢再多,價值能和前面的幾個人相比嘛?不能。

五、分工不同

借用古代的話,士農工商,套用現在的話,360行,行行出狀元。

你上班有你上班為這個社會所奉獻的力量,

你同村小學畢業的人有他做生意為這個社會所奉獻的努力。

缺了誰都不行。

調整心態,加油吧,少年!




城市裡的對岸


當下社會金錢至上,人們習慣以金錢來衡量所有事情,尤其人生的成敗。正如題主所言名牌畢業感覺比不上小學畢業,正是因為收入比不上。這是受當下金錢至上觀念所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從小學初中到高中,一直到大學,經歷過好多的同學,可是好多的同學,由於特殊情況,可能是因為家庭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自己不想上學了,上到小學畢業,就回家了,或者說小學沒有畢業就不上學了。

現在想想不得不說是挺可惜的事,其實關於上學,有一種說法就是,上學可能沒有出路,但是不上學是絕對沒有出路,這句話說的雖然有點絕對,因為在有些特殊情況下,好多沒有上過學的,確實發了大財,好多人就揪住這一點不放,認為不上學比上學的要好,這是以偏概全的概念。

我們看看那些小學沒畢業的同學,都去幹什麼去了,一般有下列幾種情況。

第一種是,在家裡種地,其實種地並不是什麼可恥的,畢竟農民也是光榮的一個群體。作為一個本分的農民種地,小日子過得非常舒服,對於這些種地的農民來說,可能考上大學那些人可能沒法比,但是這個這些提前輟學的人,他們20多歲就結婚了,早已有自己的孩子。大學畢業的大部分30多歲結婚,這種情況下,在家庭方面,小學沒有畢業的這些群體比起考大學的要先行一步,但是他們過的日子不如考大學的要好一些。

第二種情況那就是做生意,這些小學同學大部分做的生意一般是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從事高科技的少之又少,幾乎沒有,這些小學同學做的行業一般是販賣青菜,做建材,還做一些手工藝,等等,雖然不是很富裕,但是也不至於很貧窮,但是過得非常辛苦。

第三種類型是打工,打工也就做一些比較基礎性的工作,比如干建築,當然好多的小學同學幹建築之後慢慢的成長,最後做了一個包工頭,現在有了自己的建築公司,這是不錯的,不過大部分人來說,是平平淡淡的,有些小學女生做服裝,後來,開個小的服裝廠,當然有不好的,日子過得比較緊張。

第四種類型主要是小學同學中好多的人通過自己的關係,比如說自己的親屬,進入一個單位,慢慢的由臨時工轉為正式工,在過去,由於工作競爭不是很激烈,所以說只要好好幹,成為,國家的正式工也是合情合理的,所以小學同學通過關係找到好工作的,算是比較幸運的。

第五種就是小學同學做大老闆,這種情況相對來說比較少,因為有些小同學特別能吃苦,特別有拼搏的精神,他們有的靠撿破爛兒,做食品,在工地上幹活起家,慢慢做上了不大不小的老闆,這些人相比較那些在家種地的,或者做小生意的要強多了。

當然還有一種那就是通過自己的學習掌握了一技之長,在生產崗位上,默默無聞,相比一些大學畢業的來說,雖然學歷不高,但是,也算是做出了一個名堂。

還有一種就是,還讓人感覺非常痛心的就是走上了邪路,不小心在社會上學壞了,輕得嫖娼賭博,重的被判刑,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小學畢業從化程度上來講比大學畢業要低一些,但是小學同學,大部分來看還是比較樸實的,雖然不是高大上,但是過的也算是不錯。但是因為是學歷的限制,畢竟是小學畢業,眼界開闊程度比不上大學畢業生,自己的生活圈子僅僅侷限於一個鎮,一個縣城,真正出省的並不多,在他們看來,自己的圈子,也就這麼多,自己的主要活動範圍侷限於微不足道的幾個同學,還有自己親戚。

作為小學同學這個群體,其實他們思想上,沒那麼複雜,每當我回家的時候,有的小學同學跟我家人說,要跟我聯繫,敘敘舊,可能因為工作忙的原因,不能聯繫到,不過還是挺不錯的,和這些人交往沒有距離感。

對於在一些大中城市闖蕩的人來說,比不上他們,但是他們也不去攀比,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正常的,這是我們值得欽佩的地方,總之小學同學是一個非常值得欽佩,值得敬仰的群體,學歷不高,思想單純。


隨風安樂窩


不能說是失敗。在這個時代沒文化做生意做不大。無論上什麼大學剛開始出來工資都不會很高,不過這只不過是你的下限。對那個小學畢業的來講現在很可能就是他的上限。腦子再靈活缺乏基礎知識沒有見過大世面做生意走不遠。我的一個朋友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是河南洛陽偃師人,夫妻兩個都是小學文化。我那個朋友的父親以前是村幹部自己開了開摩托車廠,貼牌長安鈴木,後來夫妻兩個就繼承了車廠。大家都覺得他很有錢,開的寶馬,幾套房,老婆一年美容都十來萬。2017的時候廠子突然被破產清算了,什麼都賠給別人了,還欠銀行一千多萬。現在一家四口租房子住。我看了一下他的賬目。一是經營不善毫無遠見企業連續多年虧損而不自知,但主要是被騙,缺乏基礎法律金融知識。其中聯保貸款就造成了一千四百萬左右的損失。三家聯保貸款另外兩家在一年內直接破產,貸款也被挪為它用,然後銀行直接把全部貸款轉到他頭上。在這個過程中兩家挪用貸款是明顯的違法行為,銀行也有失察之責,但在無法律常識的情況下盲目被動地承受鉅額貸款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這種情況不是個例。曾經是全國百強縣的偃師已經是哀鴻遍野。在國家金融政策收緊和環保改造的情況下以前的摩托車廠和鞋廠大量倒閉。曾經風光無限號稱過億資產的土老闆一夜回到瞭解放前。在現在這個知識社會,小學畢業能混口飯吃就不錯了。名牌大學畢業就不一樣了,書本知識會轉化成能力,在社會上學習能力比一般人也要強很多,只要踏踏實實的幹錢那都不是事。


小聰聊教育


這肯定不算失敗。試問,有多少沒上過大學,又能當上老闆,賺很多錢的老闆呢? 那只是很小很小的部分。

就拿我自己周邊的朋友來說,讀書很少又能當上老闆賺點大錢的,屈指可數,除非家裡比較有錢的或者自己是富二代了。絕大部分上名牌大學的朋友都混得比那種小學畢業的人好。

名牌大學畢業雖然並不意味著工資一定很好,但是從長遠看絕對比小學畢業的人拿高工資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去了。在我們農村,經常有人說某某沒讀多少書,一樣賺很多人,買豪車,住豪宅等等。但是在我看來,無非就是暫時的,都不長久。


Followhunting


名牌大學畢業上班拿的工資比小學畢業做生意老闆的低,這個不能這麼比的,學歷不等於財力,學歷不等於能力,不能說是失敗了。我接下來簡單論述一下。

一、倆者走的是不同一條路,不能直接比較

名牌大學生,擁有的學歷和知識是一個很大的財富。若什麼都用金錢去衡量,我們每個人都是失敗的。比你有學問的多的是,比你有錢的多的是,比你出名的多的事,就算你家財萬貫,你可能沒有窮光蛋過得快樂。所以,不能用金錢來比較。條條大路通羅馬,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條,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路上去前進。你不能說誰路上慢了就是失敗者吧。名牌大學生,你有你的人生道路,只要是沿著自己的規劃路走下去並有所作為就是成功了。小學畢業的難到不該有自己的春天嗎,就一定要掙得比你少嗎,從這來看,沒有比較的意義。

二、走出了自己的路,你就成功了

人活著,不能只是為了錢而活著。若天下工資都是按照文化高低來分的話,那讓文化低的情何以堪。天下不生無用之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成功的道路。你是名牌大學生,在學習這條路上你算成功了,讓你去做生意當老闆,你不一定能成功;同樣讓小學畢業做生意當老闆的去學習,考名牌大學,肯定不行,你也不能說他不成功吧。

因此,對於名牌大學畢業工資比小學畢業做生意當老闆的低的問題,不是失敗的問題。是倆回事,都是成功者,只是成功的方式不一樣。




學而樂哉


大家好,我是範哥,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名牌大學等你畢業上班,小學畢業已經在社會上磨鍊了好多年了,社會經歷豐富,有一定人脈,遇到合適的商機,抓住了,創業成功,買房買車,這時候在財富上確實比不上,但是這談不上失敗。不要看到人家風光的一面,背後的艱辛,也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只有小學畢業的人要創業成功,也是吃過很多苦,他們中很多都是白手起家,缺乏經驗,一切都靠自己打拼。要找到合適的項目,要解決啟動資金資金問題,推銷自己的產品,坎坎坷坷熬過來了,就成功賺到人生第一桶金,很多人創業失敗,欠下鉅額債務,難以翻身。學歷不高,要找一份穩定點,收入高點的也不容易。

名牌大學畢業,在各方面還是佔到優勢的,選擇的權利更多,現在不少單位招聘有學歷要求,要名牌大學畢業,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等,名牌大學是一張通往成功的入場券,讓自己有機會實現階層逆襲,改變命運。

名牌大學,擁有非常優質的人脈圈,對以後自己在就業或創業都會有一定的人脈優勢。

人不要經常去去跟別人比較,會活的比較累,要跟自己比較,不斷完善自己,人生才能過的幸福。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範哥的打工生活


首先,上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賺取高工資,更多的是為了未來更好的自我發展作準備。所以不必和學歷低,但更早進入社會的同學比較。需要比的是收入持久性和可增長性,相信在這點上,你可以反敗為勝。

其次,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學歷越高,取得高收入的幾率也會越高,只是時間的問題。因為通過學習的過程,你做事能力得到提升,做事方案會更多樣化,花費的時間會更少。而這些能力,不是靠錢就可以買來的,她的獲得需要付出時間,付出努力。過程中的成就感,也是你小學畢業同學所無法體會的。內心的喜悅,是別人無法感知的。在這點上,你獲得的精神上的勝利。

最後,通過上班的鍛鍊,若干年後,你自身能力強了,有了一定經濟實力,視野也開闊了,人脈也寬廣了,而同村的老闆,或許已經因為自身的侷限性,事業倒在了昨天。這時候你還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嗎?


自由之餘


名牌大學畢業生上班工作還不如同村一個小學畢業老闆掙得錢多,這算不算失敗?我不知道你是怎樣上的名牌大學?名牌大學有一流的名師,一流的名師能夠塑造一流的學生,一流的學生,具有一流的胸懷和一流的境界。你自詡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你如此狹小,低層次的境界,怎麼樣在大學完成學業的呢?你小學畢業的同村的老闆掙得錢再多,他也不會擁有高質量的人生,不會擁有廣闊的胸懷和崇高的境界,這絕對沒有貶低任何人的意思,因為一個人的見識,一個人的視野,一個人的經歷,決定著他成長的高度以及人生的質量。

你用局部的狹隘的觀點來否認整體的社會前進的動力,這是極其消極的,也是形而上學思想的一種表現。小學畢業沒有文化的人在某一領域發展,可能取得了成功,但是這僅僅只是個別的人,是人群整體中的少數人。我們不能因為個別沒有文化的人取得了暫時的成功,就來否定文化,知識,科技對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推動性和重要性。"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愚蠢的軍隊,是永遠不能戰勝敵人的。"這是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教導我們的語錄。自古及今,沒有知識,沒有文化,就寸步難行。

沒有文化的人可能在某一時期某一領域取得了成功。但是,這其中包含有偶然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命運的問題,機遇的問題。但絕大多數成功,絕對離不開科學知識的支撐。

其次,沒有文化和科學知識的支撐,即使取得了成功,也大多數都是沒有生命力的,不會持續和長久的,因為他們沒有長遠的眼光,沒有寬闊的胸懷,也沒有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的支撐,他的見識,他的思想的高度是具有極大的侷限性的,因此。在殘酷的社會的考驗和挑戰中,必然遭受到失敗。

不久前,我和我的幾個表弟坐在一起喝酒,其中有一個表弟在西安的建築市場大有作為。腰纏萬貫,叱吒風雲。在酒桌上,他說;心雖然你們沒有我掙得錢多。但是我掙得錢再多,人們一看都說這個是農民工,是暴發戶,是包工頭。你們都是公務員,是幹部,你們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生活一永遠比我豐富的多,純潔和高尚的多。"我們聽了都哈哈大笑,但是,回頭反思他的談話,還是很有哲理的。

所以,我們看問題一定要具有長遠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客觀的,全面的,科學地進行評估和分析,不能因為一個沒有文化的小學畢業的小老闆取得了所謂事業上的成功,就否定和質疑的自己人生的成敗。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做生意不是看名牌大學,有各種綜合因素,如果名牌大學出來做生意就能賺大錢,那這種邏輯也太失敗了!兩位馬總哪個是名牌大學畢業的呢?賺錢的能力和學習的能力是兩碼事,學歷只是代表你有學習能力,賺錢的能力不能拿證書衡量,要看個人的社會發展和適應能力!





拂曉光熙


不能拿極個別案例去和普遍去比,馬雲是專科生,但那麼成功,是不是本科以上文憑都沒有用了?“知識改變命運”是普遍真理。要不我們還讓孩子讀什麼書呢?將來可能會給一個文盲老闆打工都說不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